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791)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杜玉开郭燕胡美娜孟利平张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阻断
  • 3篇免疫
  • 3篇母婴
  • 3篇母婴传播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乙肝
  • 2篇乙肝免疫
  • 2篇乙肝免疫球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球蛋白
  • 2篇联合免疫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母婴传播阻断
  • 2篇肝炎病毒
  • 2篇传播阻断
  • 1篇毒性肝炎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杜玉开
  • 3篇郭燕
  • 2篇孟利平
  • 2篇胡美娜
  • 1篇吴宇
  • 1篇王存库
  • 1篇刘建琼
  • 1篇张玉
  • 1篇郭勇
  • 1篇高晓晖
  • 1篇刘艳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从整体医学观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模式及干预措施被引量:1
2009年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中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流行态势并不稳定,部分地区仍呈上升趋势。详细阐述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并从整体医学观的角度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3方面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综合干预措施,为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流行提供有力依据。
高晓晖杜玉开
关键词:整体医学观乙型病毒性肝炎干预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实施现况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近年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实施状况,为控制乙肝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江岸区2004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进行筛选,采取入户调查或电话访谈的方式,对HBsAg阳性孕妇采取的产前和产后免疫阻断措施,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58例HBsAg阳性孕妇采取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免疫方案有4种,其中孕妇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婴儿出生后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有123例,占77.85%。158例婴儿中,有26例出生后只单纯接种乙肝疫苗而未联合注射HBIG。HBsAg阳性母亲有130例采取剖宫产分娩,其中因携带HBV行剖宫产占28.46%。82例婴儿为人工喂养,其中因母亲携带HBV行人工喂养占89.02%。结论:大多数HBsAg阳性孕妇采取了产前和产后联合免疫阻断措施,少部分婴儿出生后未注射HBIG,应进一步加强母亲为HB-sAg阳性的婴儿出生后联合免疫方法的应用。
胡美娜孟利平郭燕郭勇刘艳杜玉开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乙肝免疫球蛋白
不同措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措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48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婴幼儿接受过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根据措施的不同分组,比较影响阻断措施的因素和各阻断措施的效果。结果:孕产妇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丈夫职业、HbeAg阳性对乙肝母婴阻断措施的有影响(P<0.05);不同干预措施婴幼儿6个月后HBsAg阳性率、6个月内和6个月后HBsAb抗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脐血HBV-DNA阳性率最低;婴幼儿出生6个月后HBsAg阳性率,儿童组和联合组低于疫苗组和孕妇组,出生后6个月内HBsAb阳性率和6个月后HBsAb阳性率孕妇组均为最高,其次为联合组。结论:母婴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优于其他措施。
郭燕张玉刘建琼吴宇王存库杜玉开
关键词:乙肝母婴传播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
武汉市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现况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3岁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9.09%。宫内感染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产时(后)感染,但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免疫失败率仍然有20%~30%。本研究对近年武汉市江岸区HBsAg阳性孕妇采取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实施状况及干预后婴幼儿HB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郭燕孟利平胡美娜杜玉开
关键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联合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