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WLH20)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偃成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基于关联-顺应模式的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研究必将成为未来善意谎言言语交际策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运用关联-顺应模式对小说《不存在的女儿》中的善意谎言具体案例进行认知语用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了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正确认识善意谎言生成和理解的前提是语境的动态性,善意谎言生成和理解的具体过程就是语言结构和语境成分的相互顺应,善意谎言言语交际的结果就是意义的动态生成。
- 杨偃成
- 关键词:善意谎言认知心理机制关联-顺应模式
- 善意谎言的认知语用探究被引量:5
- 2013年
- 善意谎言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有用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交际策略。试以关联理论(RT)和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ICM)为视角来探讨善意谎言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ICM理论提供了一种从狭义的理论上解读善意谎言的认知框架,而关联理论可以具体把这种理论上的认知框架应用到善意谎言实际分析中,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来解释具体语言现象。同时指出,RT与ICM在对善意谎言的解读中具有互补性,两者结合起来对善意谎言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为此,通过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个RT-ICM认知语用工作模型。
- 杨偃成
- 关键词:善意谎言关联论理想化认知模型
- 关联—顺应模式下的善意谎言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善意谎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语用策略,这种认知语用现象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离不开交际者认知因素的参与。本文在关联—顺应模式的指导下,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不存在的女儿》中的善意谎言进行认知语用研究,试图在此框架下探寻善意谎言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从而帮助改善人们的交际技巧,并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隐藏在善意谎言背后的动机和意图。
- 杨偃成
- 关键词:善意谎言
- 国内善意谎言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理清国内善意谎言研究的发展进程,很有必要对近些年来关于善意谎言研究的现状进行回顾。通过数据分析等方法归类了国内主要刊物上关于善意谎言研究的论文,着重对比了关于善意谎言研究的异同之处,最后指出该领域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希望能为善意谎言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引导和参考。
- 杨偃成
- 关键词:善意谎言
-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的认知语用分析
- 2014年
-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已经成为影响大学校园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模因-顺应理论的视角来探究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并对这一语言现象背后产生的内在认知心理工作机制做出合理的认知语用解释。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的产生是强势模因进行顺应选择的结果,其复制与传播则是对网络语境顺应的过程。具体而言,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的内在心理工作机制是被选择的强势模因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语言结构和交际目的顺应的结果。
- 杨偃成
- 关键词:认知语用
- 再议影片《手机》中善意谎言为什么成为可能——基于认知语用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善意谎言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有用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交际策略。本文试以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影片《手机》中几个不得不说的"善意谎言"的认知语用分析,来探讨解读善意谎言为什么成为可能:关联—顺应心理机制模型的存在,从而说明有些善意谎言在一定的场合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不得不说的。
- 杨偃成
- 关键词:《手机》善意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