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70035)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夏维奇夏青仲夏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电报
  • 2篇社会
  • 2篇民国
  • 1篇电汇
  • 1篇演进
  • 1篇政府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局势
  • 1篇人事
  • 1篇人事管理
  • 1篇人事管理制度
  • 1篇社会变迁
  • 1篇生态
  • 1篇晚清
  • 1篇晚清民国
  • 1篇晚清民国时期
  • 1篇文化变迁
  • 1篇现代性成长
  • 1篇现代性追求
  • 1篇民国北京政府

机构

  • 5篇扬州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夏维奇
  • 1篇仲夏
  • 1篇夏青

传媒

  • 2篇学术研究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历史教学(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电汇的演进与近代中国金融生态的变迁被引量:1
2016年
电报引入中国后,渐为金融领域所取用,衍生出电汇这种新型经济行为,传统的汇兑方式与格局由此出现大的变动。电汇在近代中国的演进,从其经营的主体和规模两方面观瞻,大抵经历发端、发展与深入发展三个阶段。而电汇的渐次发展与日益繁兴,不仅方便了国人的社会生活,而且提高了工商企业的结算效率,并增强了货币的流动性,使得国内以及国内与国际间的金融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一切以一个案领域标识近代中国金融生态的变迁以及向着现代金融的转型。
夏维奇夏青
关键词:电汇金融生态社会变迁
电报的引入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被引量:2
2017年
晚清以降,以电报学为代表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大量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裂变,七科之学渐次成型。一系列电报学堂的设立,以其现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产生冲击,专业技术教育日渐隆盛。电报引入后,引发中国语言与文学的变化,文本体裁中衍生电讯等新文体,并日益成为新闻传播之重要工具。在更深层面,国人的思想因之而逐步改变,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渐在人们的观念之中滋生并扩散开来。这一切大致反映出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以及现代文化之成长。然需看到,即便电报知识传入中国已近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伐杆救旱事件之频发,炼魂成电谣言之流播等,又提示中国传统的风水、符谶等术数思想以及魂魄、鬼祟等宗教观念因具广阔影响,使得现代文化在中国成长之进程只能缓慢而长期,无法一蹴而就。
夏维奇
关键词:电报
从电报建设重心之转移看南京国民政府与现代性追求被引量:1
2018年
电报是西方近代重要科技文明成果。它的诞生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提高,天涯咫尺成现实,极大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晚清以降,中国渐次引入这种新型通信技术,历民国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而不辍,从而取得较大成就与较深影响。此间出现一颇具象征意义的现象是,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电报建设的重心发生转移:一是技术重心由晚清及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着重建设的有线电报转移到无线电报上来。这既是应斯时内政外交之所需,更有一基础性因素即国际通信技术的变迁。面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电报技术的日新月异,南京国民政府紧跟时代步伐,援用最新成果。此不仅提示出其所代表的近代中国对积极引植现代因子,努力构建现代国家的追求,而且预设了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理念。再是地理重心由晚清及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着重建设的东部地区转移至西部。这既是应斯时内外战争之所需,更有一根本性因素即孙中山的电信建设理念。南京国民政府高度重视并深入贯彻孙中山的电信建设思路与主张,在维持东部电信发展的同时,全力推进西部地区的电报建设,努力将现代通信技术拓至偏远地区。此同样提示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对现代性的追求,积极遍植现代因子,全方位构建现代国家,且亦预设了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的主要路径。
夏维奇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缓慢”抑或“迅速”——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电报发展被引量:2
2015年
学界对民国北京政府的统治常持先入之见,乃至多认为此间的电报发展是缓慢的,甚至呈衰退之势。事实并非如此,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无论有线电报抑或无线电报,发展皆较迅速,成效相当显著。其根本原因在于彼时的经济运行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强力需求,而政府的积极作为亦助推了电报的发展。若就当时的政治局势而言,其中的有利因素与不利成分错综纠葛,也预设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夏维奇
关键词:政治局势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晚清民国电报业人事管理制度的现代趋向(1880—1937)被引量:1
2016年
晚清民国电报业在职员的任用、调训、考核与薪酬等方面相继制订与实施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由此渐次形成大致完整的人事管理体系,其中之现代性不断成长,奠定此间电报业发展良好态势之基。然而从制度设计与执行来看,斯时电报业的人事管理亦有诸多局限,则表明其现代性成长之不充分,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该行业的发展。这一切或多或少地透显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特征,亦提示出现代趋向在中国之发展,因中国历史与社会的特殊性,不会一帆风顺。
夏维奇
关键词:人事管理现代性成长晚清民国时期
“邻厚君薄”:近代中国电报创建中的日本因素
2014年
面对滚滚东来的电报洪流,国人就中国要不要自建电报的问题,趋新与守旧两种认知日渐分化,乃至演进为严重的对抗。此间,先是趋新人士利用日本侵台事件,在守旧氛围十分厚重的情势下,获得清廷一定程度的支持,开始在台湾地区拟建电报;继之,趋新人士再以日本电报业的发展景况及球案为立言基础,终在这场论争中占据上风,中国内陆地区开始引入电报,近代中国大规模建设电报活动由此发轫。
夏维奇仲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