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KGFZD-125-13-006)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6
相关作者:孙晓兵洪津乔延利王涵裘桢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遥感
  • 5篇偏振
  • 2篇云检测
  • 2篇偏振遥感
  • 2篇卫星数据
  • 2篇光学
  • 2篇光学设计
  • 2篇广角
  • 2篇红外
  • 2篇超广角
  • 1篇地表
  • 1篇定数截尾
  • 1篇动态检测
  • 1篇对比度
  • 1篇多通道
  • 1篇星载
  • 1篇遥感器
  • 1篇载荷
  • 1篇证据理论
  • 1篇上空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昆明学院
  • 1篇电子工程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孙晓兵
  • 7篇洪津
  • 3篇乔延利
  • 2篇裘桢炜
  • 2篇宋茂新
  • 2篇王涵
  • 2篇陈震霆
  • 1篇陈迪虎
  • 1篇邹鹏
  • 1篇陈卫
  • 1篇陈卫
  • 1篇陈卫
  • 1篇赵强
  • 1篇孙斌
  • 1篇易维宁
  • 1篇方薇
  • 1篇骆冬根
  • 1篇张冬英
  • 1篇李双
  • 1篇康晴

传媒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3篇光学学报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遥感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伽马射线辐照对硅光电二极管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了伽马(γ)射线辐照对星上定标用硅光电二极管性能的影响。使用硅光电二极管分别接受20 krad(Si)、35 krad(Si)、50 krad(Si)总剂量的γ射线辐照,对比了器件在不同辐照剂量下暗电流及光谱响应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在35 krad(Si)以下剂量照射下,硅光电二极管暗电流及光谱响应度均未发现明显的变化,在50 krad(Si)剂量照射下,参试样品出现暗电流增加的现象,但该变化在定标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硅光电二极管在空间辐照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可以作为在轨定标器可见波段探测单元备选器件。
骆冬根邹鹏陈迪虎王羿洪津
关键词:硅光电二极管暗电流
雾霾天气条件下偏振遥感图像复原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针对雾霾天气造成图像质量退化引起的图像对比度降低问题,根据目标场景与大气气溶胶粒子散射光偏振特性的差异,开展雾霾天气目标偏振探测图像复原研究。通过实验获取雾霾天气条件下不同偏振旋转方位角度图像,提出图像复原算法进而提高图像对比度,抑制雾霾介质造成图像退化的影响,提高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结果表明,此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对比度和图像信息熵值,恢复目标,同时获取了目标景物的深度信息。本文研究为雾霾天气下目标探测与识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梁天全赵强孙晓兵王涵
关键词:雾霾
星载红外探测器组件寿命试验研究及系统设计被引量:9
2018年
探测器是航天有效载荷中完成光电转换的核心部件,且一旦发射升空,几乎不可能对其进行维护、修理和更换。采用经过筛选的无寿命数据的商业红外探测器存在风险,热电制冷器(TEC)的使用寿命是探测器组件寿命的薄弱环节,其可靠性对探测器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寿命试验研究至关重要。首先分析了某航天载荷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模式及TEC的失效机理,制定了恒定应力结合定数截尾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案降低时间成本;然后,从硬件和软件的两个部分详细地阐述了红外探测器寿命试验系统的搭建,并展示了设备实物图和红外探测器温度循环效果图;最后,运行寿命试验系统,试验时间累积约170d,红外探测器温度循环累积约30 000次。试验结果指出:两种型号星载红外探测器经过寿命试验后G12180相对光谱响应率最大变化1.45%,G12183相对光谱响应率最大变化4.44%,G12180组件热电制冷器制冷驱动电流最大增加了4.30%,G12183组件热电制冷器制冷驱动电流最大增加了7.50%,探测器组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变化满足航天载荷需求。
洪津王征云胡亚东张元贞孙晓兵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定数截尾温度循环
多通道超广角偏振相机辐射精度和偏振精度的同时实现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多通道超广角偏振相机可以获得目标的多光谱、多角度和偏振辐射信息,是星载偏振遥感器的优秀方案。通过对采用该方案的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光学系统的分析,指出其超广角镜头的偏振特性的不同部分(线性双向衰减和线性相位延迟)对非偏通道辐射精度和偏振通道偏振精度有不同的影响,导致两种精度要求无法同时满足。在仪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镜头改进设计、镜头膜系设计和定标模型的方法来满足仪器精度要求。改进方案相对原方案能有效地减小超广角镜头对仪器两种精度的影响,可以为类似的多通道超广角偏振相机的精度设计提供参考。
裘桢炜洪津李双孙亮
关键词:遥感
偏振光谱仪偏振探测精度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用于野外地物偏振光谱测量的偏振光谱仪,其偏振探测精度直接影响到地物偏振光谱信息获取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目标偏振特性的解译水平。设计了适用于光栅光谱仪的偏振测量组件,将两种型号的光栅光谱仪改装成偏振光谱仪。基于可调偏振度光源验证偏振光谱仪的偏振光谱测量精度,首先分析了偏振光谱仪的偏振敏感性,然后给出了偏振光谱仪对可调偏振度光源输出不同偏振度谱的实验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460~920 nm波长范围之间,偏振光谱仪具有一定的偏振敏感性,加装退偏器之后,偏振光谱仪对输出光的测量偏振度与可调偏振度光源输入的标准偏振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实测值与理论值的绝对误差均在2%以内,从而验证了两种型号的偏振光谱仪偏振测量组件设计的可行性,能够满足实验测量的要求。
李金金孙晓兵康晴李树殷玉龙
关键词:偏振度
PARASOL/POLDER3卫星数据的海洋上空云检测被引量:7
2018年
在卫星海洋遥感中,云作为海气耦合系统最重要的调节器之一,其检测结果对海洋上空云微物理特性的反演精度有较大影响。因此,快速而准确识别海洋上空的云像元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PARASOL (Polarization and Anisotropy of Reflectances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coupled with Observations from a Lidar)卫星搭载的POLDER3载荷遥感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的海洋上空云检测方法。首先剔除海洋耀光;接着利用有云与晴空区近红外反射率差异检验识别有云像元,并利用偏振反射率检验进一步识别低反射率的云像元;然后利用近红外与可见光反射率比值检验识别晴空像元;最后建立多角度云检测结果空间融合规则,重新标记有云、晴空和未定像元。以印度洋海区为例进行实验分析,将云检测结果与Buriez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检测精度基本相当,而有云像元的识别速度却平均提高约3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检测出海洋上空的云像元,满足业务化数据处理的高精度及时效性要求,为后续云微物理特性反演提供可靠的数据源。
陈震霆陈震霆孙晓兵
关键词:云检测近红外
近红外偏振辐射卫星数据的海洋耀光动态检测被引量:4
2019年
太阳光入射海表特定区域形成海洋耀光,呈强反射和偏振特性。在卫星海洋遥感中,海洋耀光对遥感成像质量有较大影响,尤其对海洋上空云、气溶胶及海色等研究干扰较大,因此剔除海洋耀光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PARASOL卫星的POLDER3载荷数据为研究对象,获取载荷成像时刻太阳及观测几何、海表风速风向及气溶胶光学厚度等参数,采用海气辐射传输相关理论,结合耀光角和多角度NIR偏振辐射信息(865 nm),构建基于近红外偏振辐射特性规则的OGDD模型,获取耀光角临界值实现耀光动态检测。以印度洋某海区为研究对象,获取实测耀光区NIR通道的大气层顶反射率和偏振反射率,利用OGDD模型将耀光角判别临界值调整为34°。相比MODIS经验临界值(40°),标记耀光像元相对减少了30%。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通过动态调整临界值准确识别海洋耀光,为云检测及云物理特性反演提供可靠的源数据,还能为高分五号卫星多角度偏振载荷在轨定标及气溶胶反演提供支持。
陈震霆陈震霆孙晓兵李树汪俊锋陈卫乔延利
关键词:动态检测偏振遥感
基于航空多角度偏振辐射计遥感数据评估陆地表面偏振反射模型被引量:7
2014年
运用新研制的大气多角度偏振辐射计(AMPR)获得航空遥感数据并结合实验室测量数据对常用的三种地表偏振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地表偏振反射率的波段响应和角度响应特征。实验发现偏振反射率对波段变化的响应很小,该结论得到85%以上飞行数据的气溶胶反演结果支持。实验室数据中,波长变化1nm的黄棕壤和红沙土的偏振反射率改变量仅分别为2.43×10-6和1.47×10-6。在角度响应特征上,三种模型都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高植被覆盖率时三种模型与实际测量数据的偏差较小。分别对三种模型的航空数据进行拟合,Nadal和Bréon(NB)开发的地表偏振反射率模型与飞行数据符合得最好,拟合偏差约是其他两个模型的一半,NB模型能够更精确地描述地表偏振反射的特性。
王涵孙晓兵孙斌洪津
关键词:遥感航空测量
偏振遥感器镜头相位延迟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偏振遥感器的偏振探测精度受仪器自身的偏振特性影响。其中偏振遥感器镜头的相位延迟是其自身偏振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偏振遥感器镜头相位延迟对偏振遥感测量的影响。说明了镜头的相位延迟可以由各镀膜界面相位延迟累加得到,且主要由光学薄膜引入了镜头相位延迟。随后利用薄膜理论推导出了单透镜界面相位延迟的解析解。采用该解析式对可见及近红外、红外、超宽带三类减反射膜系的实际应用样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界面常规宽带减反射膜系的相位延迟随着波长增加而单调递减。因而,对于宽波段偏振遥感器镜头,无法利用各光学界面间的补偿来获得总的低相位延迟。
裘桢炜洪津
关键词:偏振相位延迟
多角度偏振辐射计望远系统的新设计
2015年
为解决多角度偏振辐射计分孔径偏振测量的视场统一问题,并保证偏振测量精度。提出基于反射式望远系统的分孔径光路,并对选定的两镜扩束系统方案进行了初始结构参数的计算及系统优化。对反射镜镀银膜的新望远系统与透镜镀1/4波长氟化镁的原望远系统的偏振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望远系统偏振效应的模拟结果表明:基于银膜反射镜的新望远系统在波长最短的410 nm的偏振效应最大为0.258%,其他波段均低于0.1%,优于或与原系统相当。新望远系统能保证各波段视场统一并满足低偏振效应的条件,可替代原透射望远系统,并提出一种基于新望远系统的偏振探测方案。对新探测方案的优势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缺陷及应对措施,并对应用进行了分析。
宋茂新孙亮孙晓兵洪津
关键词:光学设计偏振望远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