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46)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郭乔楠李懿孟刚辛榕高天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肉瘤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转化
  • 3篇细胞
  • 3篇骨肉瘤
  • 2篇蛋白
  • 2篇永生化
  • 2篇生化
  • 2篇人骨
  • 2篇细胞株
  • 2篇基因
  • 2篇TPA
  • 2篇MNNG
  • 2篇成骨
  • 2篇成骨细胞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指数
  • 1篇遗传学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机构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郭乔楠
  • 5篇李懿
  • 4篇孟刚
  • 1篇高天
  • 1篇肖航
  • 1篇辛榕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成骨细胞株HOS TE85致瘤性转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人成骨细胞株HOS TE85致瘤性转化的模型,作为骨肉瘤癌变过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型。方法通过克隆形成率实验确定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 ethyl-N-′n itro-N-n itrosoguan id ine,MNNG)对HOS TE85细胞转化浓度后,以MNNG作启动剂,佛波酯(12-0-Te-tradecanoyl phorbol 13-acetate,TPA)作促进剂对其进行转化,66 d后通过细胞形态、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裸鼠体内致瘤实验鉴定细胞转化程度。结果经MNNG和TPA协同处理HOS TE85细胞66 d后,细胞中出现形态异常的转化灶,转化灶细胞失去接触抑制;转化细胞凝集性增强;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明显增加;转化细胞在裸鼠皮下成瘤,病理组织学证实为低分化骨肉瘤。结论模拟人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建立了HOSTE85的恶性转化模型。
孟刚李懿郭乔楠肖航
关键词:TE85MNNGTPA恶性转化
人骨肉瘤中bc1_2的表达与凋亡指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bc1-2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与凋亡指数(AI)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4例骨肉瘤组织进行bcl-2蛋白的检测,应用细胞原位凋亡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34例骨肉瘤中27例bcl-2蛋白(+)(79·5%)。bcl-2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分型无关,但与患者年龄、性别、5年生存状态相关,且与AI有相关性;另外,AI与预后有相关性。结论bcl-2蛋白、AI可能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天郭乔楠
关键词:骨肉瘤BCL-2蛋白凋亡指数预后
P53和P63蛋白在人骨肉瘤组织及恶性转化细胞株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组织及经硫酸镍恶性转化的永生化骨肉瘤样细胞系HOS中P53、P6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35例骨肉瘤标本、经硫酸镍恶性转化前后的永生化骨肉瘤样细胞系HOS和永生化的人胚成骨细胞系hFOB中P53、P63蛋白的表达。结果P53、P63在35例骨肉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25.7%,不同组织学类型的骨肉瘤标本中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P53蛋白和P63蛋白阳性患者与其阴性患者间总生存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正常对照的人胚成骨细胞系hFOB中P53蛋白未见明显表达,P63蛋白表达呈弱阳性,未转化的HOS细胞株中可见P53、P63表达,而经硫酸镍恶性转化的HOS细胞株中P53、P63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63蛋白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过表达在硫酸镍诱导的HOS细胞株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骨肉瘤发生早期的重要分子事件。
李懿孟刚郭乔楠
关键词:P53蛋白P63蛋白
人永生化成骨细胞hFOB1.19恶性转化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建立人胚永生化成骨细胞系(hFOB1.19)的恶性转化模型,作为骨肉瘤癌变过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型。方法通过克隆形成率实验确定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对hFOB1.19细胞转化浓度后,以MNNG作启动剂,佛波酯(12-0-Te-tradecanoyl phorbol 13-acetate,TPA)作促进剂对hFOB1.19细胞进行转化,90d后通过细胞形态、DNA含量分析、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和裸鼠体内致瘤试验鉴定细胞恶性转化程度。结果经MNNG和TPA协同处理hFOB1.19细胞90d后,细胞中出现形态异常的转化灶,转化灶细胞失去接触抑制;高倍体细胞数,转化组(81.08%)高于对照组(55.03%);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明显增加;转化细胞在裸鼠皮下成瘤,病理组织学证实为低分化骨肉瘤。结论模拟人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建立了人胚永生化成骨细胞系的恶性转化模型。
孟刚李懿辛榕郭乔楠
关键词:MNNGTPA恶性转化
高密度Oligo基因芯片筛选人永生化成骨细胞恶性转化中印迹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骨肉瘤发病相关印迹基因,研究印迹基因表达水平对于骨肉瘤发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建立人成骨细胞恶性转化模型,收集转化过程中4个不同时间点(40、55、70、90 d)细胞,以未处理第90天传代细胞为对照,提取总RNA,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DNA与博奥生物CAP-F0017芯片杂交。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随机选取的2个基因在3组样本(对照,40 d,90 d)中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结果以表达差异≥2.0或≤0.5为限,共筛选出10个差异表达印迹基因;CD81、GRB10、NDN、MEST在转化过程中表达下调,H19、MKRN3、SLC22A1L、SLC22A3、TSSC3、CDKN1C在转化过程中表达上调,功能分类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细胞生长/维持和细胞信号转导相关,随机挑选2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RT-PCR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结论在人成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发现10个差异表达印迹基因,通过对1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有助于揭示骨肉瘤发生过程中印迹基因的参与机制。
孟刚李懿郭乔楠
关键词:骨肉瘤印迹基因基因芯片
骨肉瘤相关抑癌基因表遗传学研究进展
2006年
李懿郭乔楠
关键词:骨肉瘤抑癌基因表遗传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