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2010091015)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5
相关作者:常丽萍王建成鲍卫仁唐磊刘致强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66325部队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脱除
  • 2篇噻吩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筛
  • 2篇催化
  • 2篇
  • 1篇氮污染
  • 1篇氮污染物
  • 1篇选择性
  • 1篇选择性催化还...
  • 1篇烟道
  • 1篇烟道气
  • 1篇烟气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碳
  • 1篇氧化锌
  • 1篇一氧化氮
  • 1篇原位制备
  • 1篇三氯
  • 1篇三氯化铝

机构

  • 10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常丽萍
  • 4篇鲍卫仁
  • 4篇王建成
  • 2篇王海堂
  • 2篇刘致强
  • 2篇唐磊
  • 2篇廖俊杰
  • 2篇解园园
  • 2篇任秀蓉
  • 2篇王文博
  • 1篇赫瑞元
  • 1篇王颖莉
  • 1篇陈艳珍
  • 1篇孟丽莉
  • 1篇肖雨
  • 1篇马琳
  • 1篇吕学勇
  • 1篇常晋豫
  • 1篇张云鹏
  • 1篇杨会民

传媒

  • 2篇化工进展
  • 2篇Chines...
  • 2篇煤炭学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山西能源与节...
  • 1篇煤化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氛对煤热解过程中气相产物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固定床热解装置对西部弱还原性宁夏灵武煤(LW煤)及对比煤样山西平朔煤(PS煤)进行研究,考察了以N2、N2(80%)/CO2(20%)以及N2(98%)/O2(2%)(体积分数)为热解气氛时,热解气相产物的生成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气氛下,LW煤受热分解生成的H2、CO和CO2的累积产率均比PS煤高,而CH4的累积产率比PS煤低。相对于N2气氛,在200~600℃范围内,CO2气氛中LW煤的H2累积产率降低,CH4的累积产率增加,PS煤CH4的累积产率显著下降;O2气氛降低了两种煤的初始热解温度,改变了气相产物的组成,从而使气相产物累积产率均大幅度增加。气氛对煤热解活性的影响与其还原程度有关,CO2对PS煤的影响作用明显,对LW煤的影响较小;而O2对弱还原性LW煤具有更强的影响作用。为我国西部弱还原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杨会民孟丽莉王美君常丽萍
关键词:还原性热解
煤转化过程中汞的释放及其脱除被引量:9
2010年
概述了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重点介绍了吸附法、设备除汞法和化学氧化法等燃煤烟气中汞脱除技术;同时,对煤热解、气化过程中汞的释放量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活性炭吸附法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一种脱汞方法,包括活性炭法、改性活性炭法和活性炭纤维法等;在煤热转化过程中,产生的H_2S气体对氧化铁吸附剂的脱汞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热解、气化过程中,将汞排放控制技术与硫化物的脱除技术相结合的脱汞方法,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张云鹏王建成吕学勇韩丽娜常丽萍
关键词:脱汞脱硫
载体对加压浸渍法制备的锌基脱硫剂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以4A分子筛(4A),γ-Al2O3(AL),活性炭(AC)和半焦(SC)4种物质作为载体,硝酸锌为活性组分前驱体,采用加压浸渍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氧化锌精脱硫剂。借助XRD、BET和固定床脱硫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负载型氧化锌精脱硫剂的物性参数及其脱硫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载体的种类影响吸附剂中活性组分的成分,进而影响到吸附剂的硫化行为(HZ20/AC>HZ20/SC>HZ20/4A>HZ20/AL)、吸附剂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HZ20/SC>HZ20/AC>HZ20/AL>HZ20/4A);加压浸渍法可在将组分浸渍到载体上的同时改变载体的孔隙结构,其中HZ20/SC的孔隙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增大为原料半焦的13.78和5.17倍),而其它3种吸附剂孔隙结构都较载体本身变差,半焦是实验用4种载体中最适合于加压浸渍法制备脱硫剂用的载体;利用半焦做载体制备出的脱硫剂具有高的脱硫精度和硫容,且具有很好的抗粉化性能,其最佳脱硫效率、硫容和穿透时间分别可达99.97%,4.46 g和23 h。
郑仙荣靳庆麦赫瑞元鲍卫仁常丽萍
关键词:氧化锌精脱硫剂半焦硫容
MCM-41分子筛吸附脱除苯中噻吩
2011年
考察了硅铝比分别为30、38、44的MCM-41分子筛酸改性后对苯中噻吩的吸附脱除能力,结果表明硅铝比为38的酸改性MCM-41分子筛(H-MCM-41-38)在50℃时的脱硫效率最高。在此基础上,考察了Cu^(2+)、la^(3+)和Ce^(4+)离子交换改性过的H-MCM-41-38对噻吩的吸附,结果显示Ce^(4+)离子交换改性后的Ce-MCM-41-38吸附剂脱硫效果最好,其在50℃下,剂液比为1:20 g/mL时,能将噻吩-苯溶液中的噻吩从1×10^(-4)吸附脱除至4.64×10^(-5),脱硫效率为53.6%。
解园园廖俊杰王文博鲍卫仁陈艳珍常丽萍
关键词:噻吩MCM-41改性
焙烧温度对Fe-Mn基吸附剂中高温煤气脱硫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被引量:1
2013年
对优选出的Fe/Mn摩尔比为7∶3的7F3M系列复合氧化物吸附剂进行孔结构特性和活性组分形态的表征及其还原、硫化性能的考察,主要研究焙烧温度对吸附剂比表面积、孔体积和活性组分存在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并与不同焙烧温度制得的吸附剂在不同空速和硫化温度下的脱硫行为进行关联。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升高,吸附剂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增大,600℃时达到最大值;继续升高焙烧温度,吸附剂表面会因烧结而使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急剧下降;吸附剂的还原性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直接影响吸附剂中活性组分铁和锰的存在形态;吸附剂在脱硫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组分也与其硫化反应的温度有关,硫化温度越高,铁锰各形态活性组分的化学反应能力越低,吸附剂中Fe3O4的含量在硫化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600℃焙烧制得的7F3M600吸附剂在2 000 h-1,500℃下具有最佳的脱硫行为,其脱硫效率高于99%的稳定运行时间大于30 h,硫容最大可达45.56 gS/100 g吸附剂。
芦晓芳任秀蓉王海堂肖雨常丽萍
关键词:焙烧温度TPR
Cu-ZSM-5/堇青石催化剂上同时消除烃和NO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在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上原位合成分子筛,分别通过离子交换法和浸渍法制备了整体式Cu-ZSM-5/堇青石催化剂,以丙烷为还原剂,在模拟柴油机尾气系统中评价了两类催化剂消除烃和NO的性能.结果表明,晶化时间48 h时,原位合成的ZSM-5/堇青石催化剂载体表面有形状规则的ZSM-5晶核生成,且具有较好的牢固度,引入活性组分铜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明显的的脱除丙烷和NO的活性.在以丙烷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过程中,整体式Cu-ZSM-5/堇青石催化剂对C3H8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转化能力.低于800 K的温度范围内,C3H8主要作为还原剂参与反应,最高转化率可达100%;高于800 K时,C3H8被氧化的反应逐渐增强;在575—895 K的温度区间,NO的最高转化率为50%左右;水蒸气的加入,对C3H8的转化几乎没有影响,但对NO的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高转化率降低到不足40%.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对NO的催化转化能力增强,但对C3H8转化的影响不大.
刘致强唐磊田东鲍卫仁王建成常丽萍
关键词:一氧化氮选择性催化还原汽车尾气净化
Cu-SAPO-34/堇青石的原位制备及其催化丙烷还原柴油机车尾气中NO_x被引量:12
2011年
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了Cu-SAPO-34/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其催化丙烷还原模拟柴油机车尾气中NOx性能,考察了丙烷和O2浓度以及水蒸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整体式催化剂中Cu-SAPO-34涂层与载体结合牢固紧密,经一次操作Cu-SAPO-34负载量大于20%,且其比表面积较载体显著增加.另外,Cu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活性,在500~650°CNOx浓度可降低60%以上.当原料气中添加10%水蒸气后,NOx转化率有所降低,但停加水蒸气后,催化剂活性可部分恢复.
刘致强唐磊常丽萍王建成鲍卫仁
关键词:SAPO-34分子筛堇青石丙烷柴油机
燃煤烟气中硫氮污染物的脱除技术的综述被引量:3
2010年
燃煤烟气污染是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叙述了国内外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和SOx脱除技术的现状、应用及其发展方向,指出,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工艺,总结了烟气脱硫副产物——脱硫石膏,在工业、农业中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张莹王颖莉王建成常丽萍
关键词:烟道气脱硝资源化
AlCl_3/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脱除焦化苯中噻吩的性能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气相负载法制备了AlCl3/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γ-Al2O3的粒径、温度、时间、AlCl3加入量和载气流量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上噻吩与烯烃烷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并采用Raman光谱、X射线衍射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AlCl3主要通过与γ-Al2O3表面–OH结合而有效负载并均匀分布于其表面,制得的AlCl3/γ-Al2O3催化剂对噻吩和烯烃的烷基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能力,反应产物主要是烷基噻吩.在200°C,将3g的AlCl3用100ml/min的N2向10g的γ-Al2O3(0.198~0.246mm)上负载5h,制得的AlCl3/γ-Al2O3催化剂活性最高,在液剂比为20ml/g时,噻吩脱除率可达62.11%.
王文博马琳廖俊杰解园园常晋豫常丽萍
关键词:三氯化铝噻吩烯烃烷基化反应
铁基活性组分对COS的吸附及催化转化作用
2011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脱硫用铁基吸附剂的主要活性组分Fe2O3,并对其进行还原处理,制备了不同价态的含铁组分Fe3O4和Fe。使用固定床反应装置分别考察了三者在400~500℃范围内、COS/N2和H2/COS/N2两种气氛下对COS的吸附和催化转化的行为。结果表明:在COS/N2气氛下,三者对COS均有吸附,其吸附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异,不同温度下三者对COS吸附的硫容顺序为:Fe2O3>Fe3O4>Fe(400℃和450℃);Fe3O4>Fe2O3>Fe(500℃)。在H2/COS/N2/气氛下,COS的氢解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各活性组分的硫化产物对COS的氢解反应都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这对于抑制H2S向COS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任秀蓉王海堂常丽萍
关键词:硫氧化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