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178)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何燕张宇翔刘岩郭青青罗艳侠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血糖
  • 1篇胰岛
  • 1篇胰岛Β细胞
  • 1篇胰岛Β细胞功...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女性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生存率
  • 1篇受体
  • 1篇受体Α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女性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4篇何燕
  • 3篇郭青青
  • 3篇刘岩
  • 3篇张宇翔
  • 2篇刘芬
  • 2篇罗艳侠
  • 1篇韩书婧
  • 1篇董晶
  • 1篇翁绳凤
  • 1篇韩叙
  • 1篇路甲鹏
  • 1篇来庆璇

传媒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南)2007~2012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地点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南)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地点分布及趋势,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肿瘤患者临终住院资源获取情况,为相关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007-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南)恶性肿瘤死因居民死亡登记资料,描述死亡地点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运用z。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死亡地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南)恶性肿瘤居民死于医院病房内平均比例为71.0%,无明显变化趋势(X^2=3.095,P=0.079);年龄(P=0.030)、婚姻状况(P=0.001)、文化程度(P=0.000)、职业类别(P=0.001)及癌症种类(P=0.029)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地点的影响因素。其中无配偶、低学历、工人、家务及无业人群有明显较高的于医院病房外死亡的风险,而45~64岁年龄组人群及胃癌、肝癌患者更可能死亡于医院病房内。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南)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在临终阶段可以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支持,而居民中低学历、无业及无配偶人群更可能死亡于医院外的特征则提示卫生政策仍应重视提高低收入人群医疗服务的可获取性,同时关注独居老人晚年生活的医疗保障等问题。
韩叙周莹王联君何燕
关键词:影响因素恶性肿瘤
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ERα表达与5年生存率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与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检索1990~2011年间发表的关于ERα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研究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及meta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6篇文献符合入选标准,乳腺癌患者2566例,其中,乳腺癌组织ERα阳性1504例,ERα阴性1062例。Meta分析发现,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ERα表达与5年生存率显著性相关(合并RR值为1.50,95%CI:1.33~1.68)。Meta回归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是各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来源(t=-2.69,P=0.016)。根据淋巴结转移率的不同(40%~55%、55%~70%、70%~80%)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不同亚组中ERα表达与5年生存率均有显著相关性[合并RR值:1.62(95%CI:1.41~1.87),1.44(95%CI:1.25~1.66),1.34(95%CI:1.13~1.58)]。[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中,ERα表达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ERα表达阴性患者。
郭青青路甲鹏张宇翔来庆璇刘岩刘芬何燕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META分析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的危险因素,为确定高危人群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两所综合医院T2DM患者233例和健康对照243例,对研究因素进行糖尿病关联分析。计量资料的差异比较应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差异比较应用χ2检验,各因素与T2DM的关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家族史(P=0.001,OR=4.452);嗜甜食(P=0.001,OR=3.146);嗜腌制食物(P=0.002,OR=2.872);高血压病史(P=0.001,OR=2.671);吸烟(P=0.003,OR=2.520)。保护因素有:体育活动(P=0.001,OR=0.406);喜食蔬菜(P=0.001,OR=0.320);牛奶(P=0.001,OR=0.210);酸味食物(P=0.001,OR=0.372);母乳喂养(P=0.004,OR=0.446);正常水平的甘油三酯(P=0.042,OR=0.571)和总胆固醇(P=0.041,OR=0.463)。结论在人群中避免吸烟、嗜甜食及腌制食品等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及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血压、血脂,对婴幼儿应提倡母乳喂养。
翁绳凤罗艳侠刘岩郭青青张宇翔何燕
关键词:2型糖尿病病例对照研究
不同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人群代谢特征比较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从预测代谢性疾病的角度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诊断下限从6.1mmol/L下调至5.6mmol/L的合理性。方法:比较正常糖代谢组(NGT,FPG<5.6mmol/L)、空腹血糖受损组1(IFG1,5.6mmol/L≤FPG<6.1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组2(IFG2,6.1mmol/L≤FPG<7.0mmol/L)之间代谢指标及发生代谢性疾病风险的差异。结果:与NGT组相比,IFG两组人群的血压、血脂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与IFG1组相比,IFG2组仅部分代谢指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NGT组相比,IFG1与IFG2组发生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均升高(P<0.05),而IFG两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疾病早期防控的角度出发,将IFG诊断下限下调为5.6mmol/L是合理的,应加强对人群空腹血糖的筛查。
张宇翔董晶韩书婧郭青青刘岩刘芬罗艳侠何燕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代谢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