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3 被引量:123H指数:3
相关作者:郭胜利王小利马玉红杨雨林杨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有机碳
  • 3篇土壤
  • 2篇有机碳氮
  • 2篇植被
  • 2篇植被类型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1篇燕沟流域
  • 1篇水分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退耕
  • 1篇退耕还草
  • 1篇坡地
  • 1篇坡地土壤
  • 1篇丘陵区
  • 1篇苜蓿
  • 1篇小麦
  • 1篇流域土壤
  • 1篇还草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作者

  • 3篇郭胜利
  • 2篇王小利
  • 1篇杨光
  • 1篇路鹏
  • 1篇刘守赞
  • 1篇薛宝民
  • 1篇杨雨林
  • 1篇马玉红
  • 1篇党廷辉

传媒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退耕还草对土壤水分养分演变的影响被引量:32
2003年
研究了高原沟壑区 1984~ 1998年种植小麦和退耕种植苜蓿期间 ,土壤水分、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演变。结果表明 ,种植小麦在不施肥的条件下从 1984年到 1998年 ,0~ 30 0 cm土层水分和耕层有机碳氮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 ,增施氮磷肥或在氮磷肥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土壤 80~ 2 0 0 cm土层水分有降低趋势 ,而耕层有机碳氮含量分别提高 14 %~ 6 0 %和 12 %~ 5 5 %。地表植被在 1984年由作物改种苜蓿后到 1998年 ,0~ 30 0 cm土层土壤水分由 1984年的 2 0 %逐渐降低至 10 % ,耕层有机碳氮含量分别增加 2 3%~ 77%和 2 0 %~ 6 8%。无论种植小麦还是退耕种植苜蓿耕层以下土层的有机碳氮含量从 1984年到 1998年变化不大。在雨养农业区 ,水分利用效率是制约土壤水分和养分呈现相反变化的重要因素。
郭胜利路鹏党廷辉
关键词:退耕还草土壤水分小麦苜蓿
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流域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被引量:63
2007年
恢复植被是遏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有机碳氮(SOC,TSN)积累的重要措施。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为基础,分析了主要植被类型的SOC,TSN变化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自然恢复的辽东栎群落SOC含量为29.5g/kg,其次为黄刺玫,狼牙刺群落11.6~21.3g/kg,铁杆蒿(+长芒草)群落为8.4~10.6g/kg。人工建造的刺槐林5.53~11.9g/kg,小叶杨12.8~18.4g/kg,沙棘群落为8.7g/kg,仁用杏为4.7g/kg,苹果园SOC含量3.4~3.9g/kg,退耕苜蓿为4.2g/kg,耕地3.3~4.8g/kg。自然恢复的灌丛群落和人工乔木群落可有效地改变坡面SOC含量与分布。土壤有机碳氮具有显著线性关系,而C/N比例和作用区间随着农田到林地的演变而变大。
马玉红郭胜利杨雨林王小利杨光
关键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燕沟流域黄土丘陵区
植被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坡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33
2005年
选取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内典型的治理坡段,研究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碳、氮的含量变化和坡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荒草(白羊草)群落相比,油松群落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9.3%(P>0.05),而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40.1%(P<0.05)。沙棘、侧柏和刺槐群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虽低于荒草群落,但尚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果园和刺槐群落下坡面有机碳变化趋势不明显;杏树群落下表现为坡中部含量高,上部和下部低;白羊草群落下坡面有机碳含量从上到下逐渐增加。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碳存在极显著(R2=0.925)的相关关系。
刘守赞郭胜利王小利薛宝民
关键词:黄土沟壑区坡地土壤有机碳植被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