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1064)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培慧蔡继业王锦慧骆健俊张林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纳米
  • 6篇探针
  • 5篇纳米棒
  • 5篇金纳米棒
  • 4篇多酚
  • 4篇多酚化合物
  • 4篇化合物
  • 4篇传感
  • 3篇纳米金
  • 3篇光学探针
  • 3篇感器
  • 3篇传感器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探针
  • 2篇细胞
  • 2篇细胞传感器
  • 2篇抗氧化
  • 2篇活性
  • 2篇光学
  • 2篇复合膜

机构

  • 13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2篇杨培慧
  • 9篇蔡继业
  • 6篇王锦慧
  • 5篇骆健俊
  • 3篇张林
  • 2篇孙桂敏
  • 2篇张璐
  • 2篇尹华斌
  • 1篇罗金梅
  • 1篇刘媚
  • 1篇张家慧
  • 1篇张亚兴
  • 1篇谢伟玲
  • 1篇唐艳娟
  • 1篇郭颜杰
  • 1篇姚述光
  • 1篇林建兴
  • 1篇汪甜
  • 1篇蔡怀鸿
  • 1篇叶燕霞

传媒

  • 4篇分析化学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分析试验室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纳米粒子的光学细胞传感器在癌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2011年
作为一种极为灵敏、快速的新型生物检测技术,光学细胞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备受关注,成为当今生物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它是以细胞作为传感元件来研究信号识别、传导和指示的过程,在毒性物质、病原体等外界条件作用下,研究细胞中活性分子及其生理条件的变化,通过光学信号的变化定量分析细胞膜表面分子、胞内酶分子及微环境中活性氧、谷胱甘肽、pH值等的变化,从而获取细胞功能性信息,这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主要介绍以纳米粒子作为光学探针的光学细胞传感器在癌细胞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王锦慧杨培慧蔡继业
关键词:细胞传感器光学检测光学探针癌细胞
基于聚苯胺纳米纤维复合膜界面构建电化学细胞传感器及其对癌细胞的识别检测
2012年
合成了聚苯胺纳米纤维,直径在50~70 nm之间;基于静电作用构建聚苯胺纳米纤维-纳米金复合膜界面,并在此界面上层层组装修饰叶酸分子,构建叶酸功能化传感界面,基于叶酸分子与癌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叶酸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此传感界面应用于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捕获。结果表明:叶酸功能化传感界面能够特异性识别和捕获叶酸受体过量表达的癌细胞。采用电化学阻抗技术,以HeLa细胞为模型,应用于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检测,细胞在1.0×104~6.4×106cells/mL浓度范围内与阻抗变化值ΔRc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00 cells/mL。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制备的传感器可以再生使用。
王辉汪甜叶燕霞张亚兴杨培慧蔡怀鸿蔡继业
关键词:细胞传感器聚苯胺纳米纤维纳米金癌细胞
金纳米棒光学探针应用于过氧化氢检测及多酚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的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以金纳米棒为荧光探针,基于H2O2对金纳米棒的氧化作用,导致金纳米棒的荧光光谱发生变化,建立一种对H2O2检测以及评价多酚化合物抗氧化能力的新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光谱对金纳米棒进行表征。在最佳实验条件下,H2O2氧化金纳米棒使其719 nm处的荧光峰下降,且H2O2浓度在2.0×10#6~3.5×10#5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mol/L(S/N=3)。进一步在该体系中加入多酚化合物,利用其具有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可使金纳米棒的荧光信号的恢复,从而评价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以芒果苷(MGF)、白藜芦醇(RSV)、瑞香素(DAP)研究此体系对活性氧的清除作用,抗氧化能力依次为:MGF>RSV>DAP,此结果与DPPH法的检测结果相符。
骆健俊郭颜杰唐艳娟张璐王锦慧杨培慧
关键词:金纳米棒过氧化氢多酚化合物抗氧化
基于电聚合多巴胺-透明质酸复合膜界面构建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被引量:4
2013年
在玻碳电极上,通过电聚合方式修饰聚多巴胺,基于静电作用与透明质酸形成复合膜界面,利用活性氧H2O2对透明质酸的降解作用和电化学阻抗检测技术,实现对H2O2的检测。结果表明,在0.01 mol/L PBS(pH 7.0)介质中,加入H2O2作用30~40 min,此传感器可成功用于对H2O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5~4.0×10"4mol/L,检出限为2.0×10"6mol/L。此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廉价、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等优点,建立了一种活性氧检测方法。
张林尹华斌骆健俊杨培慧蔡继业
关键词:透明质酸活性氧电化学传感石英晶体微天平
金纳米棒荧光探针应用于多酚化合物检测新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以金纳米棒为荧光探针,在20%甲醇(pH 5.0~6.0)介质中,以植物多酚化合物芒果苷、瑞香素和白藜芦醇为检测对象,建立了3种植物多酚的灵敏、简便、快速检测新方法。多酚化合物基于其与金纳米棒表面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子间的疏水作用而在金纳米棒表面富集,同时使金纳米棒在719 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在一定范围内多酚化合物的浓度与金纳米棒荧光强度成正比,其检出限分别为5.0×10-8、8.0×10-8、2.0×10-7mol/L。
王锦慧骆健俊张璐杨培慧
关键词:金纳米棒荧光探针多酚化合物
锗(Ⅳ)-槲皮素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被引量:10
2010年
槲皮素(Qu)是一种天然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制备了配位比分别为1:1和1:2(Qu/Ge)的QuGe和QuGe2两种配合物,并采用紫外、红外、核磁共振、元素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uGe中的Ge(Ⅳ)结合在3'位和4'位羟基的氧原子上,而QuGe2除了结合3'位和4'位羟基的位点外,还结合了4位CO和3位羟基。利用Fenton反应与罗丹明B体系,研究了Qu及其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比单独的Qu配体明显增强,并探讨了配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增强机制,对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锗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谢伟玲杨培慧蔡继业
关键词:黄酮类槲皮素配合物抗氧化
牛血清白蛋白稳定水溶性纳米锗的制备、表征及其形成机理
2013年
在水溶液中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稳定剂制备水溶性良好的纳米锗颗粒,提供了一种合成蛋白质修饰的纳米锗材料的新思路。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分析及能谱分析(EDS),对制备的纳米锗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探讨各实验条件变化对纳米锗形貌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纳米锗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球形纳米锗颗粒平均粒径约为60nm,分散性良好,调控诱导出了方形和棒状的纳米锗材料。本研究方法简单、可控且重复性好,BSA做稳定剂大大提高了纳米锗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同时改善了纳米锗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拓展纳米锗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尹华斌张林杨培慧蔡继业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生物相容性
墨鱼骨有机质与纳米金复合膜光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
2012年
利用纳米金种法制备墨鱼骨有机质纳米金复合膜(CDMS/AuNPs),构建一种有机质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复合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根据金纳米颗粒(AuNPs)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利用亚硝酸盐还原氯金酸诱导纳米金种生长,进而应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DMS/AuNPs传感器的吸光度与亚硝酸盐的浓度在2.5×10-6~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0),检出限为8.0×10-7 mol/L(S/N=3)。
骆健俊张林王锦慧姚述光杨培慧蔡继业
关键词:金纳米颗粒光学传感器亚硝酸盐
基于β环糊精功能化金纳米棒光学探针检测多酚化合物
2014年
以β环糊精(β-CD)功能化金纳米棒为光学探针,基于β-CD对芒果苷、白杨素及瑞香素多酚化合物的包合作用,建立了一种检测疏水性多酚化合物的新方法。多酚化合物在体积分数10%的甲醇水溶液(pH 6.0)介质中,与β-CD功能化金纳米棒作用10 min,β-CD的包合作用使其富集到金纳米棒表面,从而引起金纳米棒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光谱发生变化;以质谱等技术证明了β-CD对多酚化合物具有包合作用。随着多酚化合物浓度的增加,金纳米棒探针在约为700 nm处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随之线性下降,对芒果苷、白杨素和瑞香素的检出限分别为9.0×10-9,5.0×10-8,4.0×10-8mol/L,建立了一种可在水溶液中富集与检测疏水性多酚化合物的新方法。
张家慧林建兴罗金梅王锦慧杨培慧
关键词:光学探针多酚化合物
ADM-PBCA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界面Tf靶向载体的修饰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提高临床抗肿瘤药物的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本研究探讨以阿霉素(ADM)为模型药物,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为载体,通过乳化聚合法制备PBCA载药纳米微球并对其表征;利用红外光谱探讨载药纳米微球的结合机理,检测了PBCA载药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最后将PBCA载药纳米微球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其表面改性后,利用化学键合方法在其表面修饰上转铁蛋白(Tf),旨在实现药物的主动靶向性。通过L9(33)正交设计实验发现,优化后的载药纳米微球平均粒径为276.7 nm,平均包封率为(54.74±1.52)%,平均载药量为(26.07±1.63)%,分散性及成球性良好。另外体外释药实验表明,PBCA载药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和双相释药特性,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Q=0.516 1+36.02e(-t/6.151 2)+5.87e(-t/1.61)(r=0.989 5)。
曾竞李周明杨培慧蔡继业
关键词: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载药微球体外释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