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130)

作品数:8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作者:刘秀华王琛刘蜜王晓礽吕振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心肌
  • 5篇内质网
  • 4篇应激
  • 4篇内质网应激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再灌注
  • 2篇缺血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灌注
  • 1篇蛋白反应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谱
  • 1篇电泳
  • 1篇调神
  • 1篇心肌肥大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肌缺血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7篇刘秀华
  • 3篇王琛
  • 2篇吕振嵘
  • 2篇刘蜜
  • 2篇王晓礽
  • 1篇刘凤英
  • 1篇宋丹丹
  • 1篇夏经钢
  • 1篇徐菲菲
  • 1篇史大卓
  • 1篇孙胜
  • 1篇李玉珍

传媒

  • 3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Chines...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13
2011年
内质网应激是细胞内一种适应性机制,持续或过强的内质网应激则诱导细胞凋亡,造成组织损伤。多项研究显示内质网应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肥大、心力衰竭及糖尿病心肌病等发生、发展的共同通路,干预内质网应激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刘蜜刘秀华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细胞凋亡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与心肌药物后处理被引量:2
2013年
糖尿病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下降,且减弱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再灌注前以挥发性麻醉剂、腺苷、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后处理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便于临床应用等特点。糖尿病心肌的药物后处理现象及其机制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糖尿病时心肌对于药物后处理反应的改变及其分子机制,为临床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夏经钢刘秀华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药物后处理
Calcineurin is involved in cardioprotection induced by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through attenuat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被引量:23
2011年
背景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 I-postC )是一最新发现了并且能够保护心肌层免受 ischemia/reperfusion ( I/R )的伤害的更顺从的 cardioprotective 策略 injury.Endoplasmic 蜂窝胃(嗯)是为秘书蛋白质合成和钙 storage.Myocardial I/R 原因的一个主要地点嗯应力和新兴的研究建议 cardioprotection 被连接了到调整嗯现在的学习的 stress.The 目的是决定是否 I-postC 的 cardioprotection
CHEN Yi-hong WU Xu-dong YAO Shu-tong SUN Seng LIU Xiu-hua
关键词:钙调神经磷酸酶CASPASE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自噬的生理与病理生理作用被引量:10
2013年
自噬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降解长寿命蛋白质和细胞器的分解代谢过程。一定程度的自噬是一种内源性细胞保护机制,并参与适应性免疫反应;自噬不足或过度造成细胞稳态失调,加剧或导致细胞死亡。疾病和应激刺激可以造成心肌自噬活性明显增高,参与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调控心肌自噬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本文综述心肌自噬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意义及其分子机制,为心肌损伤和相关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徐菲菲刘秀华
关键词:自噬心肌缺血再灌注线粒体内质网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蛋白质谱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方法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血压对照WKY大鼠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提取全部蛋白质后以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图像分析后选取7个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双向电泳可分离454±45个蛋白质,点平均匹配率为91.1%。其中27种蛋白质表达差异2倍以上,质谱鉴定出的6种蛋白质分别为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丙酮酸脱氢酶E1α和肌酸激酶,与细胞应激相关的葡萄糖调节蛋白58和αB-晶体蛋白,与细胞生长、凋亡相关的三结构域蛋白50(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50,TRIM 50)和LIM-only蛋白家族成员LIM domains(FHL)。其中除肌酸激酶表达下调外,其他5种均较正常血压WKY大鼠上调。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出现明显的血压改变和心肌肥大之前已经出现能量代谢、应激和细胞生长调控相关蛋白质表达的改变。
孙胜刘凤英刘秀华王琛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双向电泳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凋亡减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被引量:36
2013年
目的:研究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anax quinquefolium saponin,PQ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AMI组、牛磺酸(300 mg.kg-1.d-1)组及PQS(50、100和200 mg.kg-1.d-1)组(n=15)。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AMI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各用药组用饮用水10 mL.kg-1.d-1溶解药物灌胃,sham组及AMI组予等量饮用水灌胃。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比色法测定非梗死区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TUNEL法检测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钙网蛋白(CRT)、C/EBP同源蛋白(CHOP)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AMI组比较,PQS低、中、高剂量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分别降低17.2%、20.3%和38.8%,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降低8.9%、9.0%和17.2%,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降低31.4%、38.5%和66.9%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分别降低18.2%、18.8%和34.2%,射血分数分别升高44.9%、60.1%和118.0%,左室短轴缩短率分别升高55.4%、71.0%和148.0%,梗死范围分别降低4.6%、39.5%和55.8%(均P<0.05);非梗死区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34.5%、35.9%和48.7%(P<0.01)。与AMI组比较,PQS 200 mg.kg-1.d-1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27.3%(P<0.05),GRP78和CRT蛋白表达分别降低79.9%和80.8%(P<0.01),CHOP和Bax分别降低42.5%和53.1%(P<0.01),Bcl-2表达升高1.1倍(P<0.01);上述保护作用的程度与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酸相近(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CHOP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正相关(r=0.797,P<0.01)。结论:PQS剂量依赖性减轻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其机制与抑制CHOP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有关。
刘蜜王琛王晓礽宋丹丹刘秀华史大卓
关键词: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心肌梗死心室重构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
PERK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参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的机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介导的内质网应激(ERS)反应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在AngⅡ诱导原代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上,采用[3H]-亮氨酸掺入、心肌细胞表面积测定等评估心肌细胞肥大程度;以实时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RS标志性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钙网蛋白(CRT)、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和C/EBP同源蛋白(CHOP)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组CRT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高146.4%和125.3%(P<0.05),GRP7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高84.0%和77.6%(P<0.05),PERK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高165.4%和132.1%(P<0.05),eIF2α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高110.9%和46.5%(P<0.05),CHOP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高117.7%和63.3%(P<0.05)。结论:PERK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参与了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吕振嵘王晓礽李玉珍王琛刘秀华
关键词:心肌肥大内质网应激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信号通路在内质网应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PERK)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I型跨膜蛋白,属于eIF2α上游激酶家族。当发生内质网应激时,PERK被激活,通过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抑制蛋白质合成,并活化转录活化因子4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参与细胞的整合应激反应。PERK本身的活性可以被特异性的磷酸酶去磷酸化抑制,所调控的信号途径在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代谢异常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吕振嵘刘秀华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病理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