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40)
-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 相关作者:卫小春向川杜靖远杨自权杨述华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大鼠pAT_(153)+IGF-1基因单独转染及其与pcDNA_3+TGF-β_1基因共同转染兔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通过对比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pAT153+IGF-1)单独转染及其与重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pcDNA3+TGF-β1)共转染兔软骨细胞后细胞增生及TGF-β1因子、IGF-1因子、Ⅱ型胶原含量的变化,探讨pAT153+IGF-1、pcDNA3+TGF-β1转染对兔软骨细胞分裂增生及分泌合成功能的影响,为将来可能的骨关节炎(OA)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重组大鼠基因pAT153+IGF-1和pcDNA3+TGF-β1,将体外培养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分别用pAT153+IGF-1单转染、pAT153+IGF-1和pcDNA3+TGF-β1共转染,筛选阳性克隆后,对软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TGF-β1、IGF-1、Ⅱ型胶原进行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检测。结果基因转染组与空白组相比,TGF-β1、IGF-1、Ⅱ型胶原的含量均明显提高,DNA合成记数及细胞周期S期的比例也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基因共转染组的上述指标较pAT153+IGF-1单转染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因pAT153+IGF-1、pcDNA3+TGF-β1转染软骨细胞后,TGF-β1、IGF-1及Ⅱ型胶原含量显著增高,细胞增生及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上述基因转染有助于软骨细胞活力的提高;
- 向川杜靖远翁习生卫小春
- 关键词:软骨细胞PCDNA3共转染
- Sox9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Sox9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兔骨髓MSCs,体外培养扩增。阳离子脂质体介导重组真核表达Sox9质粒转染骨髓MSCs,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基因产物的表达,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转染效率;四甲基噻唑蓝(MTF)法测定基因转染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对转基因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通过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Sox9基因转染对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结果脂质体介导Sox9基因可以成功地转染兔骨髓MSCs;Sox9基因转染对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基因转染后的细胞表达软骨分化特异性分子Ⅱ型胶原,Sox9,aggrecan等明显增加。结论Sox9基因转染骨髓MSCs可以获得稳定表达,基因表达产物可以促进骨髓MSCs向软骨方向的分化。
- 杨自权何俊仁李刚杨述华卫小春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转染SOX9软骨分化
-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9年
- 骨重建是一个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过程,而该过程中的骨吸收和骨形成分别由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介导。骨转换加速是骨代谢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细胞活动耦联的中断伴随骨转换加速过程。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致力于对可以反映骨转换的生化标志物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血清或尿液中的生化标志物与骨丢失率和骨折风险相关,这对于高风险患者的确定有重要意义。笔者对近年来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特别关注其在药物功效的临床试验和骨量测量的补充这两方面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运用生化标志物可以进一步优化高风险患者的确定、药物开发的过程以及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的临床监测。虽然生化标志物有各种各样的变异性,但必将以其无创性、易重复性和及时性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
- 邢学武向川卫小春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单独转染及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联合转染治疗兔膝骨关节炎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重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13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I,TGF—β1)基因单转染及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nsulin—likegrowthfactor—I,IGF—I)基因共转染兔膝关节后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效果。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l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手术对照组,Ⅲ组为TGF-β1基因转染组,Ⅳ组为TGF-β1和IGF—I双基因转染组。前十字韧带切断法制成兔膝关节OA模型,向膝关节内注射转染不同重组基因的阳性克隆软骨细胞。4、8周后,取关节标本进行Mankin评分,AB—PAS染色,TGF-β1、IGF—I、Ⅱ型胶原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Ⅱ组软骨损伤程度较大,其Mankin评分明显高于l组和Ⅲ、Ⅳ组。各因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Ⅰ组及Ⅲ、Ⅳ组的灰度值均高于Ⅱ组,Ⅳ组的灰度值较Ⅲ组高;8周时各对应组灰度值较4周有明显下降。透射电镜观察显示,Ⅱ组的超微结构较Ⅰ组明显紊乱,治疗4周后,超微结构逐渐恢复正常,但在8周后紊乱程度又逐渐加重。结论关节内注射转基因软骨细胞对OA有一定治疗作用;TGF—βl和IGF-I双基因治疗效果优于TGF-βl单基因;基因治疗4周后,基因表达逐渐减弱,基因治疗具时效性。
- 向川卫小春杜靖远尹崑陆向东李鹏翠丁娟
- 关键词:软骨细胞基因转染转化生长因子Β
- pcDNA3+转化生长因子-β1单独转染及其与pAT_(15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共转染兔软骨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pcDNA3+TGFβ1)单独转染及其与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pAT153+IGF1)共转染兔软骨细胞后细胞增殖及所分泌的TGFβ1因子、IGF1因子、Ⅱ型胶原的变化。方法兔软骨细胞体外分别用pcDNA3+TGFβ1单转染、pcDNA3+TGFβ1和pAT153+IGF1共转染,筛选阳性克隆后,进行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检测。结果基因转染组与空白组相比,TGFβ1、IGF1、Ⅱ型胶原的含量均明显提高,空白组、基因单转染组、基因双转染组软骨细胞位于S期的比例分别为5.6%、33.4%、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pcDNA3+TGFβ1、pAT153+IGF1转染软骨细胞后,细胞分泌的TGFβ1、IGF1及Ⅱ型胶原显著增多,细胞增殖明显增强,上述基因转染有助于软骨细胞活力的提高;pcDNA3+TGFβ1和pAT153+IGF1双基因共转染软骨细胞后,细胞分裂增生活跃程度及分泌的TGFβ1、IGF1和Ⅱ型胶原含量高于pcDNA3+TGFβ1单基因转染,多基因共转染作为将来骨性关节炎基因治疗的方法,其治疗效果可能会优于单基因转染。
- 向川卫小春杜靖远
- 关键词:基因转染软骨细胞骨性关节炎
- 绝经妇女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被引量:12
- 2007年
- 段王平卫小春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绝经妇女骨关节炎运动功能障碍中老年人发病特点
- 可塑形脱细胞软骨基质材料的制备及性状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利用牛膝关节透明软骨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新型可塑形生物材料,探讨脱细胞软骨基质作为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新鲜牛膝关节,切取关节表面透明软骨,冻干后低温粉碎为软骨微粒,胰酶、TritonX-100及低张Tris-HCl溶液联合作用进行脱细胞处理,冷冻干燥塑形,紫外线交联后制备脱细胞软骨基质材料。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扫描电镜、孔隙率测定及生物力学检测等对材料的理化性状进行观察分析。取4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骨髓制备BMSCs,传至第3代进行实验。观察浓度分别为100%、10%及1%的材料浸提液培养BMSCs0、24、48及72h后相对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率,以含5%FBS的DMEM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观察细胞毒性作用;并将浓度为1×107个/mL的BMSCs单细胞悬液与材料复合培养,观察细胞黏附情况。结果制备的脱细胞软骨基质材料呈白色多孔状结构。HE染色示材料由纤维状的软骨微粒形成网状结构,基质内无细胞成分残留;阿尔新蓝染色示微颗粒呈蓝色。材料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扫描电镜材料为多孔状海绵结构,孔径30~150μm。压汞法测定材料平均孔隙率为89.37%,平均孔径为90.8μm。力学分析示脱细胞软骨基质材料的压缩模量为(17.91±0.98)MPa,未经脱细胞处理的软骨微粒材料压缩模量为(15.12±0.77)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牛关节软骨的(26.30±1.98)MP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培养0、24、48及72h,100%、10%、1%浓度材料浸提液条件培养基和阴性对照DMEM培养基相对LDH释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黏附实验显示细胞可黏附于材料上,生长状态良好。结论牛关节软骨经脱细胞处理后,制成的多孔状脱细胞软骨基质材料,既保持了软骨基质中的主要成分,又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可作为�
- 杨自权何君仁李刚杨述华卫小春
- 关键词:脱细胞软骨基质ECM生物相容性
-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基因体外转染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运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白细胞介素-1受体拈抗剂(IL-1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别和共同体外转染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观察其在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软骨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LNCX2-IL-1Ra-GFP和PLNCX2-TGF-β1-RFP,分别和联合体外转染到兔膝关节软骨细胞,采用NO检测试剂盒检测基因转染对软骨细胞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lL-IRa和hTGF-β1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LNCX2-IL-1Ra-GFP和PLNCX2-TGF-β1-RFP并稳定转染软骨细胞;培养液NO含量检测基因转染组[hlL-1Ra:(92.15±5.36)μmol/L.;hTGF-β1:(89.71±5.43)μmol/L;hlL-1Ra+hTGF-βl:(94.93±4.88)μmol/L]均比空载体组(60.19±4.68)μmol/L和空白组(57.23±4.29)μ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转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基因转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发现基因转染组均有一定量hlL-1Ra和hTGF-β1表达,空白组与空载体组均无基因表达,基因转染组与非基因转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基因转染组和联合基因转染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介导的IL-1Ra和TGF-β1能有效的转染到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并获得一定程度表达,转染后的软骨细胞增生活跃。
- 向川刘君卫小春耿俊海
-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转化生长因子-Β1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