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20200)

作品数:8 被引量:109H指数:6
相关作者:徐华马静蔡祖聪张广斌袁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稻田
  • 3篇CH
  • 3篇CH4排放
  • 2篇通量
  • 2篇排放通量
  • 2篇硝化抑制
  • 2篇硝化抑制剂
  • 2篇覆膜
  • 2篇N2O排放
  • 1篇氮肥
  • 1篇氮肥用量
  • 1篇稻田土
  • 1篇稻田土壤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冬闲
  • 1篇冬闲稻田
  • 1篇氧化亚氮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栽培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6篇马静
  • 6篇徐华
  • 3篇张广斌
  • 3篇蔡祖聪
  • 2篇纪洋
  • 2篇董瑜皎
  • 2篇吕世华
  • 2篇张怡
  • 2篇张晓艳
  • 2篇袁江
  • 2篇刘刚
  • 1篇余佳
  • 1篇李小平
  • 1篇黄耀
  • 1篇魏海苹
  • 1篇颜晓元
  • 1篇刘刚
  • 1篇孙文娟
  • 1篇熊舞
  • 1篇夏永秋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土壤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红壤丘陵区冬闲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CH4和N2O是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2种主要温室气体,其排放规律以及减排措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休闲期抛荒稻田普遍存在于我国西南和南方地区,而对于其CH4和N2O排放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本实验选取江西红壤丘陵区进行观测,于稻田休闲期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原位观测,旨在探讨休闲期CH4和N2O的排放规律,可为制定减排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冬闲稻田CH4和N2O平均排放通量(以CH4和N2O-N计)分别为0.03mg.m-2.h-1和3.27μg.m-2.h-1。冬闲期CH4和N2O平均排放通量与土温、降雨量无明显线性关系(P>0.05)。冬闲稻田排放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以CO2-eq计)为7.58 g.m-2,其中,CH4和N2O产生的温室效应(以CO2-eq计)分别为2.33和5.25 g.m-2。N2O排放量是冬闲稻田温室气体观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余佳刘刚刘刚马静张广斌徐华
关键词:冬闲稻田甲烷氧化亚氮排放通量
稻田CH_4传输的碳同位素分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进一步推动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在我国稻田CH4研究中的应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生长期和非水稻生长期CH4传输的碳同位素分馏,重点介绍了两种新的观测稻田CH4传输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ε传输的方法。结果表明:密闭箱+注射器法能较好地测定非水稻生长期稻田ε传输,此时ε传输为田间排放的δ^13CH4值减去表层水中的δ^13CH4值(–6.7‰~–3‰)。水稻生长期,ε传输可通过三种方法获得,分别是田间排放的δ^13CH4值减去表层水中的δ^13CH4值(–16.6‰~–15.2‰)、田间排放的δ^13CH4值减去孔隙水中的δ^13CH4值(–13.2‰~–1.1‰)和植株排放的δ^13CH4值减去通气组织中的δ^13CH4值(–16.3‰~–10.9‰),但前两种方法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最后一种方法——分隔+切割法,既科学,又可靠,且能获得准确的观测结果。
张广斌纪洋刘刚马静马静
关键词:稻田
菜地氮肥用量与N_2O排放的关系及硝化抑制剂效果被引量:27
2013年
通过连续种植四季蔬菜近一年的大田试验,探究高施氮水平和低氮肥利用率的蔬菜生产系统中,N2O排放量与氮肥施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其机理,并研究硝化抑制剂减少菜地N2O排放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水平为N 0~1 733 kg hm-2a-1间,无论氮肥中是否添加硝化抑制剂,N2O总排放量与氮肥施用量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即氮肥施用量高时,N2O排放率也高。在各氮肥水平处理下,硝化抑制剂均能降低N2O排放,抑制率为8.75%~25.28%,且这种减排效果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氮肥施用量为N 300或400 kg hm-2季-1时,施用硝化抑制剂减少N2O排放所带来的效益略高于其成本,因此,即使不考虑氮肥利用率的提高等因素,施用硝化抑制剂仍是一种有利的选择。
熊舞夏永秋周伟颜晓元
关键词:N2O排放硝化抑制剂蔬菜地氮肥用量
冬季淹水稻田CH_4排放通量及其δ^(13)C的时间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持续淹水稻田冬季休闲期和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及其稳定性碳同位组成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CH4排放在冬季休闲期从4月份呈逐渐上升趋势,至6月份出现排放峰,为CH46.4 mg m-2h-1;水稻移栽后则迅速增加,于7月和8月出现两个排放峰,分别为CH423.1 mg m-2h-1和CH429.8 mg m-2h-1,此后急剧下降,末期稻田排水落干期间出现一个排放峰。冬季休闲期CH4排放总量为CH43.3 g m-2,占全年排放总量的8.9%。稻田排放的δ13CH4在冬季休闲期后期逐渐从-51‰上升至-44‰,然后下降至-56‰。水稻移栽后,δ13C值从-62‰迅速降至-68‰,然后慢慢上升至-60‰,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后期再次富集13C。末期排水落干对排放δ13CH4影响显著。排放δ13CH4在水稻生长期较冬季休闲期低得多,原因在于冬季休闲期的CH4氧化率很高(60%~90%),而水稻生长期的CH4氧化率相对较低(10%~80%)。全观测期内,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均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Eh显著负相关(p<0.01),与δ13CH4呈显著负相关(p<0.05)。
张晓艳张广斌纪洋马静徐华蔡祖聪
关键词:CH4排放通量稻田
覆膜栽培及抑制剂施用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脲酶抑制剂氢醌(Hydroquinone,HQ)与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配合施用(HQ/DCD)对常规栽培和水稻覆膜节水高产栽培下四川丘陵地区稻田的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期,常规栽培和水稻覆膜节水高产栽培稻田N2O排放总量分别为41.8 mg/m2和506.9 mg/m2。HQ/DCD施用减少常规栽培与水稻覆膜节水高产栽培稻田N2O季节总排放,降幅分别为25.2%和48.5%。常规栽培和水稻覆膜节水高产栽培N2O季节总排放占施氮量的0.3%和3.4%,施入HQ与DCD后,其N2O季节总排放分别降为施氮量的0.2%和1.7%,HQ/DCD施用对水稻覆膜节水高产栽培下的N2O减排更为有效。各处理N2O排放与5 cm土壤温度、土壤Eh无显著相关性。
张怡吕世华马静徐华袁江董瑜皎
关键词:地膜覆盖N2O排放稻田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常规栽培和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下川中丘陵地区稻田的CH4排放通量,探究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水稻生长期,常规栽培与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稻田CH4排放总量分别为(35.0±3.5)和(5.1±1.0)g.m-2,后者较前者减少稻田CH4季节排放量的(86±4)%。二者CH4平均排放通量在不同水稻生长时期存在如下关系:孕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蘖期。水稻各生长时期,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均降低稻田CH4排放,在稻田CH4排放盛期(孕穗期)降幅达79%。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稻田CH4平均排放通量存在如下关系:烤田期>烤田后>烤田前;而常规栽培则为烤田期>烤田前>烤田后。不同于常规栽培,烤田对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下稻田CH4排放无明显影响,烤田后降雨促进其CH4排放。土壤水分状况由低变高更易促使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下稻田CH4排放。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栽培全生育期内,厢面CH4排放通量与土温、土壤Eh无显著相关性(P>0.05)。厢沟CH4排放与土温显著正相关(r=0.447*,P<0.05)。水稻移栽至烤田前,厢面CH4排放通量与土壤Eh显著负相关(r=0.624*,P<0.05)。
张怡吕世华马静徐华袁江董瑜皎
关键词:CH4排放稻田减排措施烤田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阐明中国不同稻作类型CH4排放的区域特征以及稻田CH4排放与环境因子和水肥管理的定量关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获得1987—2011年中国稻田CH4排放观测的有效文献111篇,含生长季CH4排放总量或平均排放通量的有效观测数据495组,涵盖67个观测点。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对上述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单季稻、双季早稻和晚稻田的CH4季节排放总量(均值±标准误差)分别为(383.5±31.1)、(234.3±16.8)和(361.8±25.0)kg.hm-2。西南单季稻区CH4排放分别是华北、华中和东北单季稻区的2.3、2.2和4.3倍;华中早、晚稻区的CH4排放分别是两广早、晚稻区的2.6和1.9倍。稻田CH4排放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与化肥氮施用量及土壤pH呈负相关;单季稻区CH4排放随纬度升高和经度增加而降低,双季稻区CH4排放则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单季稻区CH4排放随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晚稻区则反之。综合影响中国单季稻田CH4排放的因子为纬度、土壤C/N比、砂粒含量、水分管理方式、有机肥和化肥氮施用量,这6个因子的变化可解释CH4排放空间变异的72%;早稻田CH4排放空间变异的35%可由土壤C/N比、砂粒含量、移栽-抽穗期平均温度、水分管理和有机肥施用量等5个因子的变化得以解释;纬度、土壤C/N比、黏粒含量、pH值、全生育期平均温度和有机肥施用量等6个因子可解释中国晚稻田CH4排放空间变异的47%。【结论】中国稻田单位面积CH4排放量总体为单季稻>晚稻>早稻,但单季稻与晚稻田的CH4排放无显著差异。西南单季稻区的CH4排放显著高于其它单季稻区,华中双季稻区的CH4排放显著高于两广稻区。由环境和水肥管理因子决定的多元统计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中国稻田CH4排放的空间变异,单季稻CH4排放模型的可解释性优于双季稻。
魏海苹孙文娟黄耀
关键词:稻田甲烷排放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稻田甲烷传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2年
稻田生态系统中CH_4排放是由土壤中CH_4产生、氧化和向大气传输这3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CH_4传输主要通过液相扩散、冒气泡和植株传输3种方式。这3种途径的相对强弱取决于水稻植株通气组织的完善与否以及水稻品种、种植密度和温度的季节变化等。但大量研究表明,稻田土壤中产生的CH_4绝大部分通过植株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在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研究水稻植株向大气传输CH_4的过程时发现,在传输过程也会发生同位素分馏,据现有文献报道,CH_4传输的同位素分馏系数ε_(传输)有两种计算方法,获得的结果也比较接近,为-18‰~-9‰。但研究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此外有关稻田CH_4传输在模型的建立方面还比较缺乏。
张晓艳马静李小平徐华蔡祖聪
关键词:CH4排放稻田土壤水稻植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