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2006-4-123)

作品数:14 被引量:128H指数:7
相关作者:陈介南王义强张伟涛李辉何钢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乙醇
  • 5篇纤维素
  • 4篇燃料乙醇
  • 4篇纤维素酶
  • 3篇杨木
  • 3篇纤维
  • 3篇里氏木霉
  • 3篇木质纤维
  • 3篇基因
  • 2篇正交
  • 2篇酶解
  • 2篇克隆
  • 2篇发酵
  • 2篇C-
  • 1篇代谢工程
  • 1篇多菌种
  • 1篇乙醇工艺
  • 1篇乙醇脱氢酶基...
  • 1篇乙醛
  • 1篇诱变

机构

  • 14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14篇陈介南
  • 12篇王义强
  • 8篇张伟涛
  • 5篇李辉
  • 4篇何钢
  • 4篇王璀璨
  • 2篇石彩蕊
  • 2篇谭力
  • 2篇韩笑
  • 2篇周再魁
  • 1篇刘海波
  • 1篇麻慧明
  • 1篇覃玲灵
  • 1篇张振华
  • 1篇章怀云
  • 1篇易琳琳
  • 1篇艾斌凌
  • 1篇杜先林

传媒

  • 6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生物质化学工...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蒸汽爆破杨木多菌种共发酵制备燃料乙醇不同工艺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蒸汽爆破预处理杨树生产乙醇,比较分步糖化共发酵法和同步糖化共发酵两种不同的工艺。实验中酶用量为15 FPU/g(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比值为1.39),利用大肠杆菌KO11和酿酒酵母共发酵。当底物浓度为5%、10%和15%时,利用分步糖化共发酵产乙醇分别为9.21 g/L、14.286 g/L和15.196 g/L,利用同步糖化共发酵产乙醇分别为8.968g/L、13.978 g/L和16.862 g/L。这将为利用杨木制备燃料乙醇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王璀璨王义强陈介南李辉张伟涛
关键词:杨木多菌种发酵乙醇
运动发酵单孢菌ZM4-pdc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TOP10中的表达与活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高保真聚合酶从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克隆出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加A后克隆到pGM-T载体,测序验证无误。经酶切、连接、转化到表达载体pUC-18。形成重组质粒pUC-18-pdc,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中,经定性定量分析丙酮酸脱羧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成功构建出乙醛的代谢途径。
谭力张伟涛陈介南王义强韩笑
关键词:丙酮酸脱羧酶克隆乙醛代谢工程
木质纤维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丰富而廉价的木质纤维原料代替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木质纤维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可分为4种工艺:分步糖水解化发酵法、同步糖化发酵法、同步糖化共发酵法和直接微生物转化法。介绍了以上4种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王璀璨王义强陈介南李辉张振华
关键词:燃料乙醇木质纤维发酵工艺
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32
2008年
利用刚果红脱色从森林腐木中筛选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结合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菌株形态特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爪哇正青霉(Eupenicillium javanicum)。通过研究粗酶提取时不同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对酶活的影响,确定采用3000r/min,15min离心条件下获得的粗酶测定CMC酶活,采用4000r/min,10min的离心条件下获得的粗酶测定FPA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纤维素酶反应的最适pH值以5.0为宜;CMC酶最适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60℃,15min;FPA和β-葡萄糖苷酶最适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均为50℃,20min。
刘海波王义强陈介南张伟涛韩笑
关键词:刚果红纤维素酶RRNA
杨木酶解及多菌种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风干的杨木为原料,通过蒸汽爆破处理后,用纤维素酶降解。酶解产物用ko11-大肠埃希氏菌、酿酒酵母和运动发酵单胞菌组合发酵。结果表明,ko11-大肠埃希氏菌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效果最好。通过条件的优化,100g木质纤维最高可产乙醇34.32g。
周再魁易琳琳王璀璨王义强陈介南
关键词:木质纤维乙醇生物燃料
运动发酵单孢菌ZM4 adhⅡ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TOP10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高保真聚合酶从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克隆出乙醇脱氢酶基因,加A后克隆到pGM-T载体,测序验证无误。经酶切、酶连到表达载体pUC-18。形成重组质粒pUC-18-adhⅡ,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中,经定性定量分析乙醇脱氢酶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成功构建出乙醇脱氢酶基因的表达载体。
谭力陈介南张伟涛王义强何钢
关键词: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脱氢酶基因克隆
麸皮对里氏木霉Rut C-30产纤维素酶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2
2009年
本研究尝试通过里氏木霉Rut C-30添加适量的麸皮以及利用实验设计软件Design-Expert寻找适宜的麸皮与微晶纤维素的配比来研究麸皮对里氏木霉Rut C-30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麸皮添加量能够促进纤维素酶的生产;通过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确定了微晶纤维素添加量和麸皮添加量分别为12.23和23.50 g/L的优化产酶条件。此条件下,在250 mL摇瓶中滤纸酶活达到6.383 FPIU/mL,得率系数为521.913 FPIU/g;在7.5 L发酵罐中,滤纸酶活为6.807 FPIU/mL,得率系数为556.582 FPIU/g。相比于优化前,优化后摇瓶实验和发酵罐实验中滤纸酶活分别提高了14.247%和17.403%,而纤维素酶的得率系数却分别降低了6.584%和4.005%。分别以酸解杨木残渣和蒸汽爆破杨木浆替代微晶纤维素作为碳源,最终获得最高滤纸酶活1.953 FPIU/mL和1.745 FPIU/mL。
艾斌凌王义强陈介南
关键词:里氏木霉纤维素酶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混合纤维素酶对杨木酶解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以风干的杨木为原料,通过蒸汽爆破处理后,用混合纤维素酶降解。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温度、pH、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酶解杨木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为50.04℃、pH值为4.99、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值为1.39。在最优的条件下,底物质量分数为5%时,使用里氏木霉RutC-30和爪哇正青霉ZN-205制备的混合纤维素酶(15FPU/g底物,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比值为1.39),酶解48h,可产生还原糖为25.54g/l,糖的转化率为78.184%。
王璀璨王义强李辉陈介南石彩蕊
关键词:杨木酶解还原糖
木质纤维生产燃料乙醇的生物转化技术被引量:15
2007年
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可以避免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所带来的“与农争地”和“与人争食”的弊端,兼得经济、生态、环保、社会多重效益。木质纤维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其具有不同于淀粉和糖类原料转化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也是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成本居高难下、商业化裹足不前的主要技术原因。本文以国际(特别是美国)的研究和开发进展为背景,探讨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的几个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问题,并在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并行糖化共发酵生产模型。
陈介南王义强何钢章怀云周再魁
关键词:生物能源燃料乙醇木质纤维生物转化发酵工程
里氏木霉及其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1年
随着纤维素在能源、材料及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开发和应用,里氏木霉作为一种重要的产纤维素酶工业用菌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其酶活,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一些相当好的突变株。对里氏木霉及其突变株的基因组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其高效产酶的机制,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其基因工程菌。介绍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背景及其部分高产纤维素酶突变株,并阐述近些年来对其突变株的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覃玲灵何钢陈介南
关键词: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突变株基因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