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ZH207)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严小青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养生
  • 1篇蒸馏
  • 1篇郑和下西洋
  • 1篇生态
  • 1篇提香
  • 1篇外交
  • 1篇文化
  • 1篇西门庆
  • 1篇下西洋
  • 1篇香料
  • 1篇香料贸易
  • 1篇香水
  • 1篇历史考察
  • 1篇贸易经济
  • 1篇门庆
  • 1篇明代
  • 1篇金瓶
  • 1篇金瓶梅
  • 1篇经济外交
  • 1篇《金瓶梅》

机构

  • 5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严小青

传媒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商论
  • 1篇文化遗产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黎峒沉香文化、价值与生态的历史考察被引量:4
2014年
海南黎峒沉香品质纯正、气味氤氲,药用价值高,自古被誉为天下之冠。独有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品质与形态多样的黎峒沉香,交流、贸易与朝贡等途径让黎峒沉香进入世人的生活。文人才子或陶醉于、或寄情于黎峒沉香的美妙芳香,多有对黎峒沉香的赞美,赋予了黎峒沉香浓郁的人文气息,成就了中国沉香文化。但到近代之前,黎峒沉香遭受人们疯狂的采伐而几乎绝迹。保护黎峒沉香,延续中国沉香文化刻不容缓。
严小青
中国古代的蒸馏提香术被引量:3
2013年
汉代中国古人已掌握与蒸馏提香相关的蒸馏制酒、炼丹技术,但当时这种技术并不盛行。唐代以后,大量阿拉伯人来华经商、朝贡、学习和旅行,带来了当地的香料、香水以及阿拉伯蒸馏提香意识。随着时代推移,蒸馏提香意识与技术逐渐在中国传播。到明清时期,人们对蒸馏器的提香机理认识已很清楚,宫廷和民间都积累了不少生产香水的经验,当时有不少文人对蒸馏提香的技术及相关的芳香产品予以总结。人们将蒸馏所得的香水用于养生、美容,从此蒸馏提香融入了人们生活。
严小青
关键词:蒸馏提香香水养生
冲突与调适:16~19世纪广州口岸的中外香料贸易被引量:1
2016年
唐宋以后中外海上贸易繁荣,香料贸易角色重要。16到19世纪期间,葡、荷、英、美等国先后尝试并努力在中国广州等地建立贸易基地和商馆。为了香料,他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明争暗斗,在这场争斗中建立起了贸易规则,发展出了成熟的三角贩运贸易。洋人们在给自己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中国带去了认识东西洋世界的时机。
严小青
关键词:香料
《金瓶梅》与明代用香之风被引量:1
2014年
《金瓶梅》是明代市井百姓用香生活的缩影。西门府中的香料、香饮、香食、熏香,彰显了明代用香之风。明代用香之风成因机制包括中外交流促成域外香料的传入并传播、中国对域外香料的药用养生需求、域外制香技艺的传入和中国本土制香技艺的成熟。通过研究《金瓶梅》中用香现象,让我们探讨当时社会用香之风的表现特征。
严小青
关键词:《金瓶梅》西门庆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海洋经济外交被引量:2
2016年
15世纪上半叶,受明成祖遣派,郑和出使西洋"宣德化、柔远人"。郑和的外交策略包括:经济方面,采购方物,厚往薄来;军事方面,扬兵域外,维持和平。其多边性、多金性的海洋经济外交,使远至西亚、非洲的众多外邦仰慕而来华朝贡,这完全不同于当今以经济援助、经济合作、经济制裁为主要手段的经济外交。郑和下西洋影响至今,促进了中外文明传播,强化了海权意识,明确了南海诸岛的主权。
严小青
关键词:贸易经济外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