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799)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赵根明周艺彪姜庆五韦建国郭俊涛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普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钉螺
  • 5篇湖北钉螺
  • 1篇多态性
  • 1篇血吸虫
  • 1篇亚种
  • 1篇亚种分化
  • 1篇指名亚种
  • 1篇中间宿主
  • 1篇日本血吸虫
  • 1篇宿主
  • 1篇孳生
  • 1篇孳生环境
  • 1篇微卫星
  • 1篇吸虫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空间自相关
  • 1篇扩增片段长度...
  • 1篇MORANS
  • 1篇长度多态性
  • 1篇长江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1篇普格县疾病预...

作者

  • 5篇周艺彪
  • 5篇赵根明
  • 3篇姜庆五
  • 3篇韦建国
  • 2篇郭俊涛
  • 1篇彭文祥
  • 1篇袁鸿昌
  • 1篇依火伍力
  • 1篇王海银
  • 1篇张志杰
  • 1篇刘刚明

传媒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大陆钉螺的亚种分化被引量:16
2007年
周艺彪姜庆五赵根明袁鸿昌
关键词:指名亚种湖北钉螺长江流域孳生环境
湖北钉螺微卫星锚定PCR产物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4个种群湖北钉螺中微卫星序列及其两侧序列的特点。方法以(CA)8RY为引物对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微卫星锚定PCR(SSR-PCR)扩增,对全部159个扩增产物进行T克隆并测定其中82个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SSR-PCR的扩增产物是湖北钉螺基因组DNA上的散在区域,不是微卫星序列,但扩增产物中含有微卫星序列,测序的82个片段中36个克隆片段含有微卫星序列。微卫星序列其侧翼序列有一定的保守性,同一个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GA/CT)n、(TTAGGG/CCCTAA)n两类微卫星在4个钉螺种群中均有发现,(CAA)n仅在福建福清种群中发现,(TCTCTG)n仅在安徽贵池种群中发现,(GAA/TTC)n、(CAA/TTG)n、(CAT)n三种微卫星序列仅在四川普格种群中发现。结论SSR-PCR扩增的不是微卫星,其结果的分析应当类似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因此SSR-PCR不能十分有效体现微卫星作为分子标记的优势,应当根据微卫星的侧翼序列设计针对微卫星的引物,对微卫星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分析。
郭俊涛周艺彪韦建国赵根明
关键词:湖北钉螺
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遗传变异的空间相关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的空间遗传结构。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0省或自治区(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25个钉螺种群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25个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D和Nei无偏遗传距离,都与其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4和0.5622;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也存在正相关(P<0.001),遗传距离D的相关系数为0.5276,Nei无偏遗传距离的为0.5770;无论是肋壳钉螺还是光壳钉螺,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都与地理距离存在正相关(P<0.001),肋壳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D和Nei无偏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12和0.3916,光壳钉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5和0.7500。结论在我国大陆广泛分布的湖北钉螺种群间具有明显的空间遗传结构。
周艺彪赵根明彭文祥韦建国姜庆五
关键词:湖北钉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微卫星锚定PCR分析19个湖北钉螺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关系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关系。方法采用微卫星锚定PC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大陆8个省的19个种群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各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并对钉螺种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9个钉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D在0~0.73之间,平均遗传距离D为0.22±0.013。19个钉螺种群被聚成4类,一类包括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的16个钉螺种群;广西宜州、福建福清和云南大理的钉螺种群分别单独成一类。结论目前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湖北钉螺可能分为4个亚种,即指名亚种、滇川亚种、福建亚种、广西亚种。
周艺彪赵根明韦建国姜庆五
关键词:湖北钉螺聚类分析
四川光壳钉螺微卫星遗传变异的小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采用小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四川省普格县的湖北钉螺自然居群微卫星(SSR)遗传变异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湖北钉螺自然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选用5对SSR引物对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选择频率在15%-85%的72个SSR等位基因,运用等样本对频率方法划分14个距离等级分别计算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结果5对SSR引物经PCR扩增共得到274个等位基因,SSR等位基因的平均多态信息量高达0.965,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多态性。钉螺种群中39个SSR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结构,表现为不同模式的正空间自相关。根据这39个等位基因在14个距离等级上的平均Moran’s I值,可以发现随着距离增大正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减小,但未发现表现为负空间自相关的距离等级和等位基因。结论普格县湖北钉螺种群中SSR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表现为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少的正空间自相关性。
郭俊涛周艺彪张志杰刘刚明依火伍力王海银赵根明
关键词:湖北钉螺微卫星空间自相关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