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09SQRZ104ZD)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邓崇海胡寒梅孙梅朱绍峰张克华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主题

  • 4篇ZNO
  • 2篇溶剂
  • 2篇溶剂热
  • 2篇溶剂热合成
  • 2篇热合成
  • 2篇纳米
  • 2篇半导体
  • 1篇氧化锌
  • 1篇氧化锌纳米
  • 1篇月季
  • 1篇月季花
  • 1篇声化学
  • 1篇蔷薇
  • 1篇蔷薇花
  • 1篇微波
  • 1篇微波法
  • 1篇微波法制备
  • 1篇微波辅助
  • 1篇微波辅助合成
  • 1篇微波合成

机构

  • 6篇合肥学院
  • 6篇安徽建筑工业...

作者

  • 6篇胡寒梅
  • 6篇邓崇海
  • 3篇孙梅
  • 2篇张克华
  • 2篇朱绍峰
  • 1篇黄显怀
  • 1篇夏静静
  • 1篇邵国泉
  • 1篇朱雯莉

传媒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声化学合成半导体氧化锌纳米杯被引量:5
2009年
在室温下,以硝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水溶液为前驱体溶液,通过超声辐照20 min制得了半导体ZnO纳米杯。粉体用XRD、EDS、FESEM、TEM、SAED和HR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纳米杯为六方纤锌矿相的单晶结构,产量高,杯高在90nm左右。讨论了超声时间和碱的浓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室温下的PL光谱表明粉体有在389 nm处较强的激子发射和中心区在530 nm处较宽的黄绿光发射。
邓崇海胡寒梅黄显怀朱绍峰
关键词:ZNO半导体超声化学
微波合成ZnO微米“花”被引量:1
2011年
以硝酸锌为锌源,乙醇胺为矿化剂,水为溶剂,微波加热20min,合成了由微米棒自组装而成的ZnO微米"花"(1),其结构和形貌经X-射线衍射、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1由六棱柱形的微米棒自组装而成,微米棒长度1μm~1.5μm,直径300nm~500nm。
邓崇海胡寒梅
关键词:ZNO半导体微波
简捷微波法制备麦穗状氧化锌微晶及其光学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以硝酸锌和三乙胺的水溶液为前驱体溶液,在回流条件下微波辐照5min,制得了麦穗状半导体ZnO微晶。采用XRD、SEM、EDS、UV-Vis和光致发光(PL)光谱对产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微晶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单个微晶呈麦穗状,是由大量麦粒样的纳米颗粒接种于微米棒表面构成的复合结构。UV-Vis吸收光谱表明,粉体在紫外区有弱吸收,且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宽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485nm;PL光谱显示在388nm处有较弱较尖的近带边激子发射和较强较宽的黄光发射。
邓崇海朱雯莉胡寒梅邵国泉
关键词:ZNO微波法光学性质
无模板微波辅助合成多孔氧化锌纳米球及其光致发光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醋酸锌和三乙醇胺的水溶液微波辐照5min制得了半导体ZnO多孔纳米球。粉体用XRD、EDS、FESEM、TEM和HR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多孔球为六方纤锌矿相结构,球直径在200~400nm之间,球表面富含有大量的孔隙。对比试验讨论了碱的浓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室温下的PL光谱表明粉体在388nm处较强的激子发射和中心区在550nm处较宽的黄绿光发射。
胡寒梅邓崇海朱绍峰孙梅
关键词:ZNO纳米球光致发光
溶剂热合成三维蔷薇花状SnS_2微晶被引量:7
2009年
在乙二醇溶剂热条件下,采用SnCl4·H2O和硫代氨基脲为原料,成功制备出了三维蔷薇花状的SnS2微晶。产品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R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nS2蔷薇花是由纳米级厚度的片状"花瓣"相互连接、交叠、缠绕自组装生长而成。并对蔷薇花状SnS2三维结构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胡寒梅邓崇海孙梅张克华夏静静
关键词:溶剂热合成
溶剂热合成多级结构的Cu_3SnS_4月季花状微球被引量:2
2010年
以CuCl2·2H2O、SnCl2和硫脲为原料,在乙二醇溶剂热条件下,制得具有多级结构的月季花状Cu3SnS4微球。粉体用XRD、XPS、FESEM、TEM、UV-Vis和PL进行了表征及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粉体Cu3SnS4产品为四方相结构的月季花状微球,球直径约7~10μm,结构稳定性好。微球由一定厚度的片状花瓣从同一成核中心向四周辐射生长组装而成,而花瓣则是由具有单晶结构的纳米薄片通过范德华力堆叠起来的。粉体的室温光致发光测试表明在紫外区出现2个发射带,可能与花球的多级结构有关。并对纳米片-花瓣-微球三级结构的组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胡寒梅邓崇海孙梅张克华
关键词:溶剂热合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