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5B03-6)

作品数:5 被引量:333H指数:5
相关作者:孔祥斌秦静李翠珍刘灵伟孙宪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耕地
  • 2篇农户
  • 2篇耕地质量
  • 2篇耕地质量评价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保障功能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价值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行为
  • 1篇农户土地
  • 1篇农户行为
  • 1篇农田
  • 1篇农用
  • 1篇农用地
  • 1篇农用地利用
  • 1篇基本农田
  • 1篇价值体系
  • 1篇耕地保有量
  • 1篇耕地生产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市国土资...
  • 1篇国土资源部土...

作者

  • 5篇孔祥斌
  • 3篇秦静
  • 2篇刘灵伟
  • 2篇李翠珍
  • 2篇孙宪海
  • 1篇许月卿
  • 1篇苏强
  • 1篇苗宇新
  • 1篇张颖
  • 1篇靳京
  • 1篇刘怡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4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70
2007年
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相关理论出发,依据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农户土地利用目标的产量最大化、产量与利润最优化和利润最大化三个阶段的变化特征,创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逻辑框架模型;并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的变化特征,构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从农户尺度上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政策依据。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苗宇新
关键词:农户行为耕地质量
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被引量:120
2008年
基本农田划定应以科学的土地质量分级为基础,而农用地分等工作是从耕地生产能力出发划定出区域的耕地质量的差异。所以,该文以北京市房山区为研究对象,依据农用地利用等别成果,借助聚类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提出了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表明:房山区现有的基本农田布局中的耕地质量差异大,涵盖了从7等到21等的各等别的耕地,部分等别高的耕地划到一般农田;依据农用地利用等别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平原区耕地利用等别集中在18到21等,山区集中在10到18等,基本农田总面积数增加3520.52hm2,按照各等别对应的标准粮计算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提高44749t,而且平原区和山区的耕地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可见,利用农用地利用等别的成果进行基本农田划定,以优先划定高等别的耕地资源为基础将基本农田划定与耕地生产能力保护紧密结合,为区县尺度的基本农田划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孔祥斌靳京刘怡李翠珍秦静
关键词:基本农田耕地生产能力
基于社会保障功能的耕地保有量测算--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被引量:9
2008年
在大城市郊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农民主要依靠土地来保障基本生活。因此,进行基于社会保障功能的耕地保有量的预测研究,对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利用历年统计数据,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上提出了耕地保有量测算方法,预测了耕地保有量,并将现状和上轮规划进行了比较。结论表明,北京市房山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速度趋于缓和,数量有所下降。
孔祥斌苏强孙宪海张颖许月卿
关键词:耕地保有量
北京市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价值估算方法被引量:87
2008年
以北京市为例尝试设计了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分析其价值关系,进而探讨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生态价值的估算方法,并对北京市1990-2005年耕地价值进行了定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市耕地资源单位面积经济价值呈较快增长,1990年为12.57×104元/hm2,2005年为108.12×104元/hm2;②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供给能力和农村居民的需求水平相距甚远,1997年供给能力为49.19×104元/hm2,需求水平为160.56×104元/hm2,2005年供给能力为74.82×104元/hm2,需求水平为305.48×104元/hm2。可见,耕地作为农民重要的社会保障资源已不堪重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建立;③生态价值供给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1994年达到171.21×108元,2005年为70.87×108元,大量耕地减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基于人口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价值的总体需求和多元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所以需要保持和提高耕地表面的植被覆盖度,为此政府有必要对农民因种植耕地给予其一定的生态补偿。
李翠珍孔祥斌孙宪海
关键词:耕地资源生态价值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北京大兴区耕地质量评价被引量:64
2008年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的相关理论,创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的耕地质量变化框架模型,构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样区,通过农户调查和土壤化验分析,获得大兴区1982年、2000和2006年的农户土地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数据。依据构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三个时期的压力、状态、效应和响应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2年到2006年,耕地压力指数由63.19增加到73.57,又减少到67.85,而方差从13.92增加到41.12,到2006年高达58.59,同时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变异性增加;耕地状态指数从56.52增加到76.46,最后达到81.20,状态指数方差从58.39增加到111.42,2006年达到209.45,空间变异性增加;耕地效应指数从42.39增大到64.34,2006年与2000年基本持平,而耕地效应指数方差和空间变异性增加。1982年家庭联产责任制刚刚开始,农户耕地投入差异不明显;1982-200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农户耕地利用差异性增加,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也显著提高,是耕地效应指数整体增加和空间变异性增大的原因;2000-2006年农户的土地利用目标转型,土地投入差异进一步扩大,导致耕地质量提高幅度降低,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性进一步增强。为了促进耕地质量整体提高,需要进行土地产权机制创新,以促进土地投入水平的整体均衡增加。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
关键词: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耕地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