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2010B006)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章秋潘艳丽何勇杨洋任邦树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凋亡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控制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密度
  • 1篇药物
  • 1篇双能
  • 1篇双能X线骨密...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椎骨
  • 1篇吡格列酮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下血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内皮细胞凋亡
  • 1篇老年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巢湖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章秋
  • 2篇潘艳丽
  • 1篇窦家庆
  • 1篇唐松涛
  • 1篇郭长策
  • 1篇赵广碧
  • 1篇张楠
  • 1篇代芳
  • 1篇任邦树
  • 1篇杨洋
  • 1篇何勇

传媒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降糖药物与骨质疏松被引量:3
2013年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之间关系的研究渐成热点,不同的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影响不同,故需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同时良好的血糖控制也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
张楠章秋
关键词:糖尿病骨质疏松药物血糖控制
吡格列酮对高糖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高糖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VEC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A组:正常对照组(Glu 5.5 mmol/L);B组:高糖组(Glu 33 mmol/L);C组:高糖+低浓度PIO组(PIO 1×10-8mmol/L);D组:高糖+中浓度PIO组(PIO 1×10-6mmol/L);E组:高糖+高浓度PIO组(PIO 1×10-4mmol/L);F组:高糖+SP600125组(SP600125,10.0μmmol/L):(1)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2)Western-blot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细胞JNK、p-JNK蛋白的表达,观察不同浓度PIO作用下JN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1)与高糖组相比,中浓度PIO(1×10-6mmol/L)及高浓度PIO(1×10-4mmol/L)均能使VEC凋亡均明显减少(P<0.05),呈浓度-效应依赖关系;(2)PIO可明显抑制VEC内的p-JNK表达(P<0.05),且呈浓度-效应依赖关系.与高糖组比较,JNK抑制剂SP600125干预后p-JNK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O能够明显抑制高糖诱导引起的VEC凋亡.PIO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可能是通过影响JNK通路来实现的.
潘艳丽郭长策章秋
关键词:JNK高糖细胞凋亡吡格列酮
定量CT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及骨折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明确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及骨折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每年随访97例老年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记录骨折等不良事件。于第0、3、7年用DEXA测定腰椎BMD,第7年测定患者及同龄正常对照组(20例)腰椎的DEXA骨密度(aBMD)及QCT骨密度(vBMD)。结果老年(T2DM)患者腰椎aBMD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7年时与第3年时比较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13名患者发生非暴力性骨折,糖尿病骨折组、非骨折组及对照组相比,腰椎aBMD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骨折组vBMD最低,与非骨折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重回归分析腰椎aBMD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aBMD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但与正常同龄人无显著差异;②腰椎aBMD与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相关性;②老年T2DM合并骨折病史者腰椎vBMD显著下降但aBMD无显著改变,提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QCT对预测骨折可能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潘艳丽唐松涛窦家庆何勇代芳杨洋赵广碧任邦树章秋
关键词: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