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70034)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勇高国金宋明爽孙金荣沈广斌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农耕
  • 3篇农业
  • 3篇秦汉
  • 2篇生态
  • 2篇农业开发
  • 2篇秦汉时期
  • 2篇狩猎
  • 1篇低洼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遗址
  • 1篇沼泽
  • 1篇中华传统文化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压力
  • 1篇山东省农业
  • 1篇山林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问题
  • 1篇水资源

机构

  • 6篇湖南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王勇
  • 1篇刘铭
  • 1篇沈广斌
  • 1篇孙金荣
  • 1篇宋明爽
  • 1篇高国金

传媒

  • 2篇中国农史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农田水利与秦汉时期对劣等地的改造利用
2015年
随着对耕地垦拓的需求日益扩大,秦汉时期在继续开发条件良好的平原和河谷地带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低洼、沼泽、干旱地带等相对劣等土地的利用.当时兴建的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都以营造田地为主要目的,在扩大土地利用,改善土壤性状方面起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北方地区的灌溉渠系对于盐碱地的淤灌改良,江淮以南的陂塘工程对于低洼沼泽的改造利用,西北边区的明渠井渠对于干旱地区的农田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勇
关键词:农田水利盐碱地干旱地带
汉晋南朝南方农业开发的环境效应
2016年
汉晋南朝南方的农业开发,客观上改善了南方的生态环境。南方环境的卑湿状况得到明显改观,瘴气分布范围缩小,卫生情况有了很大提高,田园风光逐渐形成。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南方的地域偏见,也因而逐渐消弱。客观分析汉晋南朝南方农业开发的环境效益,有助于对历史上农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全面认识。
王勇
关键词:农业开发生态环境
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农耕环境论析被引量:3
2014年
内黄三杨庄遗址的汉代农田,最初可能是黄河洪水消退后留下的淤泥土地,并且得到河水定期泛滥的淤灌,土壤肥力优越。由于水资源相对富足,当地的农田垄作不是出于防旱,而是雨季排涝的需要。作为新垦殖区,这里人地矛盾缓和,政府干预较少,人民能够按照农业规律来组织生产与生活,加上有利的自然环境,农耕能够取得很高的成果。但在面对不期而至的河患时,三杨庄遗址的主人仍然无能为力。
王勇
关键词:土壤肥力水资源
秦汉渔采狩猎与农耕经济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秦汉时期中国农耕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与对渔采狩猎的限制无关,相反秦汉政府是鼓励农民在农闲时候从事渔采狩猎的,并且力图维持渔采狩猎的可持续发展。只是农耕经济与渔采狩猎天生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受农业发展的挤压,野生动植物资源日益萎缩,捕鱼、采集、狩猎等经济活动的衰退终究难以避免。
王勇
关键词:秦汉农耕
传承中华农耕文明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2014年年会综述
2014年
2014年10月18—19日,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2014年年会在青岛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农史界的特邀专家以及学会会员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主办,青岛农业大学承办。
沈广斌高国金宋明爽刘铭孙金荣
关键词:农业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传承
农业开发与历史上的生态问题
2015年
以"开发—破坏"模式来看待农业开发与历史上的生态问题是过于简单的做法。由于能以较小地块养活更多人口,发展农业曾起到缓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压力的作用。农业具有生态功能,在开发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往往超过其负面影响。但是农业的发展不断给人口增长提供新的空间,从而会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历史上因农业经营而导致生态问题主要是在明清人口大爆炸之后。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非单纯因农业开发所致,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农业的调整予以解决。
王勇
关键词:农业开发生态问题人口压力
秦汉时期山林川泽的保护及其经济背景
2015年
秦汉学者强调对于自然资源要取之有度、节制消费,保证各种生物顺利长养,并形成了山林川泽"以时禁发"的思想。秦汉政府重视山林川泽的保护,将"以时禁发"的精神落实到了国家法令之中。然而,秦汉时期保护山林川泽的出发点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而非基于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由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这些优秀的思想与制度在传统社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王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