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9)

作品数:76 被引量:983H指数:18
相关作者:刘景双王洋赵光影窦晶鑫秦胜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6篇湿地
  • 40篇三江平原
  • 28篇小叶章
  • 27篇土壤
  • 16篇沼泽
  • 16篇湿地土壤
  • 14篇沼泽湿地
  • 12篇物量
  • 10篇小叶章湿地
  • 9篇生物量
  • 8篇有机碳
  • 8篇三江平原湿地
  • 7篇生态系统
  • 6篇CO2浓度
  • 5篇氮输入
  • 5篇影响因素
  • 5篇湿地生态
  • 5篇水分
  • 5篇微生物
  • 5篇

机构

  • 76篇中国科学院
  • 26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中国科学院烟...
  • 8篇哈尔滨师范大...
  • 5篇云南大学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吉林省水产科...
  • 2篇农业部管理干...
  • 1篇长春大学
  • 1篇包头师范学院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8篇刘景双
  • 26篇王洋
  • 23篇赵光影
  • 17篇窦晶鑫
  • 13篇秦胜金
  • 11篇孙志高
  • 11篇王国平
  • 9篇周旺明
  • 8篇王丽
  • 6篇于君宝
  • 5篇王金达
  • 5篇刘德燕
  • 5篇杨涛
  • 5篇胡金明
  • 3篇于晓菲
  • 3篇吕宪国
  • 3篇李新华
  • 3篇王丽丽
  • 3篇李英臣
  • 3篇赵红梅

传媒

  • 11篇湿地科学
  • 10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农业系统科学...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环境科学
  • 3篇土壤通报
  • 3篇草业学报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生态环境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22篇2009
  • 33篇2008
  • 4篇2007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_2浓度升高与氮添加对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开顶箱薰气室,设置正常大气CO2浓度(350μmol.mol-1)、高CO2浓度(700μmol.mol-1)2个CO2水平和不施氮(0 g N.m-2)、中氮(5 g N.m-2)和高氮(15 g N.m-2)3个氮素水平,研究CO2浓度升高和氮肥施用对三江平原草甸小叶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小叶章物候期提前,其中抽穗期提前1~2 d,成熟期提前3 d;不施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CO2浓度升高使小叶章的分蘖分别增加8.2%(P〈0.05)、8.4%(P〈0.05)和5.5%(P〉0.05);在小叶章生长初期,CO2浓度升高对其生物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拔节期和抽穗期小叶章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12.4%和20.9%(P〈0.05);生长后期则对小叶章地下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增大,腊熟期和成熟期的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20.5%和20.9%(P〈0.05).小叶章生物量对高浓度CO2的响应与供氮水平有关,供氮充足条件下,高浓度CO2对生物量的促进效应更大.
赵光影刘景双王洋
关键词: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大气CO2浓度升高物候期生物量
三江平原草甸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对C/N的响应被引量:39
2009年
模拟研究了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湿地及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在4种C/N(Ⅰ:9—10,Ⅱ:11-12,Ⅲ:13—16,Ⅳ:16—22)处理下的变化特征,分析了SOC矿化对C/N的响应。结果表明:在36天的培养期内,高C/N处理下两种土壤的SOC累积矿化量分别是低C/N时的2.78和2.68倍,两种土壤SOC矿化量对C/N变化的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C/N处理下,两种土壤SOC的矿化速率均在前期(0—4天)较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描述两种土壤的SOC矿化动态,其C0和C0/SOC值均随C/N的增加而增加;回归分析表明,试验C/N(9—22)范围内湿草甸土和林地土的SOC累积矿化量及矿化速率分别与C/N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关系,C/N是影响湿地土壤有机碳富集程度的关键因素。
窦晶鑫刘景双王洋赵光影
关键词:C/N有机碳矿化三江平原
毛苔草地下构件对不同水文情势和水文经历的生长响应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幼苗移植水位控制试验,研究了三江平原毛苔草地下构件生长对不同水文情势及水文经历的响应.结果表明:毛苔草地下构件生长对不同水文情势的响应具有显著差异;在毛苔草生长旺盛期,其根茎及不定根长度随淹水程度的增加而缩短,到生长末期,干旱处理下毛苔草根茎及不定根长度仍然最大,但在持续淹水处理下,毛苔草根茎及不定根长度由旺盛期到末期的增幅最大,说明生长季内稳定的低水分条件对毛苔草根茎及不定根的生长较为有利;在生长旺盛期和末期,干湿交替处理下毛苔草根茎、不定根及地下总生物量均最高;不同水文经历下,以前期干湿交替、后期干旱处理下毛苔草根茎的鲜、干质量最大,而生长季内始终经历干湿交替处理下毛苔草的不定根及地下总生物量最大.比较地下构件在生物量积累中所占的比重发现,各水文情势下,生长季末期毛苔草总生物量明显向根茎转移;整个生长季内,干旱处理下毛苔草根茎生物量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淹没水文情势下,毛苔草地下构件生长缓慢,但淹没抑制消除后,其生长过程可通过根茎萌发得以延续.
王丽宋长春胡金明杨涛
关键词:水文情势根茎不定根生物量三江平原
大兴安岭摩天岭雨养泥炭沼泽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大兴安岭摩天岭(47°22′23″ N,120°38′45″ E)雨养泥炭沼泽泥炭柱中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表层PAHs总含量的质量比为1 874.4 ng/g,与国内外雨养泥炭沼泽表层相比,其污染水平相对较高.由于研究区气候冷湿,雨养泥炭沼泽中的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低,有机碳含量较高,这和其PAHs含量的相关性较小.研究区样品中检测出的PAHs主要以2~3环的多环芳烃为主;由PAHs分子标志物指标分析结果可知,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PAH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当地森林火灾与大气远距离沉降;沉降的PAHs污染物是原油开采、石油生产和化石燃料燃烧的共同贡献.在距地表15~34 cm处,柱状剖面层的PAHs含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1987年和1998年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树木燃烧所致.
史彩奎贾益群王国平
关键词:多环芳烃总有机碳
模拟氮沉降对湿地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活性碳库的影响被引量:36
2008年
在两种水分条件下(W1:非淹水,W2:淹水)分4个氮处理(分别相当于氮沉降率0、1、3、5gN.m-2.a-1)模拟了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湿草甸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植株及土壤活性碳库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下小叶章的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根生物量的增长程度最大;根中碳含量及分配比例均显著提高,而地上部位的碳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氮沉降对土壤活性碳库具有显著影响,各活性碳库含量均以5gN.m-2.a-1处理最高,氮沉降对各活性碳库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HC(碳水化合物碳)>LBC(易氧化有机碳)>DOC(水溶性有机碳)>MBC(微生物量碳),氮沉降与淹水条件的耦合作用有利于活性碳的释放;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活性碳库与小叶章相关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氮沉降显著提高了小叶章植株生物量及土壤的活性碳含量.
窦晶鑫刘景双王洋赵光影
关键词:氮沉降小叶章湿地
模拟土壤温度升高对湿草甸小叶章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采用改进的电缆加热升温方法,研究了土壤温度升高1℃~3℃对湿草甸小叶章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升高明显促进了小叶章植株的生长.淹水处理条件下各指标的增长程度依次为:根系总吸收面积(60%)>叶面积(37.32%)>分蘖数(25.81%)>根系体积(24.67%)>株高(18.2%);非淹水处理条件下为:根系总吸收面积(37.47%)>根系体积(36.26%)>叶面积(32.9%)>分蘖数(32.77%)>株高(12.09%).淹水处理条件下小叶章各生理指标对温度升高的响应较为显著,升温淹水处理下小叶章的总叶绿素含量、根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增加趋势(9.8%和23.88%),而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根部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24.67%、22.92%和35.23%).说明土温升高1℃~3℃能够显著促进湿草甸小叶章的生长,且其生理特性对土温升高的响应程度因水分条件而异.
窦晶鑫刘景双王洋赵光影
关键词:生理生态
温度升高对湿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综述了湿地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的排放机制及温度升高对湿地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温度升高使得湿地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温度升高可改变湿地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的源汇转换,使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并对温度变化形成一种正反馈影响。温度升高使得湿地CO_2排放增强,降低湿地土壤碳汇的能力,甚至转变为净碳源。温度升高可增加湿地CH_4排放量,夏季温度升高对CH_4排放通量没有明显影响。温度升高使湿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增强,促进N_2O的产生与排放,湿地成为N_2O的排放源。同时,温度升高使得湿地水位降低、土壤水分减少,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强度。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洋刘景双窦晶鑫赵光影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湿地系统温度升高温室气体
CO_2浓度升高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化小叶章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箱控制CO2浓度,模拟CO2浓度升高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受土壤氮素水平制约。不施氮和常氮处理,CO2浓度升高对其影响不显著;高氮处理,土壤中可利用的氮相对充足,微生物活性不受氮素限制,土壤微生物量碳显著增加。置于CO2浓度升高环境中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增高的趋势,但没有达到统计上显著水平(P>0.05)。施氮均促进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增加。
赵光影刘景双王洋窦晶鑫
关键词:CO2浓度升高湿地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
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各器官主要营养元素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选择生长在三江平原湿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上的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在2004~2008年小叶章生长季,测定了其根、茎、叶和叶鞘内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硫含量,研究了小叶章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生长限制元素。结果表明,在两种类型湿地上生长的小叶章,其体内各器官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硫含量都存在差异;两种类型湿地的小叶章地上部分各器官中,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硫含量都是在叶中最大,其次为叶鞘、茎;湿草甸小叶章根营养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其地上部分各器官,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则相反;两种类型湿地上的小叶章地上部分器官中的各营养元素含量之间多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根中各元素含量之间几乎不相关;氮是限制小叶章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营养元素;湿草甸小叶章相对更易受到硫元素的限制。
孙崇玉刘景双王洋郑娜窦晶鑫赵光影
关键词:小叶章营养元素营养限制三江平原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多环芳烃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正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湿地功能也处在不断退化之中。如何保护并合理利用湿地,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进行概括总结,介绍了湿地中PAHs的污染状况、来源解析、分布特征、修复技术、对生物的毒害及风险评价等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湿地中PAHs变化趋势,此外还提出了目前湿地PAHs研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确定分散污染源的贡献率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高高活性微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研究人类活动影响的比例,并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PAHs污染生态风险阈值的研究。并对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王健赵红梅徐大伟于晓菲吕宪国王国平
关键词:湿地PAHS污染状况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