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5
相关作者:张亮唐文熙张研孙晓伟刘文俊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健康
  • 1篇心理健康
  • 1篇血压
  • 1篇演化博弈
  • 1篇医改
  • 1篇医疗资源
  • 1篇医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知识知晓
  • 1篇知识知晓率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深水区
  • 1篇农村高血压
  • 1篇农村高血压患...
  • 1篇资源整合
  • 1篇卫生服务
  • 1篇卫生服务体系
  • 1篇卫生体系
  • 1篇慢性病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亮
  • 8篇唐文熙
  • 6篇张研
  • 3篇刘文俊
  • 3篇孙晓伟
  • 2篇施萌
  • 1篇谢添
  • 1篇叶婷
  • 1篇彭凯
  • 1篇邱胜
  • 1篇张翔
  • 1篇杨坚
  • 1篇胡瑞
  • 1篇冯达

传媒

  • 9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年份

  • 2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及内涵解析被引量:12
2014年
人口老龄化、疾病谱转变、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给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卫生系统内服务能力不足、机构间缺乏协作、卫生费用上涨以及满意度下降导致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居民就医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同样会遇到欧美国家卫生系统中面临的问题,整合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新方向。整合卫生服务是一种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资源整合、服务整合与制度衔接为患者提供连续、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卫生服务体系要基于整合卫生服务的理念,通过多方的参与、合作,探索机构协作的机制与模式,以提供整合的卫生服务,向整合卫生服务体系发展。
张研唐文熙冯达刘文俊张亮
关键词:卫生服务体系医疗资源
基于“深水区”医改和“整合理论”升级的健康整合被引量:8
2014年
新医改的三项任务"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当中,机制建立问题迟迟没有突破,仅依靠增加投入和行政手段强制推行难有成效。由于分散的政策实验在倒逼改革升级时往往遭遇体制天花板,改革统筹问题难以自发解决,医改由此进入深水区。另一方面,目前割裂的服务体系不仅难以为居民提供整体、连续的健康服务,也高度瓦解了政策原该具有的效力,因此完善顶层设计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当务之急。随着健康的观念越来越趋于整体化,卫生改革也越来越注重以人群的整体健康为出发点,对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与整合性提出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整合的实践和理论成为服务和体制改革的前沿,然而目前对整合的研究缺乏对假设前提的分析,也缺乏目的层面的统一。因此,构建以"人群健康"作为整合统筹目标理论的时机已经成熟。
张亮唐文熙
健康整合理论的六个基础假设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从目的、对象、属性、主体、方法、价值6个方面提出健康整合理论的6个基础假设,分别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整合、整合是什么、整合什么、谁来整合、如何整合及如何评价整合6个基础问题。首先,整合的目的是为了人群整体健康,因此,与健康相关的社会系统都可以成为整合的对象。由于不同的健康产品有不同的属性,因此在不同的体制环境下有必要结合健康产品的理论属性明确合理的提供方式。政府是整合最重要但非唯一的主体,以往的传统组织系统观念已经过时,现代社会必须基于复杂系统的观点,正确看待由于自适应和复杂关系博弈造成的系统不确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整合成为了联合各相关主题通往统一的健康目标前进的必要手段;整合的最终结局,应以人群整体、连续、协调高质量健康服务的获得和更高效、更节约的服务提供方式为评价标准。
张亮唐文熙张研
健康整合的内涵界定与辨析被引量:7
2014年
健康整合是从人群健康出发,通过对健康体系不同层次的变革以提供连续、协调、有效、经济的健康服务的系统设计方法。内容上,健康整合可分为要素整合和机制整合两大层面,包括人力、资金、服务、管理、信息、技术、机构、药品、机制、制度、体制11个关键领域;方法上,健康整合包含了卫生体系与其他社会系统、卫生系统内部子系统、子系统内部要素以及健康体系与外部环境4个层次的整合。健康整合与其相近的概念如连续性服务、协同式医疗、整合型提供体系等的差别在于,后者可分别视为健康整合的目标、产出和具体形式之一;同时,健康整合与以往资源整合、服务整合、制度整合等的差别在于,前者是统筹概念,而后者均属于整合的技术手段。
刘文俊唐文熙张研孙晓伟张亮
关键词:资源整合
健康整合理论溯源及研究方法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随着医学和健康服务体系从还原转向整体、分化转向整合,卫生研究方法也从简单转向复杂。虽然,中国正式引入复杂性科学不到20年,但卫生领域急需整合的现实需求促使其理论不断被应用和深化,其中复杂自适应系统是应用较多的理论。文章论述了卫生系统的复杂性问题,证明了系统论观点运用在卫生领域的正当性,介绍了国内卫生研究领域运用复杂性理论的情况,并对复杂自适应理论假设前提在卫生系统的适用性进行了辨析。卫生系统的复杂性主要来自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博弈,但是,不是所有的主体都具有高度的自适应性。卫生系统是组织系统和自组织系统的结合,所以纯定量方法不能完全应用于政策和管理的循证,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理论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的优势,有助于非线性研究的突破,因此该理论也成为健康整合的主要研究方法。
唐文熙张研施萌张亮
关键词:复杂自适应系统
基于动态博弈方法的健康整合理论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14年
健康整合的理论模型不是具体的服务、资源或制度整合模型,而是一个循证决策的理论假说。基于对系统复杂性的认知,提出自组织系统中的自利行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的前提假设,继而通过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一定环境下主体的行为和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提出系统内要素和机制的整合范式,并借用系统回路分析给出外部指令输入后系统的整体作用方向和作用结果,最终构建出嵌套的整合模型,以实现辅助政策循证或整合管理的目的。
唐文熙刘文俊谢添张亮
关键词:演化博弈
健康整合的评价及评价体系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健康整合评价是健康整合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国际上主要是从不同要素或不同环节评价健康整合的某一方面,缺乏健康整合系统的评价理论。本文阐述3种健康整合评价理论:基于健康整合要素维度的评价体系,评价健康整合政策、多机构自适应整合以及临床服务整合;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健康整合评价,涵盖整合结构要素、服务提供过程、服务质量以及系统环境的支撑4方面评价;基于效率风险的健康整合评价。3种评价理论各有侧重,有助于指导我国当前不同整合改革的评估及改进。
张研唐文熙孙晓伟胡瑞叶婷张亮
国内外医生工作倦怠的研究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回顾国内外医生工作倦怠研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从医生群体、医生工作倦怠影响因素及工作倦怠后果3方面对国内外医生工作倦怠进行总结,指出我国目前对医生工作倦怠的研究尚不成熟。建议加强医生工作倦怠各方面的研究,消除并改善医生倦怠,最终改善医疗质量。
杨坚张亮
关键词:医生工作倦怠心理健康
河南省息县协作医疗服务制度改革探索被引量:9
2013年
割裂的农村卫生服务系统降低了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加重了居民的经济负担。河南省息县基于已有的综合支付改革和县域医疗服务信息平台,通过项目试点改革,制定单病种协作服务路径、分段医疗、多机构协作、政府购买、合同管理、绩效支付的方式构建了县域内的协作医疗服务模式。该模式强化了居民分流就诊,实现了检查结果互认,强化了疾病服务管理,优化了医疗机构的服务供给,对于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功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张研张亮施萌施庆华杨威吴峻李煜王俊张翔
关键词:卫生体系
重庆市黔江区农村高血压患者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黔江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疾病与治疗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黔江区农村高血压患者分层抽样后,采取问卷调查法进行知晓率调查。对于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地区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整体知晓率为42.56%,疾病知识的分项知晓率远低于治疗知识。整体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OR=2.316,OR95%CI2.049-2.652),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OR=0.919,OR95%CI0.861-0.980),并未发现家庭收入状况对知晓率有影响。在抽样6乡镇中,慢性病控制较好的乡镇知晓率高于慢性病控制差的。结论:黔江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慢性病知晓率偏低。特别应该针对高血压疾病知识,根据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地区等因素进行有重点的人群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进而提高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质。
彭凯邱胜唐文熙孙晓伟张亮
关键词:高血压知晓率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