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145)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王继华关健飞龚雪杨雪辰夏琳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微生物
  • 3篇降解
  • 3篇降解菌
  • 2篇再生水
  • 2篇再生水灌溉
  • 2篇理化性
  • 2篇理化性质
  • 2篇可培养微生物
  • 2篇灌溉
  • 2篇BDE-47
  • 2篇DDT
  • 1篇多样性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驯化
  • 1篇制备生物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物降解

机构

  • 9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作者

  • 9篇王继华
  • 5篇关健飞
  • 2篇朱丹
  • 2篇杨雪辰
  • 2篇龚雪
  • 2篇张珊珊
  • 1篇刘翔
  • 1篇宋北
  • 1篇马放
  • 1篇杨基先
  • 1篇牛佳
  • 1篇李昂
  • 1篇王樱凝
  • 1篇吴丹
  • 1篇王金娜
  • 1篇符婷婷
  • 1篇赵珍
  • 1篇刘晨宇
  • 1篇祝亚楠
  • 1篇夏琳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黑龙江大学工...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混合碳源制备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能及产量预测模型被引量:6
2014年
为实现混合底物的高效定向转化,以产絮菌根癌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F2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单一碳源及不同初始浓度对菌体生长、絮凝效能及絮凝剂产量的变化规律,采用BP算法构建絮凝效能及产量预测神经网络.产絮菌F2利用葡萄糖时的絮凝效能和产量分别为88.98%和2.20 g·L-1,过低的初始浓度将影响产量,不低于7.5 g·L-1为佳.以D-(+)-葡萄糖、D-半乳糖和D-甘露糖3种单糖为混合碳源,构建网络结构为3-5-2的产絮效能及絮凝剂产量预测模型,对两个输出层的预测误差范围均在4%以内,预测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浓度的最优解为6.59 g·L-1、1.32 g·L-1、3.57 g·L-1,经验证混合碳源发酵产絮可使絮凝效能和产量比单一葡萄糖发酵时分别提高6.87%和26.82%,本文为产絮菌F2利用含糖有机质废液发酵产絮凝剂提供数据参考.
王金娜杨基先王继华李昂马放吴丹王樱凝
关键词:生物絮凝剂混合碳源BP神经网络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再生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危机的重要举措,但使用再生水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有限。本研究以自来水灌溉为对照,采用多种土壤指标测定法和微生物稀释涂布分离法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再生水灌溉,土壤pH、含水量、有机质(OM)、全氮(TN)、全钾(TK)、碱解氮(AN)和速效磷(AP)含量增加,其中TK的影响显著,而土壤全磷(TP)、碳氮比(C/N)和速效钾(AK)值均降低;从研究区土壤分离出62株细菌划分为20个种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再生水灌区土壤细菌的优势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是自来水灌区的优势菌属;不同水源灌溉下微生物的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再生水灌区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Jsw)和种间相遇机率(PIE)高于自来水灌区,而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i)、丰富度指数R1和R2均低于自来水灌区;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反映微生物群落特征具有一致性。微生物类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被划分为4个类群,再生水灌区(RW)和自来水灌区(DW)相似性最低,而再生水灌区内曝气池处(RW-B)和进水口处(RW-J)相似性最高。通过对再生水灌区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指标的典型对应分析发现,OM、TN、TP 3个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较强。OM对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和奈瑟氏球菌属(Neisseria)的影响较大,TP对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默氏利斯特氏菌(Listeria murrayi)和缠绕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fascians)影响较大。
陈黛慈王继华关健飞夏琳龚雪
关键词:再生水微生物理化性质
我国DDT污染现状及检测手段
DDT作为一种高效杀虫剂曾经在我国长时间使用以防止疟疾等流行病的爆发,然而随着对DDT研究的逐渐深入,我国逐渐认识到DDT的危害性进而停止使用这种曾经的明星杀虫剂。本文对我国DDT的污染现状按使用途径进行了简单综述,并简...
张珊珊王继华朱丹
关键词:DDT污染
文献传递
不同季节尾水排放对河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为探究不同季节尾水排放对河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以常州市深水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道为例,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并分别讨论了不同季节尾水对河道水质、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水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尾水增加了夏季、秋季河道的NO_3^--N、TN浓度.(2)由于尾水的排放,使夏季、秋季河道细菌多样性下降.(3)共检测到43个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最优势菌门,平均占比为60.11%,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尾水主要影响夏季、秋季河道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夏季增加49.14倍,秋季减少0.95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夏季增加6.63倍,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秋季减少0.98倍.(4)TN浓度对细菌菌属分布影响最大,其与微球菌属(Micrococcaceae)、Hgcl_clade呈负相关;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呈正相关.研究显示,尾水排放对河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秋季,使NO_3^--N、TN浓度显著上升,而使细菌多样性下降,对河道Proteobacteria下的Pseudomonas、Acinetobacter、Sphingomonas相对丰度影响较大,水中的细菌分布主要受TN浓度影响.
刘晨宇祝亚楠王继华关健飞隋海潮
关键词:细菌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尾水排放高通量测序
BDE-47降解菌固定化小球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研究BDE-47降解菌#14固定化小球的理化性质,采用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活化降解菌株#14,配制菌液;选取影响小球理化性质的四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即: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菌液浓度、固定化时间,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共9组实验;运用包埋法制成固定化小球,对制成的小球理化性质,即:成球数、溶出菌量、质量、直径和密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的浓度为5%、氯化钙浓度为1%、菌液浓度为1%,固定化时间为2 h时,测得固定化小球的直径为43. 7 mm,质量为0. 47 g,密度为0. 0337 g/πm^3,成球率最高为93. 7%,溶出菌量最多为34. 5×107CFU/m L;当海藻酸钠的浓度为5%、氯化钙浓度为3%、菌液浓度为2%,固定化时间为1 h时,测得固定化小球的直径为44. 4 mm,质量为0. 44 g,密度为0. 0302 g/πm^3,成球率较高为90. 3%,溶出菌量较好为8. 5×107CFU/m L.
吕立鑫郭亚男关健飞曾齐王继华
关键词:固定化小球理化性质BDE-47降解菌
一株DDT降解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DDT为唯一碳源筛选、纯化得到DDT降解菌株DT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 sp.)。通过单因子试验及差异显著性分析得到菌株DT1的最佳生长条件为37℃、初始p H值8.0、DDT初始质量浓度20mg/L、最适Na Cl质量浓度1 mg/L。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菌株DT1的降解能力,最优方案为温度37℃、p H值9.0、DDT初始质量浓度30 mg/L,可将DDT降解率提高到60.85%。影响其降解能力的环境因素从主到次依次为温度、p H值、DDT初始质量浓度。
朱丹关健飞张珊珊牛佳王继华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DDT生物降解生物学特性
不同处理方式对大豆耕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对不同肥料及农药处理的大豆耕地土壤微生物进行传统分离、纯化及鉴定,最终分离得到细菌73株,分属于12个不同菌属;分离出放线菌49株,分属于7个不同菌属;分离出真菌41株,属于4个不同菌属和不产孢真菌。对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杀虫剂和NPK复合肥对微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几个处理组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虽然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是多样性不受影响。
杨雪辰王继华邢卉研符婷婷赵珍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化学性质及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25
2014年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探讨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从而为再生水回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再生水灌溉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OM)和全氮(TN)含量,而对土壤总磷(TP)、速效磷(AP)和pH值无显著影响.在微生物数量方面,再生水灌溉可显著提高表层0~20 cm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而对20~40 cm和40~60 cm土层三大微生物类群数量影响较小.在微生物种类方面,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再生水灌区的优势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自来水灌区的优势菌属;自来水灌区特有种属4个,再生水灌区特有种属6个;再生水灌溉对表层0~20cm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无影响,使土壤微生物群落Pielou均匀度降低,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通过SPSS 17.0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与OM、TN、TP和AP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值、含水量(SWC)呈负相关;通过CANOCO 4.5对土壤微生物种类与土壤化学性质进行DCA去趋势分析和RDA冗余分析表明,AP含量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最强(P=0.002),TP和TN对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气球菌属(Aerococcus)和奈瑟氏球菌属(Neisseria)的影响较大,OM和AP对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和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影响较大.
龚雪王继华关健飞杨雪辰陈黛慈
关键词:再生水可培养微生物DCARDA
BDE-47降解菌的筛选及破乳提高回收率的方法优化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污染物质量浓度梯度驯化法、最大污染物质量浓度驯化法及外加碳源辅助驯化法,并从整体驯化和分离单菌后驯化2个角度出发,以期系统地筛选出BDE-47高效降解菌种或菌群.测定降解能力过程中,应用物理和化学破乳方法,解决由于细菌表面的疏水性及其分泌的胞外物导致的液液萃取测定回收率过程中的严重乳化问题.结果表明:采用3种方法整体驯化之后进行菌株的分离,分别得到7、3和11株降解菌株,先分离菌株,再采用3种方法逐级驯化共得到能在以BDE-47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14株,为驯化最优组合,且经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可知,先整体驯化再分离得到的菌株,均可在上述14株中找到相对应菌株;水浴、离心及甲醇共同作用的破乳过程为最优破乳组合,其回收率可高达92.3%;甲醇在整个破乳过程中,对BDE-47的回收起积极促进作用,而NaCl则起抑制作用.
王继华关健飞宋北刘翔辛佳
关键词:BDE-47降解菌驯化破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