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10046)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陆紫敏方琦李雪晨纪黎明郑伟萍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2篇输血
  • 2篇肿瘤
  • 2篇外周血造血干...
  • 1篇弹力
  • 1篇动员
  • 1篇动员外周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弹力描记...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血型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陆紫敏
  • 6篇方琦
  • 5篇李雪晨
  • 4篇纪黎明
  • 3篇郑伟萍
  • 2篇梁萍
  • 1篇李一帆
  • 1篇郭旭升
  • 1篇王雷懿
  • 1篇丁懿
  • 1篇孙向华
  • 1篇祖亚钧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栓弹力图在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各指标变化与糖尿病伴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单纯糖尿病组(A组)患者80例和糖尿病伴有血管病变组(B组)患者8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联合测定血栓弹力图、血凝常规,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1)血凝常规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B组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EG检测显示:B组的R值和K值降低,MA值和α角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K值高于B组,α角度低于B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凝状态是糖尿病伴发血管病变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栓弹力图(TEG)作为1种检测高凝状态有效手段,能及时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凝血各方面变化。
梁萍陆紫敏李雪晨方琦刘承重
关键词:糖尿病血栓弹力描记术预后凝血状态
未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未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影响因素及采集效果。方法应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对该院130例未动员采集者进行PBSC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白细胞(WBC)、CD34+细胞数分别与采集前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po)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WBC、血红蛋白(Hb)、MNC等指标,以及采集时循环数、循环血量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其中50岁以下的2组(健康组与疾病组)的PBSC采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采集者均采集成功:(1)其外周血中是存在并能够采集到一定数量的MNC、CD34+细胞的。(2)50岁以下采集者比较:健康组采集物中MNC、WBC计数均高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采集物CD34+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采集物的MNC总量和CD34+细胞数量与采集前自身的apoB、PLT、WBC、Hb、TG均无明显相关性。采集前的外周血MNC、BMI、Hct及采集时循环血量、循环数对采集效果有相关影响,其中外周血MNC水平与采集物MN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未作动员的采集者其外周血可安全采集到一定浓度的、并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PBSC。采集者自身PBSC采集效果与采集前MNC、BMI、Hct水平及采集时循环血量、循环数有关联,其中采集前MNC数量可预测采集者PBSC采集效果。
郑伟萍方琦陆紫敏刘承重李雪晨
关键词:肿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80℃冰箱长期冻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活性在深低温(-80℃)下保存3年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30例经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所得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入细胞冻存保护剂分别予以-196℃液氮冻存和-80℃冰箱深低温冻存,并检测和比较冻存前后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CD34+细胞的计数及细胞回收率,细胞活性。结果 -80℃冰箱冻存组MNC、CD34+细胞冻存3年与冻存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冻存3年后MNC回收率与冻存1年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后-80℃冰箱冻存组干细胞与-196℃液氮冻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80℃冰箱深低温保存法快速、简便、安全、费用低廉,可有效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长期保存。
陆紫敏郑伟萍丁懿纪黎明方琦孙向华
关键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深低温保存
RhE抗原分布与临床输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5
2012年
目的:观察RhE抗原分布,探讨其抗原在临床输血中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免疫学方法对13200例临床受血者和献血员进行RhE、e表型鉴定,并对其中3613例RhE血型阴性者接受RhE阳性血液后的血液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输血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及临床症状动态观察。结果:①Dee表型最为多见,占51.47%;在3613例RhE阴性受血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共26例,其中抗-E抗体9例,自身抗体4例,同种特异性抗体22例;②3次以上输血组与3次以下输血组比较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3次以下输血组输血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较输血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江苏、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的RhE抗原阴性率远远高于RhD抗原阴性率;不规则抗体产生与输血频率关系密切;RhE阴性患者接受RhE阳性血液的风险较大。建立输血前常规检测RhE抗原及RhE同型输注,对保证临床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陆紫敏祖亚钧梁萍方琦李雪晨纪黎明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输血抗原性
实体瘤患者与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未动员采集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 研究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未动员的采集因素。方法 对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自2016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56 例实体瘤组患者及53 名健康组供者未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简称未动员)就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比较分析2 组采集前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计数、血红蛋白(Hb)浓度、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及采集效果差异,并分别与部分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未动员采集者均成功采集到一定数量的MNC,CD34+细胞。(1)健康组采集前Hct、PLT、Hb 指标均高于疾病组[(44.81±3.99)%vs (38.38±4.49)%;(230.91±44.63)×10^9/kg vs(202.88±60.39)×10^9/kg;(146.09±16.62)g/Lvs (129.07±15.54)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4、2.74、5.51,P < 0.05)。(2)健康组采集物中MNC总数、WBC计数均高于疾病组[(2.81±1.35)×108/kg vs(1.99±1.05)×108/kg;(92.23±29.46)×10^9/L vs(54.60±23.61)×10^9/L],CD34 +、MNC 却低于疾病组[(1.17±0.66)% vs(1.65±1.01)%;(53.68±20.19)% vs(65.11±1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7.35、2.91、3.24,P< 0.05)。(3)健康组采集物CD34+细胞及MNC总数均与采集前Hct 指标成负相关(r=-0.30915、-0.19624,P=0.00004、0.01119),CD34+细胞数与采集血总容量、采集者体质量成负相关(r=-0.04114、-0.15436,P=0.02612、0.03071);(4)疾病组采集物CD34 +细胞及MNC 总数与采集前PLT 计数、采集者体质量指数成正相关(r=0.14135、0.19609;r=0.04678、0.14765,P < 0.05),CD34+细胞数与采集前WBC 计数、体质量成正相关(r=0.02028、0.18605,P < 0.05)。结论 所有未动员采集者其PBSC 采集效果与采集前WBC 和PLT 计数、Hct、体质量指数、采集循环血量和成品量均有关联,其中健康组采集物中MNC 总数、WBC 计数高于疾病组。
纪黎明陆紫敏方琦刘承重李雪晨
关键词:实体瘤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效果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对79例采集前未动员的肿瘤患者(A组)行自体血外周血干细胞(PBSC)采集,所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数分别与采集前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与52例采集前动员的血液肿瘤患者(B组)所采集获得MNC和CD34^+细胞数进行比较。结果未动员的A组患者均采集成功:(1)其外周血中存在并能够采集到一定数量的MNC、CD34^+细胞。(2)与B组(动员组)比较,A组MNC、CD34^+细胞总数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与B组的MNC和CD34的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采集物的MNC、CD34^+细胞数量与采集前自身的WBC计数、Hb、BMI、apoB、Hct、血小板计数、MNC均无明显相关性,而采集的MNC细胞数与采集前自身的TG水平是呈负相关。结论未作动员的肿瘤患者其外周血都可以安全地采集到一定浓度的、并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PBSC。肿瘤患者自身PBSC采集效果与采集前TG水平因素有关联。
郑伟萍陆紫敏李雪晨方琦
关键词:肿瘤外周血干细胞
输血信息全程管理系统在医院输血科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医院输血科(血库)是医院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及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的责任部门,构建医院各临床科室与输血科间互联互通、信息化全程立体管理模式,对推动临床安全、合理用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院输血科于2011年起联合计算机信息中心共同设计开发包括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
陆紫敏王雷懿纪黎明郭旭升李一帆
关键词:输血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