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010378)
- 作品数:4 被引量:119H指数:4
- 相关作者:马广智方展强王瑞龙陈玉明徐军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氯氰菊酯对唐鱼肝和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7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氯氰菊酯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肝和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对唐鱼24、48、72、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7.27、15.94、10.13、6.61μg·L-1;经1、3、5μg·L-1浓度处理6、12、24、48、72h,结果显示唐鱼SOD在低浓度氯氰菊酯的胁迫下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将唐鱼SOD作为农药等污染物的污染指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安全使用农药和防止水体污染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依据。
- 王瑞龙陈玉明徐军方展强马广智
- 关键词:氯氰菊酯唐鱼急性毒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剑尾鱼肝细胞原代培养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剑尾鱼肝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分别用机械分散法、酶消化法对肝细胞进行分离,并比较在William's E(Williams'Medium E)、DMEM、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中肝细胞的生长效果.结果 (1)组织块培养法(机械分散法)的肝细胞在William's E、DMEM、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中,温度25℃~28℃,pH 7.3左右时都可以短期正常生长,而生长效果好依次是William's E、DMEM、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2)酶消化法分离的肝细胞的产量为(6.4±1.7)×106 cell/g肝组织,即时存活率为(85±6)%.24 h贴壁率不足20%.结论酶消化法培养肝细胞产量、即时存活率及贴壁率偏低.组织块培养法肝细胞生长良好,而不需要苛刻的条件,可以满足毒理学实验要求.培养肝细胞首选William's E培养基.
- 梁岳马广智方展强
- 关键词:鳉形目肝细胞剑尾鱼原代培养
- 铜、镉、锌对唐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被引量:79
- 2006年
-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铜(Cu+2)、镉(Cd+2)和锌(Zn+2)对唐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Cu+2、Cd+2和Zn+2对鱼类的影响,为渔业部门制订水质标准提供理论参考数据。结果表明:Cu+2对唐鱼为剧毒物质,Cd+2为高毒物质,Zn+2为中毒物质。3种重金属毒性依次为Cu>Cd>Zn。Cu+2、Cd+2和Zn+2对唐鱼的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166、0.079、0.051、0.039 mg/L,9.051、6.404、4.9064、.447 mg/L,35.43、26.53、20.66、16.30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4、0.4451、.630 mg/L。唐鱼对Cu+2敏感,是一种较理想的环境污染指示生物。
- 王瑞龙马广智方展强
- 关键词:铜镉锌唐鱼急性毒性
- 唐鱼仔鱼对饥饿的应对策略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研究了延迟投喂对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探讨唐鱼仔鱼对饥饿的应对策略. 结果显示,在水温26.0±1.0℃条件下,唐鱼仔鱼在孵出后的2.5~3 d开口摄食,5 d卵黄消耗完毕. 18~25 d,延迟投喂0~3 d仔鱼的存活率在80.4%~93.3%间变动,各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延迟投喂4 d,仔鱼的存活率下降至50%;延迟投喂5 d,仔鱼的存活率极显著下降,只有30.0%左右. 延迟投喂6 d以上,仔鱼的存活率为0,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唐鱼仔鱼的不可逆点(PNR)为孵出后的9 d. 延迟投喂2 d开始,仔鱼的生长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延迟投喂3 d是仔鱼的生长低谷,延迟4~5 d,仔鱼反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25 d内,延迟投喂5 d仔鱼恢复到与正常投喂组接近的生长水平. 由此提出关于仔鱼应对饥饿对策的"存活与生长交易临界点"和"生存机遇期"两个观点,并对它们的生态学意义作了初步地探讨.
- 陈国柱方展强马广智
- 关键词:PNR生长发育仔鱼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