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4-04-003)

作品数:6 被引量:70H指数:5
相关作者:薛永超程林松张继龙耿传林黄世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油藏
  • 5篇底水
  • 4篇底水油藏
  • 3篇剩余油
  • 3篇夹层
  • 2篇油水
  • 2篇油水运动
  • 2篇砂岩
  • 2篇砂岩油藏
  • 2篇屋顶
  • 1篇底水油藏开发
  • 1篇底水锥进
  • 1篇动压力
  • 1篇压力梯度
  • 1篇油藏开发
  • 1篇剩余油分布
  • 1篇水平井
  • 1篇水锥
  • 1篇特高含水
  • 1篇特高含水期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5篇薛永超
  • 3篇程林松
  • 1篇汤云浦
  • 1篇耿传林
  • 1篇李春兰
  • 1篇黄世军
  • 1篇张继龙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滨岸相底水砂岩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及主控因素分析——以NH25油藏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以流动单元控制建立的储层模型为基础,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对NH25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构造高部位及局部正向微构造是剩余油富集区。根据夹层与油水运动耦合作用,提出了4种夹层分布模式,其中无夹层模式底水快速锥进,远离井筒周围分布大量剩余油;渗滤型夹层开发效果好,剩余油较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极易在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大范围不渗透夹层上下邻层均可形成大量剩余油富集区。物性较差的流动单元及不同物性流动单元的过渡区是剩余油富集区。正韵律储层顶部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反正复合韵律储层顶底形成"汉堡式"剩余油分布区,正反复合韵律储层中部形成"工字型"剩余油分布区。井网不完善区剩余油容易富集。
薛永超程林松
关键词: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
夹层对底水油藏开发及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被引量:35
2010年
砂岩底水油藏在中国储量丰富,底水油藏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底水锥进,而夹层对抑制底水锥进具有明显效果。由于夹层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夹层研究尚没有统一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从夹层分布面积、夹层厚度、夹层渗透率、夹层泥质含量等参数,将夹层归纳为无夹层、渗滤型夹层、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4种模式。无夹层模式底水锥进速度快,大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底水完全被抑制,这两种夹层模式下的油气开发效果较差;渗滤型夹层底水被转化为次生边水和次生底水,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水转化为次生边水,这两种夹层模式开发效果较好。无夹层模式远离井筒周围分布大量剩余油,可以通过完善井网来提高动用程度;渗滤型夹层开发效果好,剩余油分布很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这种剩余油可作为后期挖潜的一个方向;大范围不渗透夹层上下邻层均可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重点对象。
薛永超程林松张继龙
关键词:砂岩油藏底水油藏夹层油藏开发油水运动
夹层对底水油藏油水运动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2
2011年
夹层抑制底水锥进效果良好,但尚未开展其定量评价的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根据夹层参数,将其定量评价为无夹层、渗滤型夹层、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4种分布模式.无夹层模式底水快速锥进,远离井筒周围分布大量剩余油,可通过完善井网提高动用程度;渗滤型夹层底水被转化为次生边水和次生底水,开发效果较好,剩余油分布较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水转化为次生边水,极易在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可作为后期挖潜的方向;大范围不渗透夹层完全抑制底水运动,上下邻层均可形成大量剩余油,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重点.
薛永超梁卫耿传林
关键词:底水油藏油水运动
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新模型被引量:11
2011年
不同黏度下稠油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稠油流动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梯度随原油黏度的增大而增大。考虑水平井三维空间渗流特征和启动压力梯度,应用速度势理论建立了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新的数学模型。应用新模型,对海上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对稠油油藏水平井产量和动用范围的影响:启动压力越大,水平井产能越低;启动压力梯度增大了渗流的阻力,减小了水平井的动用范围。
汤云浦李春兰黄世军
关键词:稠油油藏水平井启动压力梯度
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模式及开发对策被引量:7
2011年
准确表征剩余油是特高含水期油藏研究重点,而目前与底水油藏有关的剩余油研究甚少。以NF25底水油藏为例开展深入研究,目标油藏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构造、夹层、流动单元、韵律、开发井网及井型等因素控制,剩余油分布归纳为“2高”(构造高部位、高层位剩余油富集)、“3低”(层内低渗段、层间低渗层、井网控制程度低区域剩余油富集)、“4区”(水锥周围区、夹层遮挡区、差流动单元区、流动单元过渡区剩余油富集)、“5态”(构造主控“屋脊油”、夹层主控“屋檐油、屋顶油”、韵律主控“三明治、工字型”、井网主控“孤岛油、朵状油”、流动单元主控“无规则”)。分析可知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其对应的挖潜策略也有较大差别。
薛永超程林松梁卫刘伟新
关键词:底水油藏剩余油
底水砂岩油藏夹层模式对剩余油控制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由于夹层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夹层研究尚没有统一模式,提出从夹层面积、夹层厚度、夹层渗透率、夹层泥质质量分数等参数,将夹层定量评价为无夹层模式、渗滤型夹层模式、小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无夹层底水锥进快,油井寿命短,远离井筒周围富集大量剩余油,这可以通过老井侧钻提高动用程度;渗滤型夹层将底水驱转化为次生边水驱和次生底水驱,开发效果较好,剩余油较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将底水驱转化为次生边水驱,极易在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这种剩余油可作为后期挖潜的一个方向;大范围不渗透夹层完全抑制底水锥进,油井基本属衰竭开发,夹层上下邻层可形成大量剩余油分布,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重点对象.
薛永超
关键词:底水锥进夹层剩余油砂岩油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