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70015)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云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话语
  • 2篇朝贡
  • 2篇朝贡体制
  • 1篇中朝关系
  • 1篇清朝
  • 1篇外交
  • 1篇外交话语
  • 1篇晚清
  • 1篇明朝
  • 1篇明清
  • 1篇近代外交
  • 1篇话语体系

机构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李云泉

传媒

  • 2篇中国边疆史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晚清东亚变局与近代“外交”一词的起源——以中朝关系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2015年
朝贡体制下的中外交往,以礼仪上的君臣尊卑关系为主要表征,与基于条约体制的近代西方外交有所不同。近代"外交"一词的起源与流通,是西方主导下东亚变局的直接产物,并与中朝关系的近代转型密切相关。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先秦特定语境下的"人臣无外交"作为后世对外关系的专用词语,在清代中朝两国汉文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进而指出它与朝鲜事大理念的内在关联;二是近代"外交"一词出现之后,关于中朝关系及朝鲜与欧美关系的讨论,成为近代"外交"一词的一条重要流通渠道;三是近代"外交话语"的形成及其思想史意义。
李云泉
关键词:朝贡体制外交外交话语中朝关系
话语、视角与方法:近年来明清朝贡体制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1
2014年
针对近年来中外学界有关朝贡体制或东亚秩序的研究,本文从话语体系、视角与方法等层面探讨朝贡体制之虚实,进而指出明清两朝朝贡体制之异同。认为不仅朝贡体制所本的话语体系有虚实之分,而且其自身就是一个虚实一体的历史存在,并因时移势异而发生虚实转化。若一味用"朝贡即服从,条约即平等"的近代西方话语逻辑解读曾经自成一系的东亚世界,极易导致历史影像的模糊与失真。
李云泉
关键词:朝贡体制话语体系明朝清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