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096)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任景玲刘素美王召伟张桂玲辛成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溶解态
  • 4篇海域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行为
  • 2篇悬浮颗粒物
  • 2篇沿岸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植物
  • 2篇水华
  • 2篇水体
  • 2篇污染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内
  • 2篇南黄海
  • 2篇结合态
  • 2篇颗粒物
  • 2篇浮游植物
  • 2篇胞内
  • 1篇动力学

机构

  • 12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2篇任景玲
  • 7篇刘素美
  • 4篇王召伟
  • 3篇张桂玲
  • 2篇樊孝鹏
  • 2篇蒋增杰
  • 2篇刘诚刚
  • 2篇方建光
  • 2篇张金娥
  • 2篇张国玲
  • 2篇辛成林
  • 2篇杜金洲
  • 2篇李发明
  • 2篇李磊
  • 1篇石金辉
  • 1篇张瑞峰
  • 1篇李铁
  • 1篇郝锵
  • 1篇苏荣国
  • 1篇闫丽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4篇海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Scienc...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2012年3月和7月溶解态铝的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分别于2012年3月和7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中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对长江徐六泾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徐六泾溶解态铝在夏季出现最高值,在冬季呈现最低值,平均值分别为(313±130)nmol/L和(140±43)nmol/L,表现出与径流量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受陆源输入变化的影响,长江口溶解态铝的浓度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即7月明显高于3月。3月表、底层海水中溶解态铝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1~129nmol/L和27~146nmol/L,平均值分别为(49±21)nmol/L和(59±27)nmol/L;7月表、底层溶解态铝的浓度范围分别为6~332nmol/L和9~252nmol/L,平均值分别为(66±69)nmol/L和(83±74)nmol/L。在7月,表、底层溶解态铝呈现显著性差异,底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可能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表明,溶解态铝在长江口呈现出清除型行为,清除主要发生在咸淡水混合初期,初步计算出7月份溶解态铝的清除率约为55%。
郭颖任景玲李发明王召伟张许州张瑞峰
关键词:长江口
闽浙沿岸海域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2年
闽浙沿岸海域是我国赤潮多发区之一,为研究浮游植物对铝的清除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于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对该区域溶解态铝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讨论了水团混合、悬浮颗粒物以及浮游植物水华对溶解态铝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态铝的分布表现为近岸高、远岸低、表层浓度低于底层的特点,统计分析显示两年观测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影响溶解态铝分布的因素主要有水团混合和底沉积物的再悬浮,此外浮游植物水华对溶解态铝也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李发明任景玲张国玲张金娥樊孝鹏郝锵刘素美
关键词:悬浮颗粒物浮游植物闽浙沿岸
浮游植物水华对溶解态铝的清除机制:现场培养结果启示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现场Al加富培养实验探讨浮游植物细胞生长过程对溶解态Al的清除机制。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N/P/Si加富组,N/P/Si/Al加富组和沙尘添加组。结果表明:对照组浮游植物细胞的比生长率为0.46d-1,两个营养盐加富组的比生长率增加至0.68d-1,沙尘添加组的比生长率介于两者之间。培养过程中营养盐含量不断下降,直至消耗殆尽。对照组和N/P/Si加富组中溶解态Al浓度缓慢下降,而N/P/Si/Al加富组中溶解态Al的浓度在指数增长期降低约40%,在衰亡期显著回升,沙尘添加组中溶解态Al的浓度随培养时间不断升高。利用草酸盐淋洗试剂区分指数增长期浮游植物细胞中Al的存在形态,对照组"细胞中总Al"和"细胞内结合态Al"的含量分别为(3.6±0.1)mg/g和(2.1±0.3)mg/g,而N/P/Si/Al加富组"细胞中总Al"和"细胞内结合态Al"的含量分别增加至(5.1±0.3)mg/g和(3.2±0.4)mg/g。浮游植物细胞的生长能够显著清除海洋中溶解态Al,其清除机制是细胞内吸收作用为主,细胞外吸附作用为辅。
王召伟任景玲金杰刘素美石金辉
浮游植物对溶解态Al的清除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近期黄、东海溶解态Al调查结果显示,赤潮爆发过程中溶解态Al的含量会明显降低,说明浮游植物生长对Al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通过实验室培养,探讨了不同浓度Al加富条件下部分硅藻(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威氏海链藻)和甲藻(东海原甲藻)对溶解态Al的清除机制。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溶解态Al在硅藻的指数生长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在衰亡期略有回升,而甲藻生长过程对水体中溶解态Al的这种清除相对于硅藻并不明显。采用痕量元素淋洗试剂对浮游植物进行淋洗,以区分细胞内结合态Al和细胞外吸附态Al的含量。淋洗实验结果表明:指数生长期硅藻细胞内结合态Al占浮游植物细胞内总Al含量的比例约为20%—80%,且稳定期的硅藻细胞内结合态Al的比例较指数生长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硅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主动吸收溶液中的溶解态Al,实验结果对深入认识Al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王召伟任景玲闫丽谢芳苏荣国
关键词:硅藻甲藻
桑沟湾溶解态无机砷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4年
作为一种化学形态有变的有毒类金属元素,砷在水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2011年4月、8月、10月和2012年1月航次桑沟湾总溶解态无机砷(TDIAs,[TDIAs]=[As^5+]+[As^3+])和亚砷酸盐(As^3+)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个航次中TDIA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4-12.4、8.9-16.9、14.7-21.3和13.8-21.9 nmol·L^-1,As^3+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2.1、0.4-3.8、1.8-4.0和0.3-2.9 nmol·L^-1.春、夏季桑沟湾TDIAs的浓度低于秋、冬季,高值出现在湾口和河口区.春、冬季As3+的含量低于夏、秋季,As^3+与TDIAs的比值在夏季达到最大值.桑沟湾TDIAs平均浓度为13.9 nmol·L^-1±4.7 nmol·L^-1,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水质标准.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桑沟湾属于一级水质,这表明桑沟湾未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桑沟湾春、夏季TDIAs的浓度低于与之相邻的爱莲湾和俚岛湾,水文环境和陆源输入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影响桑沟湾TDIAs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河流的输入、与黄海的交换以及生物活动的清除,其中养殖活动的影响尤为显著.养殖生物对砷的富集作用可能会带来潜在的生态危机和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重视,确保桑沟湾养殖产业的平衡发展.
李磊任景玲刘素美蒋增杰杜金洲方建光
The biogeochemical behavior of dissolved aluminum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Influence of the spring phytoplankton bloom被引量:4
2013年
Many recent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nutrient-type profiles of dissolved aluminum(Al) in the ocean.Significant scavenging of dissolved Al can occur during phytoplankton blooms,but the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The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Al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SYS) was investigated in winter and spring 2009.Following measurements at grid stations during the spring sampling cruise,two drifting anchor surveys of more than 100 h were conducted to trace the variation of dissolved Al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spring phytoplankton bloom(SPB).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Al in the SYS decreased from 40 nmol/L in February to 30 nmol/L in March and 10-20 nmol/L in April,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Chl a increased from < 2 μg/L in March to > 4 μg/L in April.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Al in the SY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ytoplankton bloom,which indicated biological scavenging of dissolved Al from water column.The proportion of dissolved Al scavenged from water column by different phytoplankton species differed at the two drifting stations,with greater removal efficiency demonstrated by diatoms than dinoflagellates.Phytoplankto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Chl a maximum layer were washed with trace metal clean reagent(oxalate-EDTA-citrate,abbreviate as oxalate solution,Tovar-Sanchez et al.,2003) to enable the surface-scavenged(extracellular) and intracellular Al pools associated with phytoplankton to be differentiated.Thirty-nine to ninetysix percent of the total Al was found to be existed in the interior pools,which indicated that biological absorption was the important way to scavenge dissolved Al during phytoplankton blooms in the SYS.
LI FaMingREN JingLingYAN LiLIU SuMeiLIU ChengGangZHOU FengZHANG Jing
关键词:浮游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南黄海水华春运期间
海南东部河流、河口及近岸水域颗粒态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状况被引量:13
2013年
2008年7月对海南万泉河、文昌/文教河河口及东部近岸悬浮颗粒态金属的分布进行调查,采用ICP-AES测定Al、Fe、Mn、Cr、Cu、Ni、V、Zn的含量,探讨颗粒态重金属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分析了海南岛东部河流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受颗粒物粒径影响,河口区颗粒态金属浓度先随盐度升高而后逐渐降低,至东部近岸含量略有升高;以Al为校正因子归一化消除颗粒粒径影响后,重金属浓度在万泉河河流/河口分布均匀,而在文昌/文教河河流/河口有较大变化.富集因子计算结果显示,万泉河重金属污染较轻,而文昌/文教河Cr、Ni相对富集,污染严重.在影响颗粒态重金属组成的因素中,颗粒物的来源占主导地位,同时也受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及污水排放、生物活动的影响.
辛成林任景玲张桂玲邵亚平张国玲刘素美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黄河下游水体悬浮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被引量:11
2015年
为调查黄河下游颗粒物的风化状况以及重金属变化规律及其污染程度,于2009年6~7月调水调沙期间(每日)及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每月中旬)对垦利浮桥水体颗粒物进行采样调查.样品经消解后采用ICP-AES测定其中Al、Na、K、Ca、Fe、Mn、Cu、Zn、Cr、Ni、V的含量.采用化学风化指数(CIA)来衡量硅酸盐的化学风化程度,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颗粒物化学风化程度为中等,近30年来颗粒物化学风化程度没有明显变化.黄河下游颗粒物中重金属(Cu、Zn、Cr、Ni、V)浓度呈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变化规律,调水调沙期间重金属浓度降低后期略有回升,这一变化规律主要是受泥沙的稀释及颗粒物粒径等因素影响.重金属富集因子(EF)的计算表明,黄河下游Zn具有中等程度的污染,其他元素无明显污染.提取3个因子对黄河下游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因素进行分析,颗粒物主要受风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径流量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辛成林任景玲张桂玲李铁
关键词:地球化学污染黄河下游
浙闽沿岸海域总溶解态无机锑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作为一种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有毒稀有元素,锑已经广泛地存在于水体中并显现出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2008年5月浙闽沿岸海域水样中总溶解态无机锑(TDISb)的含量.结果表明,浙闽沿岸海域表、底层TDISb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68—5.64nmol·L-1和0.71~5.25nmol·L-1,平均含量分别为2.25、1.79nmol·L-1,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约41.08nmol·L-1).总溶解态无机锑表现出由沿岸向中央海区递减、表层高于底层的分布特征.影响浙闽沿岸海域溶解态无机锑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水团混合,生物活动及悬浮颗粒物吸附解吸过程等.
张许州任景玲刘宗广樊孝鹏刘诚刚吴莹
关键词:影响因素
海南东部河口和近岸海域总溶解态无机砷的分布及季节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2006年12月和2007年8月航次海南东部河流、河口、近岸及地下水中的总溶解态无机砷(total dissolved inorganic arsenic,TDIAs,As5++As3+)进行了测定.2006年12月万泉河及河口、文昌/文教河及河口、近岸TDIAs的浓度分别为4.0~9.4、1.3~13.3、13.3~17.3 nmol.L-1,2007年8月万泉河及河口、文昌/文教河及河口、近岸、地下水TDIAs的浓度分别为1.6~15.5、2.4~15.9、10.8~17.6、未检出~41.7 nmol.L-1.结果表明,万泉河及文昌/文教河河流、河口TDIAs的浓度不存在显著性季节变化,较我国及世界其它河流、河口偏低,处于自然状态.砷在万泉河口和文昌/文教河口混合过程中均表现为保守混合.以文昌/文教河为例,初步估算出2007年文昌/文教河口地下水向沿岸砷的输送通量为1 153 mol.a-1,约为文昌/文教河砷入海通量的二分之一,表明海南东部沿岸地下水也是沿岸海区砷的主要来源之一.
曹秀红任景玲张桂玲张金娥杜金洲朱德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