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无)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唐志豪郝振平曹洪泽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电子政务审计的现实模式——基于本土环境和国际经验借鉴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由于审计理念和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不同,电子政务审计实践难以直接采用国外做法。如何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审计模式,是计算机审计领域的重要话题。本文以近三年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审计报告为素材,对比国际实践,分析经验启示;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审计环境和政府绩效管理环境三方面分析我国本土环境特征,构建出我国电子政务审计的现实模式,包括基本原则、关键目标和内容框架等,指出开展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应重点关注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强化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突出系统功能和应用绩效审计。
- 唐志豪郝振平
- 关键词:电子政务国家审计本土模式
- 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国际经验与启示被引量:2
- 2013年
- 一、引言
信息系统审计(ISAudit)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得审计人员开始关注电子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被人们称为EDP审计,这是信息系统审计的早期萌芽。20世纪90年代,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如何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和有效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系统审计开始在美、日、澳、英等国普及起来。2001年,国家审计署将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考试引入我国,十余年来各行各业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信息系统审计实践。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规范。
- 曹洪泽唐志豪
- 关键词: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审计准则会计电算化国家审计署
- 我国电子政务审计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电子政务审计是强化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国家审计监管,是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目前国内此领域相关研究较少,如何辩证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基础理论和内容框架,是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新问题。本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三方面厘清电子政务审计概念,构建包含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和应用绩效审计的内容框架,提出以资金使用、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为主线的三种实施思路,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层面探讨了开展电子政务审计项目的不同侧重点。
- 唐志豪郝振平
-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