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GL127)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孙刚成庞海芍卢晓东田玉慧郇秀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延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教育
  • 10篇通识
  • 9篇通识教育
  • 5篇课程
  • 4篇大学教育
  • 4篇大学教育改革
  • 4篇素质教育
  • 4篇通识课
  • 4篇通识课程
  • 4篇教育改革
  • 2篇个性化
  • 1篇大学之道
  • 1篇心灵
  • 1篇演进
  • 1篇指导高校
  • 1篇身教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教育
  • 1篇视域
  • 1篇通识教育课程

机构

  • 8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延安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广西警察学院

作者

  • 4篇孙刚成
  • 3篇卢晓东
  • 3篇庞海芍
  • 2篇田玉慧
  • 1篇雷笑
  • 1篇余静
  • 1篇王学普
  • 1篇郇秀红

传媒

  • 1篇教学研究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学术论坛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教育(高...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 1篇通识教育研究
  • 1篇2014年大...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以通识学习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引入太极图描述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识学习"的新概念,并分析了目前限制通识学习的障碍主要在于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着眼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文章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教师开放心灵;二是适度"空"去学生的专业束缚;三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进行选择。
卢晓东
关键词:通识教育
从通识教育理论演进看其指导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被引量:5
2016年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滞后性,通识教育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系统阐释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演进过程,不难发现因其既合乎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可以同时作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成长。
孙刚成温保保雷笑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课程
素质(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素质"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核心词汇,素质教育也日益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而家喻户晓。特别是自1995年开始,在大学实施的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与从西方概念general...
庞海芍
文献传递
MOOC和Ipodia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启示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汹涌而来,其中MOOC和Ipodia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它们以其强大的优势改变了大学教育因受师资、设备、经费等因素的限制而只能让部分人享受高等教育的现实,对高等教育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理念、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应这一变革,促使高等教育由知识传递为主向终身教育理念与习惯的养成转变,并通过兼容并包、特色办学和开放办学彰显高等教育有容乃大的本色,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发展目的,将是高等教育浴火重生的必然选择。
孙刚成田玉慧王学普
关键词:高等教育变革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开放办学
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导与管理——哈佛大学和MIT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6
2016年
有效的领导与管理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文章选择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其通识课程领导与管理模式。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通识课程的高层领导采取委员会决策模式,中层管理可采用"专门机构管理+课程委员会咨询"的混合管理模式,基层执行关键在于激发教师和学生对通识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与"学"。
庞海芍余静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素质教育课程管理
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被引量:34
2015年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与通选课一起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是引发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验。
庞海芍郇秀红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大学教育改革通识课程
生命教育视域下的教育与人的发展被引量:2
2014年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任何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现实中仍有很多人掌握不了这一问题的本质内涵。在生命教育视域下,从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回顾出发,去认识灵魂的、精神的教育,追求真教育,继而认清教育与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教育与人的内在价值提升等基本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解放,教育是促进人的解放并使人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等基本命题。
孙刚成田玉慧
关键词:生命教育个性化
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构想及启示
2014年
赫钦斯对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外忧内患透彻的分析和其通过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塑造具有完善人格的全人与重新转向专注于对真理的追求的高等教育改革设想,既深刻剖析了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又指明了高等教育回归大学之道的发展取向。结合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共同面临的对民生、对个体人和公民教育的转型需要,中国高等教育理应在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教育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建构取向于对完善人格的培养和真理追求的基于统一原则的现代大学制度。
孙刚成温保保庞海芍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之道赫钦斯
素质(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
2017年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与通选课一起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是引发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验。
庞海芍郇秀红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大学教育改革通识课程
素质(通识)教育引发的大学教育改革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
庞海芍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大学教育改革通识课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