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123)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袁一星钟丹吴晨光袁媛祝泽兵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水管
  • 3篇供水
  • 3篇供水管
  • 3篇管材
  • 2篇三卤甲烷
  • 2篇供水管网
  • 2篇管网
  • 1篇地表水
  • 1篇亚氯酸盐
  • 1篇原水
  • 1篇山地城市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膜形成
  • 1篇水管道
  • 1篇水力
  • 1篇水力条件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微生物群落结...
  • 1篇消毒

机构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城市水资源开...

作者

  • 5篇袁一星
  • 4篇钟丹
  • 2篇马文成
  • 2篇吴晨光
  • 2篇袁媛
  • 2篇祝泽兵
  • 1篇何忠华
  • 1篇邱微
  • 1篇张杰
  • 1篇单莉莉

传媒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净水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山地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优化两步法被引量:3
2012年
为解决山地城市供水管网能耗大、漏损严重、爆管频繁和压力分布不均等问题,建立了山地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优化模型,提出针对已建成管网的分区优化方法.该法先对已建管网进行分区,然后采用NSGA-Ⅱ算法对各区进行管径组合方案优化.供水管网分区先以两个节点间的高差作为管段的特征值,以管段为单位,兼顾各区内部节点的连通性,依次对每根管段上的两个节点按照一个给定的区内最大允许高差值进行分区,使得每个分区内最高点同最低点的高差均在该值范围内.管径组合方案优化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求解,该算法以各管段管径逼近其经济管径的方向为遗传变异方向.通过编制计算程序,对某一山区管网进行分区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该法进行分区优化,既能有效地降低供水能耗,又能很好地保证管网内压力分布的均匀性.
何忠华袁一星
关键词:山地城市供水管网
管材对Cl_2-ClO_2联合消毒亚氯酸盐生成情况的影响
2013年
为了解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方式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使用静态管段反应器进行实验,选取3种常用管材,研究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时,管材对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过程中亚氯酸盐生成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两种联合消毒方式,各种情况下均在PVC管中亚氯酸盐的生成量最高,而在金属管材中较低.不同之处在于:混合投加氯和二氧化氯过程中,随着混合消毒剂中二氧化氯所占比例的缩小,氯所占比例的增加,铸铁管中亚氯酸盐的生成量逐渐增加.而先加氯再加二氧化氯的情况是亚氯酸盐生成量始终是铸铁高于不锈钢.
钟丹马文成袁一星祝泽兵王慧余太平
关键词:二氧化氯亚氯酸盐管材
地表水净化工艺原水与滤后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原水与滤后水的静态试验来研究液氯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氨氮浓度对THMs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外,有机物浓度、投氯量、溴化物浓度、氯化反应时间、温度、pH值都会促进THMs的形成;UV254更适于作为THMs前体有机物的替代参数;CI2/TOC值〈1时,THMs生成量很少;C12/TOC值=1—4时,氯的衰减量与THMs呈线性关系:当CI2/TOC值〉4时,THMs增加不很明显;随着溴离子浓度的增加,THMs中氯仿的生成量逐渐减少,另外3种溴代卤化烃的生成量增加,尤其是溴仿的生成量大幅度提高。试验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净化工艺,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以控制、减少三卤甲烷的产生,确保安全供水。
钟丹袁一星马文成袁媛
关键词:地表水原水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
管材和水力条件对三卤甲烷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管材和水力条件对氯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产生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管材和水力条件对供水管网中典型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形成的影响情况,其中,管材对THMs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静态管段反应器来完成,水力条件对THMs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供水管网动态模拟装置来完成.静态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管材中,余氯衰减速率排序为球墨铸铁>PVC>不锈钢,而THMs的生成量排序为:PVC管>球墨铸铁管>不锈钢管.供水管网动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THMs的生成量与流速成正比,但相对于余氯的衰减速度,THMs的增加并不显著;当停留时间和流速同时对THMs的生成量产生影响时,THMs的变化取决于二者影响程度的大小;管径与THMs的生成量成正比;余氯、管材、流速和停留时间都是THMs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袁一星钟丹吴晨光吴艳邱微
关键词:三卤甲烷管材水力条件
从耐氯菌谈未来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发展趋势
2022年
供水管网中的耐氯菌存在广泛、适应性强。耐氯菌的控制是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供水管网中不同输送距离的耐氯菌生物种类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基于实验室自制管道模拟装置,从管材、余氯浓度、菌落形态以及细菌种类等方面对分离出的耐氯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水管网始端与中途耐氯菌的群落结构组成相差不大,但末梢处的耐氯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在抗生素的存在下,有些耐氯菌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耐药性可以在不同的耐氯菌之间发生转移,导致原本非耐药的耐氯致病菌呈现出耐药性,最终导致耐氯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人类的健康具有潜在风险。最后,从耐氯菌对消毒剂和抗生素抗性关系的角度,分析与展望了未来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发展趋势。
钟丹
关键词:供水管网抗生素耐药性
管材和流速对供水管道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针对供水管网中不断变换的管材和水力条件,运用异养菌计数和PCR-DGGE技术研究了特定余氯质量浓度下管材和流速对水质和管道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管材对主体水余氯、TOC、细菌总数和生物膜群落结构影响均较大,而流速只对主体水余氯和生物膜细菌总数影响较大;同一时期,PE管道附着细菌总数显著大于不锈钢;同类管材中0.2和0.4 m/s流速下生长的生物膜细菌总数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大于0.8 m/s流速下生长的生物膜细菌总数;生物膜成熟时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优势且广泛存在,而某些疏水性细菌则较难在不锈钢管材上聚集,特别是在流速增大时更难聚集.
祝泽兵吴晨光钟丹袁一星单莉莉张杰袁媛
关键词:管材流速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