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220100)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朱元清解朝娣雷兴林徐锡伟马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汶川8.0级...
  • 2篇汶川地震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变形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应力触发
  • 1篇余震
  • 1篇震源
  • 1篇震源机制
  • 1篇震源机制解
  • 1篇日本9.0级...
  • 1篇同震位移
  • 1篇网络
  • 1篇库仑破裂应力
  • 1篇库仑破裂应力...
  • 1篇GPS
  • 1篇GPS测定
  • 1篇触发

机构

  • 2篇上海市地震局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日本产业技术...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2篇雷兴林
  • 2篇解朝娣
  • 2篇朱元清
  • 1篇于海英
  • 1篇孙汉荣
  • 1篇宋治平
  • 1篇徐长朋
  • 1篇蔡华
  • 1篇赵齐乐
  • 1篇于贵华
  • 1篇李海鸥
  • 1篇李鹏
  • 1篇马文涛
  • 1篇徐锡伟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GPS测定的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的中国大陆地区同震位移场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陆态网络东北地区的6个GPS基准站地震期间的观测数据反演了日本本州东海岸9.0级强震区域地表的瞬时形变过程,应用160多个陆态网络基准站以及IGS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解算获得中国大陆地区的远场同震位移。将测站按照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带(区)进行分配统计可知,东北地区同震位移最大,平均接近20mm;首都圈与郯-庐带及周围地区平均同震位移也在10mm左右;距离震中比较远的鄂尔多斯及周围、阿尔金-祁连山-阿拉善、新疆等地区也受到了该地震的影响,在东方向发生了5mm左右的位移,并且以上地区的优势方向都为东方向;而本次地震对中国的华南(包括南海)以及青藏等地区基本没有影响。这些解算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地震动力学特征及判定未来地震趋势提供了详实的实测依据。
蔡华孙汉荣赵齐乐李鹏
关键词:GPS日本9.0级地震同震位移
震源机制解分类与川滇及邻近地区最新变形特征被引量:24
2008年
以位错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地震分类的理论基础,利用美国哈佛大学1977—2008年的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地震三角形分类法,研究了中国川滇及邻近地区震源机制解124例,从地壳脆性变形的角度分析了川滇次级块体的变形形式。结果表明:整体上川滇及邻区的走滑断层、逆冲断层和正断层具有明显的分区性特征,受青藏高原SE方向的挤压,沿着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产生了大的剪切位移和变形带;同时,受缅甸弧挤压和四川盆地的阻挡,在缅甸弧前端和龙门山断裂带等地形成了强烈的挤压区,在云南大部分区域形成了扇形剪切应力变形区;而沿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所产生的大的剪切位移和变形直接作用在红河断裂带上,造成红河断裂带呈右旋向SE方向错动,引起其后延金沙江断裂至丽江-小金河断裂之间形成大的应力拉张区,构成了现今川滇及邻区地壳变形的最新格局。
马文涛徐锡伟曹忠权于贵华李海鸥徐长朋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地壳变形
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触发作用和对断层的应力加卸载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可变滑动震源模型,计算和研究了汶川M_S 8.0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及对后续6次强余震的应力触发作用,并定量分析了汶川地震对附近活动断裂带的库仑应力加卸载作用。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布图案复杂性强,主要由发震断裂复杂的空间展布形态以及震源断层活动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两种性质决定。汶川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多数强余震存在一定的触发作用。汶川地震的发生对附近的断裂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青川断裂中段和北段、岷江断裂南段和灌县-江油断裂南段,主要是以强烈的库仑破裂应力加载作用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强余震序列的孕育、加速以至于发生;东昆仑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受到了轻微的应力加载作用;龙泉山断裂带、华莹山断裂带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主要受到了轻微的卸载作用。
解朝娣朱元清雷兴林于海英
关键词:汶川地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应力触发
用地震活动多参数扫描法探测汶川地震孕育的临界信息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时间扫描方法,通过能量释放率、b值、空间相关距离和广义维等多种统计参数的协同分析,研究了汶川8.0级大地震及其多次强余震之前区域地震活动性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发现大震前的地震活动表现出能量释放率增大,b值的大幅度减小,空间相关距离的下降和广义维的下降-回升等异常特征.对后续余震活动的分析,也可分辨出地震活动的临界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多种统计参数的综合协同分析能够反映地震活动的特点,发现孕震系统激变前的临界行为.
解朝娣朱元清雷兴林宋治平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地震活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