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05PJ14026)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云霞董宇陈世益曹深诚杨川川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骨骼肌
  • 3篇丹参
  • 3篇骨骼
  • 2篇钝挫伤
  • 2篇愈合
  • 2篇注射液
  • 2篇骨骼肌钝挫伤
  • 2篇挫伤
  • 2篇大鼠骨骼肌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等速肌力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中药
  • 1篇注射
  • 1篇线粒体
  • 1篇磷酸
  • 1篇磷酸化
  • 1篇黄芪丹参
  • 1篇黄芪注射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华山医院

作者

  • 3篇陈世益
  • 3篇董宇
  • 3篇李云霞
  • 1篇丁树哲
  • 1篇华英汇
  • 1篇陈疾忤
  • 1篇吴子英
  • 1篇杨川川
  • 1篇曹深诚
  • 1篇赵婷婷
  • 1篇罗丽

传媒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体育科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断裂强度和拉伸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黄芪注射液组、自然愈合组、正常组。对黄芪注射液组和自然愈合组大鼠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其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分别于伤后第14、21、28、35、42、56天取材,测试大鼠双侧腓肠肌的断裂强度和拉伸率,并将每只大鼠的伤侧数值与健侧数值之比作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大鼠的统计结果。结果:(1)断裂强度: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黄芪组明显早于自然愈合组,于第35天即达正常水平。(2)拉伸率: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仍处于较低水平,黄芪组至第56天已达正常水平。结果提示:黄芪注射液可缩短骨骼肌钝挫伤愈合时程,改善骨骼肌收缩性质和愈合质量。
董宇陈世益李云霞杨川川吴子英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骨骼肌钝挫伤愈合
黄芪丹参在Akt磷酸化介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是否复合物黄芪丹参可以诱导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且相关因子PGC-1α和mtTFA的mRNA水平受Akt信号通路调节。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和运动组,其中安静组因注射间隔时间不同分为3个亚组:安静对照不注射组(C组)6只,每3天注射一次安静对照组(C3组)6只,每5天注射一次安静对照组(C5组)6只;运动组也依注射间隔时间不同分为3个亚组:6周运动不注射组(SG组)6只,每3天注射一次联合6周运动组(SI3组)6只,每5天注射一次联合6周运动组(SI5组)6只。检测线粒体酶活性;采用SYBRGreen I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PGC-1αmR- NA、mtTF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Phospho-Akt(Ser473)。结果:同C组比较,COXⅣ活性在各组都明显增加。同SG组比较,SI3组和SI5组有显著增加。NOS的活性变化除了SG组较C组有明显减少外,其余同前。PGC1-αmRNA水平在SG组较C组有明显降低,SI3组和SI5组有显著增加;同SG组比较,SI3组和SI5组有显著增加。mt- TFA mRNA水平C5组较C组明显降低,SI3组则明显增加;同SG组比较,SI3组有显著增加。Phospho-Akt表达水平同C组比较,各组均增加;较SG组、C3、C5组比较,SI3、SI5组明显降低。结论:1)耐力运动和黄芪丹参复合物都能诱导线粒体的生物发生、维持线粒体的功能。主要通过Akt-NRF-1-mtTFA途径;Akt-NOS途径;p38MAPK-PGC1-α-NRF1-mtTFA途径。2)运动联合黄芪丹参作用下Akt磷酸化水平较两种方法的单独采用有明显下降,说明可能存在独立于Akt以外激活线粒体生物发生的信号转导通路,且不受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3)黄芪丹参对Akt磷酸化水平的上调作用使得其有可能成为Akt的激活剂,从而可望成为对Akt磷酸化受到抑制引发的线粒体疾病的治疗药物。
赵婷婷丁树哲陈世益
关键词:线粒体过氧化物AKT磷酸化动物实验
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腘绳肌损伤后等速肌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促进损伤骨骼肌肌力恢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31例急性腘绳肌损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A、中药治疗组(n=12,注射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盐酸布比卡因共10ml);B、皮质激素治疗组(n=11,注射醋酸曲安奈德、生理盐水及盐酸布比卡因共10ml);C、自然愈合对照组(n=8,不予注射治疗)。三组均以相同传统治疗(避免运动,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牵拉训练、等长肌力训练及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5天、29天、43天、57天对以上三组进行等速肌力恢复情况的评估。结果:①中药治疗组、皮质激素治疗组的肌力增长情况明显优于自然愈合对照组(P<0.01);②肌力增长和愈合速度,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急性损伤,可有效提高损伤骨骼肌肌力恢复的程度和速度。
曹深诚陈世益陈疾忤华英汇李云霞董宇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丹参等速肌力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丹参注射液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对丹参注射液组和自然愈合组大鼠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其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分别于伤后第14、21、28、35、42、56天取材,测试大鼠双侧腓肠肌的最大拉伸强度和最大拉伸率,并将每只大鼠的伤侧数值与健侧数值之比作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大鼠的统计结果。结果(1)最大拉伸强度方面: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丹参注射液组明显早于自然愈合组,于第42天即达到正常水平。(2)最大拉伸率方面:丹参注射液组和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仍处于较低水平,自然愈合组明显低于丹参注射液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在促进骨骼肌钝挫伤愈合方面是有效的,不仅缩短了愈合时程,使骨骼肌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强度,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骨骼肌的愈合质量。
董宇陈世益李云霞罗丽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骨骼肌钝挫伤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