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XLX16)

作品数:6 被引量:319H指数:6
相关作者:刘杨方晓义蔺秀云袁晓娇兰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流动儿童
  • 2篇心理
  • 2篇知觉
  • 2篇社交焦虑
  • 2篇歧视知觉
  • 2篇孤独感
  • 1篇心理机制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水平
  • 1篇心理适应
  • 1篇压力应对方式
  • 1篇社会支持
  • 1篇自尊
  • 1篇流动性
  • 1篇儿童孤独感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方晓义
  • 6篇刘杨
  • 4篇蔺秀云
  • 2篇袁晓娇
  • 1篇吴杨
  • 1篇侯舒艨
  • 1篇兰菁
  • 1篇张耀方
  • 1篇胡宁
  • 1篇蔡蓉

传媒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2篇应用心理学
  • 1篇心理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的研究被引量:29
2008年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半结构访谈提纲对21名流动儿童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探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总体来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理适应,二是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包括心境和个性两个维度,社会文化适应包括人际关系、适应环境、外显行为、内隐观念、语言、学习6个维度。本研究亦对城市适应标准的框架、理论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了讨论。
刘杨方晓义张耀方蔡蓉吴杨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适应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被引量:191
2009年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歧视对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从公立学校选取525名北京儿童、从流动儿童主要来源地的农村选取568名农村儿童作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测查了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应对方式和自尊。研究发现:(1)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社会歧视在学校类型、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流动性高的儿童得分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也不存在学校类型与性别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2)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校类型和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孩、来自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性高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与之相对应的被试,除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上存在学校类型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外,在孤独感上不存在学校类型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3)不同类别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感上最差;(4)除消极应对与自尊、积极应对与抑郁相关不显著外,歧视、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自尊两两之间都相关非常显著;(5)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通过应对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自尊不仅在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也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蔺秀云方晓义刘杨兰菁
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健康水平自尊
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被引量:41
2012年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变化特点及其动态关系,本研究通过整群抽样法从5所北京市公立学校和1所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测查,追踪时回收有效数据680份。对前、后测均参加调查的680名被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经过一年的城市适应,流动儿童整体的积极应对增多,消极应对减少,抑郁感下降,但社交焦虑水平无明显变化;(2)流动儿童个体在压力应对、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发展上均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年龄越小、来京时间越短、低年级及女生流动儿童群体的发展趋势更为良好;(3)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前测压力应对方式、抑郁感、社交焦虑均能显著预测后测相应变量的水平,前后测压力应对方式对抑郁感、社交焦虑均有即时预测作用,而前测抑郁感和社交焦虑对后测压力应对方式有不同的延时性影响。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蔺秀云
关键词: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社交焦虑
北京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及对孤独感的影响被引量:58
2009年
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525名北京儿童和568名农村儿童为被试,考察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城市流动性和住房流动性偏高,而学校流动性相对偏低;(2)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方面,流动儿童显著高于北京儿童和农村儿童;住房和学校流动性高的儿童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儿童;(3)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对其孤独感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预测系数为30.2%。流动儿童存在较高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社交焦虑能够显著预测孤独感。
胡宁方晓义蔺秀云刘杨
关键词:流动儿童流动性社交焦虑孤独感
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被引量:33
2011年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孤独感、歧视知觉、社会支持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社会支持、歧视知觉对孤独感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测查,回收有效追踪数据680份。对前、后测均参加的680名被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随着进入城市时间的增长,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歧视知觉显著减少,报告的社会支持显著增加;(2)流动儿童报告的社会支持、歧视知觉与孤独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前测的歧视知觉和报告的社会支持共同影响前测孤独感;同时,前测孤独感又会影响后测歧视知觉和报告的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后测孤独感。并且在这个动态作用过程中,前、后测社会支持既能分别直接影响前、后测孤独感,前测社会支持还能通过后测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间接影响后测孤独感;而前、后测歧视知觉则只能分别直接影响前、后测孤独感;(3)前测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都不能直接影响后测的孤独感,而是需要通过影响后测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才能对后测的孤独感产生作用。
侯舒艨袁晓娇刘杨蔺秀云方晓义
关键词:流动儿童孤独感歧视知觉社会支持
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的关系被引量:18
2013年
随着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长,其社会身份认同状况及其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群体对"农村人"身份的认同感较为模糊,有18.9%的流动儿童认同"老家人"身份,11.2%的流动儿童不再认同"老家人"身份,69.9%的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处于不确定状态;"农村人"社会身份认同能促进城市适应的进程,这种促进作用通过个体的自尊来发挥作用。
刘杨方晓义
关键词:流动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