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T0201)

作品数:105 被引量:896H指数:16
相关作者:陈楠王伟铭任红张文潘晓霞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肾脏
  • 22篇细胞
  • 16篇肾小球
  • 15篇综合征
  • 15篇基因
  • 13篇肾小管
  • 13篇小管
  • 12篇肾脏病
  • 12篇突变
  • 11篇蛋白
  • 1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0篇肾小球硬化
  • 10篇局灶
  • 10篇过氧化
  • 10篇过氧化物酶体
  • 9篇肾小管上皮
  • 9篇节段
  • 9篇节段性
  • 9篇过氧化物酶体...
  • 8篇增殖物激活受...

机构

  • 103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舟山市中医骨...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解放军第八五...
  • 1篇浙江省温州市...

作者

  • 103篇陈楠
  • 62篇王伟铭
  • 46篇任红
  • 38篇张文
  • 27篇潘晓霞
  • 22篇陈晓农
  • 21篇王朝晖
  • 16篇谢静远
  • 12篇沈平雁
  • 10篇靳远萌
  • 10篇朱萍
  • 8篇朱冰冰
  • 8篇陈慧
  • 8篇李晓
  • 7篇倪莉燕
  • 7篇史浩
  • 7篇韩琳
  • 6篇俞海瑾
  • 6篇章慧娣
  • 6篇李娅

传媒

  • 35篇中华肾脏病杂...
  • 24篇肾脏病与透析...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国实用内科...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细胞生物学杂...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国际内科学杂...
  • 2篇上海医学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6篇2010
  • 24篇2009
  • 28篇2008
  • 16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钾性碱中毒
2009年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18岁,因多尿伴夜尿增多10余年,反复发作性双下肢乏力2年于2005年8月15日入院。患者自幼尿多,夜尿2—3次。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数十分钟后自行缓解,未予重视。每日尿量2.3~6L。2005年7月再次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且较以往严重,无腹泻、恶心、呕吐,无大汗,遂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血钾2.7~3.8mmol/L,尿量6L/d,尿蛋白量(24h)0.19g,无高血压。予以补钾治疗后症状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拟低血钾原因待查收入我院。否认遗传性肾脏病家族史,无特殊药物史。
王琼任红陈楠
关键词:碱中毒低钾性双下肢乏力反复发作性夜尿增多遗传性肾脏病
腹腔造影结合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CAPD患者并发鞘状突未闭一例
2009年
患者,男性,52岁,7年前发现血压升高;4年前尿蛋白2+;3年前Scr143μmol/L,在我科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Haas4型,接受ACEI及ARB治疗。入院前患者觉胸闷、气促,查Scr687μmol/L,经抗心衰治疗好转,于2008年3月24日入院。否认手术外伤史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史。体检:BP140/90mmHg,贫血貌,心律不齐,双下肢无水肿,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77g/L,Hct0.221,尿红细胞1×10^3/μl,尿蛋白量(24h)5.86g,24h尿量1.35L,BUN 31.2mmol/L,Scr772μmol/L,Alb25g/L,
谢静远史霆徐兆平陆勇任红史浩陈楠
关键词:CAPD患者鞘状突未闭三维重建CT扫描入院前患者抗心衰治疗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TGF-β_1诱导肾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致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株(NRK/49F),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PPARγ配体15dPGJ2及其激动剂曲格列酮和齐格列酮对TGFβ1诱导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维连结蛋白(FN)和Ⅲ型胶原(ColⅢ)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PPARγ激动剂对TGFβ1诱导的F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1能显著增加NRK/49F细胞CTGF、FN和ColⅢmRNA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效应。与TGFβ1刺激组相比,10μM15dPGJ2、曲格列酮和齐格列酮预处理组αSMA、CTGF、FN和ColⅢ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F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PPARγ激动剂可抑制TGFβ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
刘峰王伟铭陈楠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转化生长因子-Β细胞外基质
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医院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2005年间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住院病史,分别收集并统计血液透析(血透)和腹膜透析(腹透)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调查血液净化患者病史400份,发生医院感染76例次。血透患者医院感染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占5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血流感染及尿路感染,分别占16.7%和15.0%,病原菌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肺部感染临床情况复杂,真菌感染占一定比例,血流感染发生与深静脉插管保留时间相关,尿路感染中无症状菌尿症占多数。腹透患者医院感染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占65.5%,真菌居多;其次是腹膜炎占20.7%,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两组中复数菌感染和多部位感染均占一定比例,且病情严重。结论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种类及病原菌组成复杂,肺部感染最常见,真菌感染率上升。临床医师需高度重视预防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章慧娣王伟铭王健朱萍张文陈楠
关键词:腹膜透析医院感染病原学终末期肾病
肾脏损伤和听力障碍——耳肾综合征被引量:1
2009年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耳肾疾病之间,无论是从遗传角度还是非遗传角度,两者均可有密切的联系。从遗传角度来说,耳肾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耳肾综合征或某些遗传疾病同时导致的耳肾损伤,而就耳肾综合征来说,可以表现为(1)肾脏发育不良或输尿管异常伴听力损伤;(2)肾小球损伤伴听力损伤;(3)肾小管损伤伴听力损伤。
潘敏王伟铭陈楠
关键词:肾综合征听力障碍肾脏损伤遗传疾病听力损伤
P-选择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gA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研究P-选择素基因变异与原发性IgA肾病的相关性。方法在用直接测序法广泛筛查P-选择素基因全部编码区、部分调控区和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并发现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基础上,挑选9个中高频SNPs(频率>5%)。选上海瑞金医院肾科收治的汉族原发性IgA肾病患者210例及健康对照者103例,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对IgA肾病进行病例-对照相关分析。结果(1)IgA肾病者AA基因型频率(78.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65.1%,P =0.0136),AG+GG基因型频率(21.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34.9%,P=0.0136);IgA肾病者等位基因A频率(88.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81.6%,P=0.0165),等位基因G频率(11.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18.4%,P=0.0165)。危险度相关分析,AG+GG基因型使IgA肾病发病危险性下降为52.2%(OR=0.522,95%CI为0.311~0.875)。(2)96例IgA肾病者外周血P-选择素水平为(26.8±9.1)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9.6±4.5)μg/L,P<0.01],-825A/G多态性AA基因型者的P-选择素水平[(28.1±9.0)μg/L]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23.4±8.5)μg/L,P<0.05]。结论P-选择素基因启动子区-825A/G与IgA肾病易感性及患者肾功能显著相关,揭示了P-选择素基因在IgA肾病中的致病作用。
王朝晖王伟铭周同陈晓农潘晓霞朱杰陆颖韩斌陈楠
关键词:IGA肾病易感基因P选择素
上海市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调查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调查上海城市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KD)发生情况及其并发症,从而有助高危人群中CKD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方法收集上海市瑞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新华医院、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仁济医院5家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间住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分别经脑CT、脑血管CT(CTA)、磁共振成像(MRI)、脑血管MRI(MR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确诊。对患者进行肾脏损伤指标(Scr、尿常规+沉渣镜检、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相关危险因素(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的检测。Scr检测统一在瑞金医院检验中心进行。采用MDRD复杂公式估算GFR,并根据K/DOQI指南进行CKD分期。结果共调查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014例,男性559例,女性455例,平均年龄(68.56±12.17)岁。病因依次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708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197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09例)。11.2%的患者伴有微量白蛋白尿(MAU),而24.8%患者为显性蛋白尿。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KD患病率为47.7%;CKD 1~5期分别占该人群的6.90%、14.69%、21.60%、2.56%和1.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影响脑血管疾病患者短期(30d)预后的危险因素为蛋白尿(DR=1.69,P=0.0005)、空腹血糖升高(OR=1.67,P=0.0005)和贫血(OR=1.37,P=0.04)。结论首次在我国进行脑血管疾病人群中肾功能情况调查分析,报道了上海脑血管疾病人群中CKD流行病学数据。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CKD的发生率为47.7%。对该人群进行CKD评估,尤其是在早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筛查尤为重要。
徐静王伟铭史浩陈生弟李威刘振国张景红李焰生陈楠
关键词:肾疾病脑血管障碍患病率
IgA肾病遗传学研究——现状,机遇和挑战被引量:3
2011年
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家族聚集起病及发病率的人种差异均提示遗传因素为重要致病机制之一。尽管迄今为止仍未找到明确的致病基因,但随着遗传学研究方法的改进,特别是高密度基因芯片的出现及广泛应用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推进,在该领域出现了许多振奋人心的研究成果。连锁分析对家族性IgA肾病基因定位至少已得到4个易感区段;关联分析提示IgAN发病可能与IgA1糖基化过程中的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谱研究通过对外周血白细胞和肾组织的表达谱分析,发现了一系列与IgAN起病与进展潜在相关的基因;借助IgAN动物模型,则有助于明确候选基因功能和阐明致病机制。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热点,该方法应用高密度基因芯片,无需假设易感基因,定位微效及中效易感基因效能要强于连锁分析,最近已有2项IgAN的GWAS研究结果发表。复杂性疾病的基因定位极具挑战性,但随着遗传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下一代测序方法的不断完善,必将加快推动IgAN致病基因定位工作。
谢静远陈楠
关键词:IGA肾病基因研究
冬虫夏草制剂拮抗5/6肾切除大鼠肾脏纤维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构建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脏病模型,研究冬虫夏草制剂对肾脏纤维化的拮抗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5/6肾切除组(OP组)和5/6肾切除术后冬虫夏草制剂治疗组(CS组),每组16只。分别于肾切除术后4、8周,采集血、尿样本,处死大鼠后留取肾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和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Ⅲ型胶原(Col-Ⅲ)以及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FN、Col-Ⅲ和α-SMA的mRNA表达。结果与SO组比较,OP组肾脏组织病变明显,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增多,足突融合及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甚至嵴溶解、消失,自噬小体形成,且术后8周较术后4周的病变更为严重;与SO组比较,OP组SCr、BUN和UACR均显著升高,Alb则明显降低,肾脏组织中FSP-1、FN、Col-Ⅲ、α-SMA的蛋白表达及FN、Col-Ⅲ和α-SMA的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上述改变术后8周较术后4周更为明显。术后8周,与OP组比较,CS组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线粒体损伤明显缓解,UACR明显降低,而Alb升高显著,肾脏组织中FSP-1、FN、Col-Ⅲ、α-SMA的蛋白表达及FN、Col-Ⅲ和α-SMA的mR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冬虫夏草制剂可通过减轻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等机制,拮抗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纤维化程度。
郭山脉仲芳周桥卢颖郝旭王伟铭陈楠
关键词:冬虫夏草制剂肾脏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线粒体损伤
姜黄素对内毒素所致肾脏炎症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肾脏的急慢性炎症与肾脏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讨姜黄素对内毒素(LPS)所致肾脏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SPF级昆明种小鼠40只,鼠龄6~8周,体重20~25g。小鼠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模型组(LPS组):腹腔注射LPS(1mg/kg和5mg/kg);(3)治疗组(LPS+姜黄素):动物先腹腔注射姜黄素(1mg/kg或5mg/kg)3d,然后腹腔注射LPS1mg/kg或5mg/kg。于处理后6h取材,切取部分肾组织用10%甲醛固定,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部分肾组织用于MCP-1mRNA检测。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培养于KSF培养液中,设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培养液,LPS刺激组(1ng/ml,100ng/ml和10μg/ml),LPS刺激+姜黄素(5μmol/L和50μmol/L)处理组,分别培养4h和24h后收集细胞,应用Real-timePCR检测各组细胞MCP-1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的表达。EMSA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的活性。结果:腹腔注射LPS(1mg/kg和5mg/kg)虽未引起光镜下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但可显著增加小鼠肾脏MCP-1 mRNA的表达,分别增加20倍和26倍,而姜黄素处理可降低LPS所诱导的肾脏MCP-1 mRNA的表达,尤以LPS(1mg/kg)+姜黄素(1mg/kg)为明显(下降至基础值的2.5倍)。应用不同浓度的LPS刺激HK-2细胞4h,HK-2细胞MCP-1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的效应(分别增加1.60、2.15和14.7倍)。而以100ng/ml的LPS刺激HK-2细胞4h,观察姜黄素的干预作用,可见不同浓度的姜黄素(5μmol/L和50μmol/L)可显著抑制LPS所诱导的HK-2细胞MCP-1 mRNA的表达,且以50μmol/L姜黄素干预组为明显。同时EL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CP-1的表达结果相似。EMSA结果显示NF-κB的DNA结合活性随LPS的浓度增加而增加,而应用姜黄素预处理后,由LPS所诱导的增高的NF-κB的DNA结合活性随之下降。结论:早期给予姜黄素治疗,能明显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肾脏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从而发挥其肾脏损伤的保护功能;而体外研究表明姜�
仲芳陈慧韩琳靳远萌王伟铭陈楠
关键词:姜黄素内毒素急慢性炎症肾脏疾病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