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ZD036)

作品数:34 被引量:204H指数:5
相关作者:吴翠丽杨明彭安玉任静伟韩玉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政治法律
  • 9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道德
  • 11篇公民
  • 10篇公民道德
  • 9篇主义
  • 8篇道德建设
  • 8篇社会
  • 8篇社会主义
  • 7篇道德发展
  • 7篇公民道德建设
  • 5篇社会主义核心
  • 5篇社会主义核心...
  • 5篇文化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伦理
  • 4篇价值观
  • 4篇核心价值观
  • 2篇意识形态
  • 2篇中华文化
  • 2篇文明
  • 2篇美德

机构

  • 14篇南京大学
  • 5篇东南大学
  • 4篇河海大学
  • 4篇中共江苏省委...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 1篇南京市委
  • 1篇中共江苏省委
  • 1篇泰州学院
  • 1篇江苏省委

作者

  • 4篇吴翠丽
  • 3篇彭安玉
  • 3篇杨明
  • 2篇黄明理
  • 2篇韩玉胜
  • 2篇赵俊
  • 2篇张平
  • 2篇任静伟
  • 1篇庞俊来
  • 1篇李兰芬
  • 1篇郭广银
  • 1篇姜晶花
  • 1篇朱亚宾
  • 1篇李佳
  • 1篇王小锡
  • 1篇王燕文
  • 1篇周琛
  • 1篇薛丁辉
  • 1篇许敏
  • 1篇郭榛树

传媒

  • 6篇唯实
  • 5篇江海学刊
  • 4篇江苏社会科学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求实
  • 2篇探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南方论刊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2篇2016
  • 7篇2015
  • 20篇2014
  • 5篇201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焦裕禄精神的历史意蕴与时代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对焦裕禄精神的本质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做了精辟的阐述。五年之前,他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真、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将焦裕禄精神提炼为“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习近平同志指出: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必须充分领会焦裕禄精神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
彭安玉
关键词:焦裕禄精神历史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书记艰苦奋斗
部分公众人物道德缺失的现状、原因及应对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部分公众人物的道德缺失问题,运用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公众人物及其道德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状、成因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同时,基于公众人物道德构建问题的必要性,对其作了道德预设,最后从道德自律、道德他律、法律他律三个向度,探讨了公众人物道德缺失的应对措施。
任静伟
关键词:公众人物道德缺失
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古希腊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采取了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发展模式,通过城邦统筹系统培养、理性艺术军事多头教育、公共闲暇活动观摩演习、公共政治活动实践强化以及制度法规限制保障等手段,培育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优秀的公民群体。尽管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于当代中国,但其中仍然蕴藏着大量即使在今天仍然有生命力的经验。研究古希腊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发展模式的内在机制、运行机理和利弊得失,对于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志祥
关键词:古希腊公民道德
以法制化方式推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被引量:3
2014年
公务员由于自由裁量权较大而引起的公利与私利冲突的严重性、公共管理活动的复杂性、行政行为选择困境的常态性以及公务员职业道德实践的复杂性等问题,都需要通过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的法制化方式来推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真正落实。
黄明理
关键词:职业道德建设公务员公共管理活动行政行为选择自由裁量权道德实践
构建多元时代的公民道德规范体系——从旧“五常”到新“五常”
2014年
推进公民道德发展必须遵循正确的策略。社会或社会发展的某种特殊时期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道德称为基德,因为这些德性又是其他诸德发育及其合理性的基础,因而又被称之为母德。中国古代的“五常”及当今时代的新“五常”是统摄社会道德的最基本的规范。构建多元时代公民道德规范体系要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多变时代应该培育人伦关系的精神性、平等性和信任性,做到信念与制度的内外双修。
郭榛树
关键词:道德规范体系公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传统美德道德发展
道德楷模的缺位及其发展态势
2014年
知识分子以追求普遍性、创新性知识为信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深深的忧患与建构意识,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精神性的群体,理应在道德方面为人表率。然而,随着思想与知识成为大众娱乐时尚,传统意义上知识分子道德理想主义的操守与敬畏正在被肢解,道德楷模正在走下神坛而融入大众。虽然古今中外对知识分子理解各异,但对于知识分子的道德理想主义认识却十分一致。
陈继红
关键词:道德楷模大众娱乐道德理想主义道德精神道德能力道德理念
孟子王道理念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孟子的王道理念是战国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它针对战国中期霸道横行的现实所发明,以民贵君轻为自己的特色和核心要义,提出推恩及民为其抽象实践法则,最终要达到民富且教的人间盛世。王道理念就是孟子通过王霸之辩,民贵君轻,推恩及民,民富且教四个有机联系环节所构建的内在逻辑自洽的政治理想范型。在当今社会,思考探讨王道理念当代价值仍然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张平杨明
关键词:内在逻辑
基于批判的超越: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理论逻辑被引量:1
2014年
社会正义作为一种价值诉求,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即基于批判资产阶级抽象的社会正义观,重新找到唯物史观视阈下解决正义问题的现实道路,最终实现对旧正义观的超越,建立新型的共产主义社会。如果说对资产阶级抽象的(虚假的)社会正义的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精神实质,那么超越就是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根本旨趣。
吴翠丽李佳
关键词:社会正义
中国传统社会精神家园的建构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中国传统社会颇为重视精神家园的建构,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佛三家在这方面均有丰硕的理论建树。儒家致力于入世的现实精神家园建构,强调在现实世界中要坚持讲求仁义的崇德精神、中庸之道的处事方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志于圣贤的理想人格,使人生保持积极有为的进取状态;道家则致力于隐世的自然精神家园建构,强调站在"道"的高度看待人生境遇,追求返璞归真、淡泊名利,以退为进、无为而无不为,物无贵贱、博大宽容的精神境界;佛家致力于出世的解脱精神家园建构,引导众生解脱生、老、病、死之生理诸苦以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等精神苦恼,渡引众生到幸福的彼岸。儒道佛三家对于"精神家园"的建构显示出"求真"的理念设计,即超越现实生活的迷离、追求人性本真、常驻真实之谓;同时也展现出"趋善"的道德愿景,即对美好德性的向往;更流露出"求美"的美好情趣,即注重审美意境的建构。如果我们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这些精神资源,无疑对于摆脱当今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精神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韩玉胜杨明
关键词:中国传统社会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被引量:78
2014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是其重要居所,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指导与引领作用。然而,这一嵌入过程目前却遭遇着困境,这些困境的消解有赖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中,让核心价值观为人所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认知图式中,让核心价值观为人所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日常生活的情感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日常生活的事件中,让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等四条途径。
吴翠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消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