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36)

作品数:9 被引量:220H指数:7
相关作者:叶列平王元清石永久施刚曲哲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教育部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建筑
  • 2篇地震响应
  • 2篇有限元
  • 2篇建筑结构
  • 2篇非线性地震
  • 2篇非线性地震响...
  • 2篇钢筋
  • 2篇高强
  • 2篇高强度钢材
  • 1篇单自由度
  • 1篇单自由度体系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地震
  • 1篇地基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动力相互作用
  • 1篇性能设计
  • 1篇压杆
  • 1篇有限元分析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叶列平
  • 3篇施刚
  • 3篇石永久
  • 3篇曲哲
  • 3篇王元清
  • 2篇班慧勇
  • 1篇刘华北
  • 1篇袁锋
  • 1篇孟杰
  • 1篇王宇航
  • 1篇田野
  • 1篇宋二祥
  • 1篇武思宇
  • 1篇潘鹏
  • 1篇冯鹏
  • 1篇霍达

传媒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工程力学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建筑科学与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层建筑的隔震原理与技术被引量:48
2009年
隔震技术目前正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但对于高层建筑,延长结构周期带来的抗震性能改善并不显著,而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技术仍可以显著降低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响应。本文以线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和反应谱法为基础,从延长结构周期原理与隔震层滤波原理两方面分析了建筑隔震的减震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框架下,两种原理的分析结果是等效的,而滤波原理能够更加科学的解释隔震技术在降低结构绝对加速度响应方面的减震机理,有助于从基于性能设计更加全面的体现隔震技术的优势。在充分认识隔震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高层建筑隔震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介绍了日本高层隔震建筑的应用。
曲哲叶列平潘鹏
关键词:隔震高层建筑滤波原理反应谱基于性能设计
中等直径钢筋焊搭混合连接的受拉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提出一种中等直径(10~16mm)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新型连接方式,通过焊搭混合连接降低施工难度、节约钢筋用量。对比现行规范规定的钢筋连接方法,研究其受拉性能,制作了非埋入式和埋入式钢筋连接2组试件,共完成了138个钢筋连接的拉伸试验,得到无横向配筋约束的改良焊搭混合连接钢筋的破坏模式和承载力,并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对破坏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实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可靠连接,承载力满足要求,破坏模式合理。基于试验结果,对焊搭混合连接的工程应用提出了建议。进行了工程实例的经济性分析,证明了该连接具有很好的经济前景。
冯鹏周正海田野叶列平
关键词:钢筋连接绑扎搭接
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7
2012年
为研究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受力性能,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促进该类新型绿色节能结构体系的更广泛应用,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对国内外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特别是清华大学近期所做的一系列试验研究,包括高强度钢材的静力力学性能、韧性和循环荷载下的本构模型,构件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受压钢柱的稳定性能和滞回性能、高强度钢材板件螺栓连接的延性和承载力,高强度钢材钢框架的抗震性能以及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相关有限元分析等内容。结果表明,高强度钢材钢结构在材料、构件和结构体系三个层面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现有的设计方法并不完全适用,需要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和计算公式,以期更合理、安全地应用高强度钢材钢结构。
施刚班慧勇石永久王元清
关键词:高强度钢材工程应用
高强度钢材轴心受压钢柱整体稳定性能的缺陷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为研究高强度钢材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受力性能,了解构件的几何初始缺陷和截面残余应力对其屈曲强度和失稳变形的影响,以及与普通强度钢材轴压杆相比高强度钢材柱的整体稳定性能对缺陷敏感性的变化,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变换几何初始缺陷系数、残余应力数值大小和钢材强度等参数,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高强度钢材轴压杆的整体屈曲强度对初始缺陷的敏感性明显降低,特别是对残余应力分布的敏感性;此外,初始缺陷的影响还与构件的长细比有直接关系。研究工作进一步揭示了高强度钢材轴压柱整体稳定性能的特点和优势。
班慧勇施刚石永久王元清
关键词:高强度钢材有限元
刚性桩复合地基地震反应的拟静力计算方法被引量:10
2009年
针对竖向传播的SV波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动力反应,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拟静力方法。该方法通过等效线性方法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将上部结构惯性力和自由场变形对桩身内力的影响分开来考虑,其中前者采用类似振型叠加反应谱法的方法进行分析,后者采用一种针对地下结构的改进的有限元反应位移法进行分析。与动力时程分析的结果对比表明,所建议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求得水平地震作用下桩身内力峰值及其分布,显著提高了分析的效率。
宋二祥武思宇刘华北
关键词:刚性桩复合地基拟静力方法动力相互作用
拉-压杆模型在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09年
为完善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关于钢筋混凝土深梁的承载力设计方法,根据美国ACI 318M—05规范D区拉-压杆模型方法,按中国规范的设计表达式,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深梁承载力的拉-压杆模型计算方法。基于所收集到的各国52个受剪破坏和29个受弯破坏的深梁试验数据,分别采用拉-压杆模型方法和中国GB 50010—2002规范深梁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拉-压杆模型方法的计算结果比中国GB 50010—2002规范方法更准确。
叶列平孟杰王宇航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深梁拉-压杆模型抗剪承载力抗弯承载力配筋
计算结构非线性地震峰值响应的等价线性化模型被引量:16
2011年
多自由度体系的等价线性化方法是预测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峰值响应的有效方法。单自由度等价线性化模型是该方法的基础。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的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结构周期、延性系数以及恢复力模型等因素对单自由度等价线性化模型的影响,并通过对大量地震动记录下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的拟合回归,提出了能够综合反映各方面参数影响的单自由度等价线性化模型。与现有代表性的等价线性化模型相比,该文模型所反映的参数最为全面,预测峰值位移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且略偏于保守。
曲哲叶列平
关键词:建筑结构单自由度体系非线性地震响应
钢框架梁柱节点转角理论模型和测量计算方法被引量:36
2012年
梁柱节点转角对钢框架的内力和变形及其梁与柱构件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研究环境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国内外研究者大多采用自己定义的节点转角和测量计算方法,其测量得到的节点转角中大多包括梁与柱变形的影响,使已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在其适用性和可比性上存在较大的不足。该文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钢框架梁柱节点转角定义和测量计算方法,对全焊接节点及栓焊混接节点提出了改进的节点转角测量计算方法,并验证其精确性和可行性;随后采用较为合适的节点简化理论模型,结合节点转角测量计算方法进行整体分析,讨论其准确性。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该文建议的3种节点转角测量计算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而选取节点域斜向弹簧模型进行整体框架的简化分析时,不仅可以考虑节点转动的影响,而且其分析计算结果具有很高的精确性。
施刚袁锋霍达石永久王元清
关键词:钢框架有限元分析
建筑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计算的等价线性化法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等价线性化法是一种可借助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非线性地震峰值响应的实用方法,并且能够在设计中预设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并可用于复杂结构性能化抗震设计的工程实用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迭代计算确定结构的损伤模式,并采用更合理的等价线性化模型,完善了等价线性化法的实施流程,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一个平面规则结构与一个空间不规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峰值响应。与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所建议的等价线性化法在预测结构整体和局部构件的非线性地震峰值响应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精度,且具有计算效率高,适用性强等特点。
曲哲叶列平
关键词:建筑结构多自由度体系非线性地震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