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7002)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秋实周盛袁巍杨春吴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压气机
  • 6篇风扇
  • 3篇气动
  • 3篇跨声速
  • 2篇通流
  • 2篇通流设计
  • 2篇气动负荷
  • 2篇跨声速流
  • 2篇风扇转子
  • 1篇定常
  • 1篇音速
  • 1篇气动优化
  • 1篇轴向间距
  • 1篇转子
  • 1篇轮毂
  • 1篇面积律
  • 1篇跨声速压气机
  • 1篇机匣
  • 1篇激励频率
  • 1篇反力度

机构

  • 9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飞行试验...

作者

  • 9篇李秋实
  • 7篇周盛
  • 3篇袁巍
  • 3篇杨春
  • 2篇吴宏
  • 2篇崔健
  • 2篇宋西镇
  • 1篇郭明
  • 1篇宋亚慧
  • 1篇王静
  • 1篇陆亚钧
  • 1篇李冰
  • 1篇张明明
  • 1篇肖文富
  • 1篇脱伟

传媒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反力度对高负荷跨声风扇进口级的影响
2008年
认为低反力度是提高跨声速风扇/压气机进口级气动负荷的必然结果.通过气动负荷系数和反力度的定义,得到了反力度随气动负荷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气动负荷系数的两个临界值.以成功设计并实验验证的某单级高负荷风扇为基准,通过数值模拟对4组跨声速风扇转子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随着气动负荷系数的提高,转子轮毂区的气动参数分布发生了显著地变化.认为静子的展向跨声速来流是高气动负荷跨声速风扇进口级设计面临的一个问题.通过讨论,认为静子跨声速来流问题可能通过已有的设计手段解决.从研究方案中选取了一个最优的单级风扇方案,其气动负荷系数达到0.53,并分析了其三维粘性流场.
宋西镇周盛李秋实
关键词:跨声速流气动负荷反力度
提高跨声速风扇转子气动负荷系数途径被引量:1
2009年
回顾了跨声速风扇/压气机转子气动负荷的研究历程,并对基准风扇转子和两个方案转子进行了三维流场分析。通过对195个研究方案的对比研究,目前阶段数值模拟的结果中风扇转子气动负荷系数达到0.65。在来流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合理组织激波结构可以大幅提高叶尖气动负荷;叶根大转角设计是提高根区气动负荷的可行途径;静子跨声速来流是高气动负荷跨声速风扇/压气机的必然结果。
宋西镇周盛李秋实
关键词:跨声速流压气机转子气动负荷
处理机匣激励频率对跨声速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改变处理机匣槽数来改变处理机匣对压气机内部流场的非定常激励频率,对4种激励频率下压气机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机匣槽数对应的非定常激励频率是影响压气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优化处理机匣对压气机非定常激励的频率,压气机性能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对于实验用跨声速压气机,在近设计转速下峰值效率、综合裕度和最大流量分别提高0.17%,19.86%和0.81%,而在低转速下这三个增量最大分别可达到1.13%,57.84%和1.57%。
脱伟陆亚钧袁巍周盛李秋实
关键词:跨声速压气机处理机匣非定常流激励频率
Application of Tandem Cascade to Design of Fan Stator with Supersonic Inflow被引量:9
2010年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andem cascade constructed to tackle the thorny problem of designing the high-loaded stator with a supersonic inflow and a large turning angle.The front cascade adopts a supersonic profile to reduce the shock wave intensity turning the flow into subsonic,while the rear cascade adopts a subsonic profile with a large camber offering the flow a large turning angle.It is disclosed that the losses would be minimized if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rear cascade lies close to the pressure side of the front cascade at a distance of 20% pitch in pitch-wise direction without either axial spacing or overlapping in axial direction.The 2D numerical test results show that,with the inflow Mach number of 1.25 and the turning angle of 52°,the total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of the tandem cascade reaches 0.106,and the diffusion factor 0.745.Finally,this article has designed and simulated a high-loaded fan stage with the proposed tandem stator,which has the pressure ratio of 3.15 and the efficiency of 86.32% at the rotor tip speed of 495.32m/s.
Li Qiushi,Wu Hong,Zhou Sheng School of Jet Propuls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eijing 100191,China
关键词:超音速流轴向间距
面积律在风扇子午流道修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外流设计中常采用的面积律方法,对一跨声速风扇实例的子午流道进行修型,并且对修型前、后的风扇转子进行了3D数值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转子叶尖区域的损失明显减小,稳定工作范围被扩宽,因此按照面积律方法修型是有效果的,同时也说明了面积律方法在流道修型设计中具有应用前景.
杨春李秋实崔健张明明周盛
关键词:风扇面积律
附面层抽吸气在通流设计中的应用
2009年
吸附式压气机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压气机的负荷能力,但抽吸气的反问题即设计问题的研究是国内乃至于世界上的难题之一。为此,通过在通流设计阶段应用损失模型考虑吸气效果,对跨声速吸附式压气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索。工作结果,(1)三维数值模拟表明,抽吸气设计可以达到更高的压比和效率,转子叶尖和静子流场分离得到了有效抑制。(2)在通流设计中考虑抽吸气效果可以事先预估抽气前后损失的大小,基本确定抽吸气的位置及抽气量,也可以帮助我们在通流设计时调整环量分布等重要设计参数。
王静李秋实李冰
关键词:附面层通流设计
端壁造型抑制角区失速的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跨音压气机的静叶角区分离导致失速这一流动现象,开展了端壁造型的研究.提出了与角区堵塞量相关联的轴对称与非轴对称端壁造型方法,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此造型方法能够抑制角区分离.研究结果表明,轴对称造型方法使总压恢复系数比原型提高0.5%,而仅在吸力面侧凹曲率所形成的非轴对称造型方法,能够对角区堵塞起到较大程度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Rose提出的正弦函数非轴对称端壁造型.
李秋实杨春肖文富崔健袁巍
跨声风扇转子的BVF气动优化方法被引量:6
2007年
将加功量作为目标函数并结合边界涡量流BVF(Boundary Vorticity Flux)这个诊断因子,对某高性能跨声风扇转子进行了优化.通过基于局部动力学的BVF诊断可以捕捉到流场分离流动在叶片表面上的物理根源,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激波结构.尽管优化后加功量增大,但因为BVF分布改善,激波结构和分离流动被良好地控制.三维粘性N-S(Navier-Stokes)程序计算结果表明,风扇转子在近峰值效率工况下压比提高了7.69%,效率提高了1.92%,在全工况范围转子性能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基于BVF诊断的优化手段在风扇/压气机的优化中可起到很大的作用.
吴宏李秋实郭明周盛
关键词:气动优化
轮毂修型对压气机静子角区堵塞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压气机静子角区分离产生堵塞的现象,开展了静子轮毂修型的研究.通过对实例静子不同方案的数值模拟,验证了轮毂修型可以有效的抑制角区分离,从而降低轮毂区域的堵塞.其中,对实例静子根部分离点处进行的轴向轮毂修型,可以使静子叶栅出口的堵塞量降低20.4%,静子10%叶高处总压恢复系数从原来的0.89提高到0.948.
杨春李秋实袁巍周盛
关键词:压气机轮毂
风扇通流设计中环量分布形式的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以时间推进通流设计方法为工具,设计了两个压比3.0级别的风扇转子,探讨了环量轴向分布形式对设计的影响。两个设计采用不同的环量分布,一为环量沿轴向线性变化,另一为环量沿轴向按余弦曲线变化,三维粘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峰值效率点,后者压比、效率和流量都高于前者。后者叶尖形成预压缩效果更为显著的叶型,对激波有更好的控制,激波后分离区小,更适合用于高负荷风扇的设计。
吴宏李秋实宋亚慧周盛
关键词:风扇通流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