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407002)
- 作品数:63 被引量:485H指数:13
- 相关作者:林慧彬管仁伟林建强张建逵康廷国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温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制备温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温莪术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用量比(v/w)、包合温度及搅拌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温莪术油的包合工艺条件;分别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及X-射线衍射法(XRD)对温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表征,评价其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温莪术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用量比为18.03,包合温度23.0℃,搅拌时间1.83h。UV、IR、XRD等表征结果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结论:温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合理、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徐磊蒋剑平金铭张春椿程巧鸳翁金月熊耀康
-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
- 不同寄主的菟丝子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不同寄主的菟丝子HPLC指纹图谱,考察不同寄主对菟丝子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的方法。结果:从11个不同寄主菟丝子药材指纹图谱中共检出10个共有峰,并进行了相似度计算和系统聚类分析。结论:不同寄主菟丝子药材主要成分组成相近,但含量存在差异。
- 孟蔚王英震管仁伟周建永王玲玲林慧彬林建强
- 关键词:菟丝子寄主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 浙贝母品质现状及中药材生态适宜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18年
- 当今社会人们对中医中药越来越重视,中药材的品质直接决定疗效的好坏,由于中药材生产种植缺乏对科学的理论指导、药材产地的区划研究不够全面等原因,导致中药材无论是品质、产量还是价格都一路走低。而这样的情况不但导致了高品质药材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也给以药材种植为经济支持的地区和人民带来直接的影响。该文通过对浙贝母药材的品质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浙贝母存在良莠不齐、品种老化、质量差距大等问题,而生态环境对药材的质量与产量有着重大影响,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药材的质与量。为解决高品质药材生产问题,查阅多方文献发现生态适宜性研究方法是找出中药材品质与环境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较好的方法之一,在浙贝母药材全国产地适宜性区域划分、道地产区的确立和药材种植适宜新产区的发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浙贝母药材的资源现状、质量评价和其生态适应性研究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为浙贝母药材药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生产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有助于解决现阶段以浙贝母药材为代表的中药材产区退化、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等问题。
- 何琛晔张春椿李石清张婷
- 关键词:浙贝母中药材生态适宜性中药资源
- 山东常见蒿属植物叶形变异分类研究及在杂草检疫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蒿属(Artemisia)植物种类复杂,分布广泛,形态相似,变异众多,是野外调查中极难辨识的一个类群,传统的鉴别方法主要依赖其花果的解剖结构,但蒿属植物花期短,果实形态微小,给鉴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且该属植物中某些种与同为多回羽状裂叶的检疫性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形态相似,给口岸外来植物监测带来困扰。本研究以蒿属为例,通过大量野外采集和查阅实物标本,对山东地区常见的11种蒿属植物的叶形进行形态描述,总结其变异界限和规律,制作分种检索表以用于营养期蒿属植物和豚草的快速鉴别,并为建立以植物营养器官为特征的口岸外来植物智能鉴定系统提供基础。
- 高志朋邵秀玲范晓虹张伟
- 关键词:蒿属植物豚草物种鉴定
- 不同产地浙贝母药材HPLC-ELSD指纹图谱的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浙贝母药材HPLC-ELSD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测定21个不同产地的浙贝母药材样品,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图,并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指纹图谱聚类分析、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浙贝母药材进行区分研究。[结果]建立了浙贝母药材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图,包含9个共有特征峰。以共有模式对21个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浙江缙云溪丘、永康、江苏南通浙贝相似度最低(<0.8),浙江磐安地区浙贝相似度最高(>0.9)。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将不同产地样品分为3类。[结论]浙贝母药材的指纹图谱分析可以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朱广磊睢宁张春椿俞冰李石清张水利熊耀康
- 关键词:浙贝母HPLC-ELSD指纹图谱聚类分析道地药材
- 三叶青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三叶青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acetate fraction,EAF)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三叶青EAF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光镜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分别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叶青EAF能显著地抑制人胰腺癌细胞PANC-1的生长,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改变,有明显的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有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表明三叶青EAF可以促进Bax、P53蛋白表达升高,Bcl-2表达下降。结论三叶青EAF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和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 丁小鸽张春椿秦海燕熊耀康许健张婷
- 关键词:PANC-1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基于抗菌抗病毒效价检测的穿心莲药材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穿心莲抗菌抗病毒效价生物测定的方法,建立基于生物检测的穿心莲品质评价新模式;同时对穿心莲抗菌抗病毒效价与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菌种,采用管碟法建立生物效价评价穿心莲药材的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穿心莲药材的抗菌效价;通过血红细胞凝集试验建立穿心莲抗病毒生物效价评价穿心莲药材的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穿心莲药材抗病毒效价;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穿心莲中抗菌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穿心莲抗菌抗病毒效价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穿心莲抗菌抗病毒效价均与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可以作为穿心莲药材质量评价的方法之一。
- 王丛张慧李慕睿徐凯
- 关键词:穿心莲生物效价管碟法
- 产地与种源对玛咖化学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多种源同地栽培的同质园试验和同一种源异地栽培的迁地试验,分析不同类别玛咖(Lepidium meyenii Walp.)的17种氨基酸、8种矿质元素、总生物碱、6种玛咖酰胺等含量的差异及化学分化式样,为玛咖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对玛咖化学成分含量比较表明:同质园试验的4个种源之间的差异小于迁地试验2个产地之间的差异,前者在5个指标成分含量上具显著差异,而后者达11个;种源和产地影响的具体化学成分不尽相同,其中最突出的是同质园试验不同种源之间在分析的8种矿质元素上均无显著差异,而迁地试验玛咖有5种矿质元素含量及总含量差异显著;四川红原栽培的6号种源(H_6)的总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阿坝(A_6);不同种源和产地对供试材料的玛咖酰胺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分级聚类分析和相似度系数(夹角余弦值)比较均表明:相同种源迁地试验的2类玛咖在总体化学相似性上呈现显著的差异和分化,其差异/分化程度显著大于供试的4个不同种源之间的差异/分化程度。供试玛咖的化学质量主要受产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同产地的土壤条件直接影响玛咖块根的矿质元素含量;而现有不同种源的影响较小。因此,在玛咖规范化生产中,应更注重产地的选择和环境条件的控制,同时,应进一步分析不同种源之间的遗传分化及其与化学相似性的相关性,以更好地解析遗传/种源效应。
- 周文彬成哲弘赵云鹏傅承新
- 关键词:玛咖
- 不同湿度贮藏条件下南方红豆杉多糖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研究南方红豆杉枝条在不同湿度贮藏环境下多糖的含量变化,确定南方红豆杉多糖最佳贮藏湿度环境。方法:设置了65%RH、75%RH和85%RH三个贮藏湿度,通过测量不同湿度贮藏环境下南方红豆杉总多糖的含量变化,以确定最佳湿度贮藏条件。结果:南方红豆杉总多糖含量呈先升高后又开始下降的迹象,总多糖在0~3个月中65%RH﹥75%RH﹥85%RH。结论:南方红豆杉多糖成分最佳的贮藏环境是65%RH低湿环境。
- 陈发军张春椿余杨熊耀康
-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多糖
- 栝楼种子萌发期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
- 2017年
-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研究栝楼种子吸胀前期、吸胀期、萌动期、胚根伸长期、萌芽期及幼苗期6个时期的总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各萌发阶段的栝楼种子经石油醚脱脂后,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比色法测定各萌发阶段栝楼种子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栝楼种子中总黄酮含量较低,约为1 mg/g,整个萌发阶段总黄酮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至幼苗期总黄酮含量已达2.7 mg/g。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及开发利用栝楼种子提供了参考,为人工调控栝楼种子中总黄酮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 霍立群张文霞辛杰张永清李佳刘红燕
- 关键词:萌发过程总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