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6086)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文秀张志刚于三三彭红王晓兰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化工学院天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传质
  • 7篇传质系数
  • 5篇第二液相
  • 5篇气液传质
  • 2篇液相
  • 2篇气泡
  • 1篇有机相
  • 1篇溶气
  • 1篇乳状液
  • 1篇三相体系
  • 1篇体积传质系数
  • 1篇体吸收
  • 1篇气体吸收
  • 1篇气液
  • 1篇气液传质系数
  • 1篇中油
  • 1篇搅拌
  • 1篇搅拌器
  • 1篇搅拌速度

机构

  • 8篇沈阳化工学院
  • 2篇天津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9篇李文秀
  • 7篇张志刚
  • 5篇于三三
  • 5篇王晓兰
  • 4篇陈威
  • 3篇陈凯
  • 3篇范俊刚
  • 3篇彭红
  • 2篇于萍
  • 2篇张英
  • 1篇纪智玲
  • 1篇杨立红
  • 1篇韩潇

传媒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化工进展
  • 1篇现代化工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入第二液相强化气液传质
以水吸收二氧化碳为研究体系,考察了第二液相(有机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增强作用。运用经验关联式,对气泡平均直径进行了预测,应用渗透模型计算并讨论了第二液相的加入对气液接触界面积、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搅拌...
王晓兰李文秀陈威张志刚范俊刚
关键词:气液传质第二液相气泡
文献传递
在搅拌器中油水乳状液的气液传质
2010年
选取CO2为气相,苯/辛烷-水乳状液为液相,通过难溶气体的吸收实验,研究了在带有气体分布器的三相混合吸收装置中分散液相对气液传质的增强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传质增强因子随能量输入的增大而增大,且分散相形成的液滴较小时,在膜内停留时间里小液滴对气液传质有增强作用。分析了"传输机理",总结出增强气液传质的本质在于分散液相通过吸收作用改变气液界面液侧组分浓度梯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描述分散液相增强气液传质的解释。
李文秀彭红张志刚陈凯
关键词:气液传质
第二液相强化气体吸收传质
在油水体系下,讨论了油分率、搅拌转速、分配系数等相关参数对气液传质过程强化的影响,通过在非稳态的条件下,计算出总体积传质系数(ka)和分配系数(m)。结果表明,分配系数对增强因子有着显著的影响;总体积传质系数随着分散第二...
陈威李文秀王晓兰于三三于萍
关键词:传质系数
文献传递
有机分散相强化气体吸收的研究
2008年
分析了有机分散相强化气体吸收机理,阐述了分散相强化气液传质的意义。以水吸收二氧化碳为研究体系,实验考察了加入辛醇、辛烷对吸收过程影响,运用因次分析法分析有机分散相分散程度对吸收效果的影响,进而确定强化气体吸收的最小搅拌速度,并用插值函数微商法确定体积传质系数KLa。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分散相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气体吸收速率;适宜的搅拌速度有利于液液体系分散,促进传质;降低界面张力和增加气含率也有利于传质。
陈凯李文秀张志刚于三三张英彭红
关键词:传质系数
分散液相强化微溶气体吸收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气升式搅拌反应器中,利用水对微溶气体CO2(常压和室温条件)的物理吸收过程,考察加入辛醇(有机分散相)对传质过程中体积传质系数和增强因子的影响。研究辛醇加入体积分数(1%—5%)、搅拌速率(200—700 r/min)、气体流速(350—700 L/min)变化对吸收效果的影响,用插值函数微商法确定体积传质系数。结果表明,向水体系中加入少量辛醇可以明显改善吸收效果,体积传质系数随辛醇加入体积分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辛醇加入的体积分数为4%左右时吸收效果最好。增强因子与CO2分配系数、扩散系数有关,与吸收效果呈线性关系,最大增强因子为2.76。
李文秀陈凯张志刚于三三张英彭红
关键词:搅拌传质系数
气液液三相体系中的气液传质特征
2009年
选取CO2-K2CO3/KHCO3为吸收体系,次氯酸钠为催化剂,甲苯、异戊醇为第2液相,应用Danckwerts图来同时确定液侧传质系数KL和界面面积a,通过实验研究了分散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相体积分数φ(1%—10%)的增大,或分散相形成的液滴直径的减小,以及传质组分在分散相和连续相中溶解度的比值m(即传质组分在实验体系的分配系数)增加,或在二相间的相对扩散系数增加时,可显著增强气液传质,为气液液三相体系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李文秀杨立红于三三张志刚纪智玲
关键词:气液传质传质系数
加入第二液相强化气液传质
2009年
以水吸收二氧化碳为研究体系,考察了第二液相(有机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增强作用。运用经验关联式,对气泡平均直径进行了预测,应用渗透模型计算并讨论了第二液相的加入对气液接触界面积、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搅拌速度对气泡大小影响不同,适宜的搅拌速度有利于传质;少量的第二液相的加入减少了气泡聚并现象,增大了气液接触界面积。气液传质增强效果用增强因子表示。
王晓兰李文秀陈威张志刚范俊刚
关键词:气液传质第二液相气泡
第二液相强化气体吸收传质被引量:2
2009年
在油水体系下,讨论了油分率、搅拌转速、分配系数等相关参数对气液传质过程强化的影响,通过在非稳态的条件下,计算出总体积传质系数(kLa)和分配系数(msw)。结果表明,分配系数对增强因子有着显著的影响;总体积传质系数随着分散第二液相的加入而显著的增加,当油分率为3%时,体积传质系数最大;分散相对传质系数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搅拌转速,当转速为650~700r/min时,体积传质系数最大。
陈威李文秀王晓兰于三三于萍
关键词:传质系数
Mass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Gas Absorption by Adding the Dispersed Organic Phases被引量:9
2011年
由增加一个驱散的器官的阶段的煤气的吸收的集体转移改进在这个工作被学习了。各种各样的驱散的器官的阶段(heptanol, octanol, isoamyl 白酒, heptane,辛烷,和异辛烷) 在实验分别地被测试。根据理论模型和试验性的数据的意见,全面容量的集体转移系数和改进因素在不同驱散的器官的阶段卷部分和激动人心的速度下面被获得。试验性的结果显示煤气液体的集体转移被增加一个驱散的器官的阶段在不同水平提高。改进的最好的表演与驱散的器官的阶段被完成 5% 并且在 670 r 慭整楲污 ? 硥楨楢? 硥散汬湥 ?敭档湡捩污瀠潲数瑲敩 s
张志刚许天行李文秀纪智玲许光荣
关键词:气体吸收有机相搅拌速度体积传质系数
第二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
2011年
以搅拌罐中的水吸收CO2为研究体系,分别采用异戊醇、苯和正己烷为第2液相,通过实验考察了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第2液相的加入对气液体积传质系数KLa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同的第2液相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KLa均随搅拌速度和第2液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表观气速(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加。KLa值可通过插值函数微商法直接测得,也可通过渗透模型计算得到。直接测得的KLa值与渗透模型计算得到的KLa值的结果吻合良好。说明了渗透模型中的计算过程适合此气液传质系统,模型中的气泡直径及气液接触面积的计算数据可为气液传质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李文秀韩潇张志刚范俊刚王晓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