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211A098)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阿依恒曲库尔汗王松王玲玲冯娟阿依恒·曲库尔汗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基因
  • 4篇喉癌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修复基因
  • 3篇喉肿瘤
  • 3篇DNA修复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胆脂瘤
  • 2篇新疆不同民族
  • 2篇脂瘤
  • 2篇中耳
  • 2篇中耳胆脂瘤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2篇耳胆脂瘤

机构

  • 10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阿勒泰地...

作者

  • 8篇阿依恒曲库尔...
  • 3篇王玲玲
  • 3篇王松
  • 2篇冯娟
  • 2篇阿依恒·曲库...
  • 1篇张波
  • 1篇夏志杰
  • 1篇雍军
  • 1篇胡斌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ER通路中XRCC1多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不同民族喉癌易感性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背景与目的:影响肿瘤遗传易感性的修复基因主要存在修复通路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途径,而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是BER通路中的核心基因。近几年,国内外开展了许多有关基因多态性和喉癌易感性的研究。探讨BER通路DNA修复基因XRCC1多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与新疆不同民族喉癌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研究方法,选择58例喉癌(经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患者和120名体检正常的健康人对照,应用Multiplex SNa Pshot技术检测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的Gln632Gln(rs3547)、Arg399Gln(rs25487)、Arg280His(rs25489)、Arg194Trp(rs17997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在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喉癌患者组中XRCC1Arg280His(rs25489)C/T(杂合型)及T/T(突变型)基因型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患者组中XRCC1的其余3个位点Gln632Gln(rs3547)C/T(杂合型)及T/T(突变型)基因型、Arg399Gln(rs25487)C/T(杂合型)及T/T(突变型)基因型、Arg194Trp(rs1799782)G/A(杂合型)及A/A(突变型)基因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汉、维、哈3个民族患者组Gln632Gln(rs3547)C/T(杂合型)及T/T(突变型)基因型、Arg399Gln(rs25487)C/T(杂合型)及T/T(突变型)基因型、Arg194Trp(rs1799782)G/A(杂合型)及A/A(突变型)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rs3547)C/T及T/T基因型、(rs25487)C/T及T/T基因型、(rs1799782)G/A及A/A基因型个体较携带XRCC1(rs3547)C/C基因型、(rs25487)C/C基因型、(rs1799782)G/G基因型的个体患喉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升高了分别为0.96倍、1.74倍、1.39倍;1.47倍、1.32倍、0.77倍,1.49倍、1.51倍、1.56倍。结论:汉、维、哈3个民族的XRCC1 Gln632Gln、Arg399Gln、Arg280His、Arg194Trp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喉癌遗传性有关联且有差异,XRCC1基因中的Gln632Gln、Arg399Gln、Arg194Trp位点的突变�
王松胡斌雍军冯娟王玲玲阿依恒曲库尔汗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喉癌易感性
新疆维哈汉三民族喉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哈汉三民族喉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新疆维哈汉三民族喉癌患者为研究组,采用配对病例对照法对90例喉癌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按性别、年龄和居住区域进行1:1配对,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0例为对照组。对新疆三民族喉癌发病的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经常食用熏烤食物、加工性肉制品、吸烟、饮酒、性格暴躁和体育锻炼较少等因素,可增加喉癌患病风险;而经常食用新鲜蔬菜、牛奶、蛋类和粗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则可有效降低喉癌患病风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食用熏烤食物、吸烟和饮酒者,喉癌患病风险较大,体育锻炼是喉癌发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熏烤食品摄入、吸烟及饮酒是新疆维哈汉三民族喉癌发病的主要潜在危险因素,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则有可能降低三民族喉癌发病风险。
时维琼阿依恒曲库尔汗康建平托尔功江.阿不拉王松
关键词:喉肿瘤病例对照
灵芝三萜对鼻咽癌小鼠免疫功能及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灵芝三萜对鼻咽癌小鼠免疫功能及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65只小鼠留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55只建立鼻咽癌小鼠模型,成功建模的44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扰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1只。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25、50 mg/kg灵芝三萜溶液,1次/d;干扰素组小鼠肌内注射40000 U/mL干扰素,隔天1次;模型组、对照组小鼠灌胃0.2 mL/10 g生理盐水,1次/d;持续4周。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解剖小鼠并取胸腺、脾脏,计算肿瘤质量、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行动迟缓,皮毛蓬松无光泽,饮食下降,体质量因瘤体增大而增加;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干扰素组小鼠均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干扰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肿瘤质量降低(P<0.05),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干扰素组;与模型组比较,干扰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抑瘤率升高(P<0.05),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干扰素组。与模型组比较,干扰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清IgA、血清IgG、血清IgM水平均升高(P<0.05),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干扰素组。与模型组比较,干扰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10、TGF-β水平均降低(P<0.05),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干扰素组。与模型组比较,干扰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脾脏CD3^(+)、CD4^(+)T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P<0.05),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干扰素组。结论:灵芝三萜可改善鼻咽癌小鼠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细胞亚群分化有关。
王松王玲玲阿依恒·曲库尔汗
关键词:灵芝三萜鼻咽癌免疫功能小鼠
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3遗传变异与喉癌风险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3 Thr 241 Met(rs861539)遗传变异与喉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Multiplex SNaPshot技术(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技术)对60例喉癌患者和120名正常人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携带者喉癌的发病风险,以及与吸烟交互对喉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XRCC3 24l Met等位基因增加了喉癌发病风险,与XRCC3 241Thr/Thr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至少携带一个241 Met等位基因的个体罹患喉癌的OR为4.27,95%CI为1.49~12.18。结论XRCC3Thr 241 Met单核苷酸多态是喉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尼力帕尔.阿力木王玲玲张波阿依恒曲库尔汗
关键词:喉肿瘤DNA修复
新疆阿勒泰地区2055例哈萨克族、汉族恶性肿瘤构成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哈族)、汉族恶性肿瘤构成特点。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活检证实的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汉族恶性肿瘤2 055例患者,对其性别、族别、年龄、肿瘤类型、前5位肿瘤位次等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 05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1 242例(60.44%);女性813例(39.56%),哈萨克族877例(42.68%),汉族1 178例(57.32%)。(2)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7岁,男性58.1岁,女性55.1岁;哈萨克族患者平均年龄为55.0岁,汉族患者平均年龄为54.4岁。(3)前5位恶性肿瘤的顺序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男性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女性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癌、肺癌、宫颈癌、肝癌、食管癌。哈萨克族患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和乳腺癌;汉族患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和乳腺癌。(4)消化系统恶性肿瘤924例,占恶性肿瘤的44.96%,男女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23,P<0.05)。结论阿勒泰地区哈、汉族主要恶性肿瘤顺序不同,不同性别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构成比有差异。
夏依木拉提.夏依马尔旦夏力哈尔.阿勒塔依阿依恒曲库尔汗
关键词:哈萨克族汉族恶性肿瘤构成比
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疾病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疾病的不同显微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0对11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病变,包括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根据病变范围显微镜下分别施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或同时鼓室成形术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术后干耳恢复情况、并发症、复发以及术后听力改善程度等。结果完壁式乳突根治术51例,其中46例同时行鼓室成形术,6例行二期人工假体植入术。2例中耳胆脂瘤术后1年复发,第2次行开放式手术。术后听力提高〉25 d B 27例,〉15 d B 16例,听力减退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术59例,其中31例行小鼓室成形术。1例开放式手术后不干耳,换药2个月后获得干耳,其余均获得干耳。术后听力提高〉15 d B 5例,听力减退3例,余听力无改善。结论根据病例选择适当的术式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阿依恒曲库尔汗王远强木拉提.阿地力冯娟
关键词:中耳胆脂瘤慢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
DNA修复基因XRCC1 Arg399Gln多态性与新疆不同民族喉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新疆不同民族喉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组和对照组设计,选择新疆维、汉、哈民族6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和12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人,2组间年龄和性别进行匹配,应用Multiplex SNaPshot技术(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技术)方法检测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的Arg399Gln位点单核苷酸多态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中携带XRCC1c.399位点Arg/Gln(杂合型)及Gln/Gln(突变型)基因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汉、维、哈3个民族病例组XRCC 1c.399G1n/Gln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XRCC1c.399G1n/Gln基因型个体较携带XRCC1c.399Arg/Arg基因型的个体患喉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分别升高了1.47倍(OR=1.47,95%CI为0.46~4.69),1.32倍(OR=1.32,95%CI为0.23~2.63),0.77倍(OR=0.77,95%CI为0.47~3.70)。结论:3个民族的XRCC1c.399多态性可能与喉癌遗传性有关联且有差异,XRCC1c.399位点Arg→Gln的突变将导致喉癌的发病风险升高。
阿依恒曲库尔汗博格拉.阿尔斯兰
关键词:喉肿瘤单核苷酸多态性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在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中的作用及进展
2015年
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recurrent respiratorypapillomatosis,RRP)是指发生于上下呼吸道的乳头状瘤病,是一种具有高度复发性及侵袭性的疾病,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有关.喉乳头状瘤的大量研究及累积的分子学和临床证据表明,HPV感染是RRP发病中的主要因素.手术治疗仍为RRP主要治疗手段,但不能根治,常需辅助治疗.本文对近几年有关HPV疫苗在RRP病例中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巴合提江·托克吉格特阿依恒·曲库尔汗
关键词:乳头状瘤复发
BER通路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头颈肿瘤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是DNA损伤修复的重要通路。大量研究文献提示BER通路作为DNA修复机制中重要的通路,其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头颈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中较重要的预测指标。本文对近年来BER通路修复重要基因(XRCC1和ADPRT)多态性与头颈肿瘤易感性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发现,XRCC1的3处常见的单碱基突变可使XRCC1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发生变化,使机体对癌症的易感性发生变化。ADPRT在正常组织中表达下降则提示DNA损伤不能有效地修复,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和发生突变的频率。此外,BER通路修复基因的多态性与其他头颈肿瘤,如鼻癌、喉癌、甲状腺癌之间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夏志杰阿依恒曲库尔汗
关键词:XRCC1ADPRT基因多态性头颈肿瘤
MicroRNA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微小RNA(Micro RNA)是生物体内小分子RNA,参与细胞内转录调节、能量代谢、生长发育、增殖等多生物学功能,是人体内细胞基因调控中的重要调节分子。近年来大量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其中mi RNA在胆脂瘤的研究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近来大量报道认为mi R-21可能与胆脂瘤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且在胆脂瘤生长调节和扩散中具有潜在作用。本文针对mi R-21在细胞信号通路间及相互作用对于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巴合提江.托克吉各特阿依恒曲库尔汗
关键词:中耳胆脂瘤微小RNAS发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