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712001)
- 作品数:8 被引量:313H指数:8
- 相关作者:上官周平张希彪潘成忠周正朝郭小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陇东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牧草对坡面侵蚀动力参数的影响被引量:74
- 2005年
-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盖度草地与裸地坡面的产流产沙过程与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裸地坡面相比,草地坡面的含沙量、平均输沙率、径流量以及坡面流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草地坡面的平均输沙率及坡面流速随草地盖度的增大而减小,而盖度对草地坡面径流量的影响则不明显。裸地坡面的输沙率随降雨历时呈高-低-高变化,而草地坡面的输沙率则随降雨历时呈幂函数递减。试验中坡面径流的弗劳德Fr数和雷诺Re数均属层流的缓流范畴。草地坡面的Darcy weisbach和曼宁阻力系数随草地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值均大于裸地坡面相应的阻力系数。
- 潘成忠上官周平
- 关键词:人工草地盖度减水减沙
- 黄土丘陵子午岭油松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44
- 2006年
- 对黄土丘陵区子午岭天然油松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群落共容纳种子植物67种,分属23科54属,区系组成丰富;属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为主,共65个,占总属数的66.7%;在群落外貌特征上,油松群落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占75.9%;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共96种,占57.85%;群落可分为乔、灌、草3个层次,并有层间植物伴生;随年龄增长,群落中油松种群空间结构呈集群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变化;种群格局强度随年龄阶段变化缓慢,处于较弱的生境异质性变化状态中。
- 张希彪郭小强上官周平刘富顺
-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油松群落特征
- 人为干扰下子午岭次生林土壤生态因子动态变化被引量:19
- 2005年
- 对黄土高原陕西子午岭次生林区不同人为扰动条件下林地土壤容重、有机质、团聚体和微生物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为干扰(砍伐与开垦)对土壤生态因子影响较大,随干扰程度加剧,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土壤有机质由2.2%下降到0.8%.土壤稳定性团聚体减少30%;微生物数量由15×109个.g-1干土下降到8×107个.g-1干土,土壤退化严重.在同一干扰类型的土壤剖面上,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分别减少了50%和90%,并且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变化幅度略有差异.土壤容重由表层的0.9 g.cm-3增加到1.21 g.cm-3,呈增大趋势.同一干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在沟缘线上下存在一定差别,沟缘线以下样地表现出较好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较高的微生物量.
- 周正朝上官周平
- 关键词:土壤性质土壤微生物黄土高原
- 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被引量:36
- 2004年
- 以H.T.Odum的能值理论为基础,对陇东黄土高原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东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过度利用的基础上。处在以传统农业为主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阶段。系统能值投入水平和转化效率低,系统生产优势度低,环境负荷不断增加,产品经济成本增加,能值持续性指数下降等,使得该区域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应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
- 张希彪
- 关键词:能值分析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陇东黄土高原
-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及其开发被引量:13
- 2004年
- 以陇东地区 1990~ 2 0 0 2年的气象资料和 1998~ 2 0 0 2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为依据 ,应用布达哥夫斯基连乘原理对陇东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光能生产潜势、光温生产潜势、气候生产潜势进行测算 ,结果表明各级生产潜力分别是 :小麦为 192 4 1kg/ hm2、12 0 0 0 kg/ hm2、75 0 0 kg/ hm2 ,玉米为 2 2 5 0 0 kg/ hm2、135 0 0 kg/ hm2、90 0 0 kg/ hm2 ,马铃薯为 2 4 0 93kg/ hm2、16 5 19kg/ hm2、10 94 5 kg/ hm2 ,表明该地区农业资源可供利用的潜力较大。在对该地区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优化种植业结构 ,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抗逆应变型种植制度 ;采用集、节水技术 ,增加能量投入 ,提高水分的有效率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资源潜力。
- 张希彪
- 关键词:农业资源
-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综述被引量:80
- 2004年
- 近年来 ,人们对土壤水蚀形成过程及其模拟进行了广泛研究 ,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与目的 ,建立了土壤水蚀的经验预报模型、物理过程模型和分布式模型。在对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土壤水蚀模型进行评述的基础上 ,讨论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与GIS技术和BP神经网络理论结合的发展趋势 ,同时结合土壤水蚀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情况 ,提出了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的设想。
- 周正朝上官周平
- 关键词:土壤侵蚀模型分布式模型
- 黄土高原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被引量:20
- 2005年
- 黄土高原子午岭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107°30'~109°40'E,33°50'~36°50'N).其在植被分区上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植物亚地区.区内共有种子植物94科361属689种,分别占黄土高原区种子植物总数的63.95%、41.78%和21.37%.其中大科、大属在区系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区种子植物属包含15个分布区类型及12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分布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其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是: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多种地理成分交汇、过渡特征明显;区系组成以华北成分为主体,温带成分占优势;沿纬度梯度地理成分差异显著,垂直分布带谱不明显;区系成分新老并存,特有化程度低.
- 张希彪上官周平
-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特征黄土高原
- 黄土半干旱区坡地土壤水分、养分及生产力空间变异被引量:29
- 2004年
- 通过田间取样 ,分析黄土半干旱丘陵区陡坡面土壤水分、养分及其生产力空间变异性及其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坡面 0~ 2 0cm土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 2 0~ 4 0cm土层 ,但变异程度却明显低于 2 0~ 4 0cm土层 ,且除全磷外 ,土壤养分变异程度均明显高于水分 .2 0~ 4 0cm土层土壤养分沿坡面向下逐渐增大 ,而 0~ 2 0cm沿坡面纵向差异较小 .坡面浅沟沟槽处的土壤水分、养分条件最优 ,但其地上生物量却低于坡顶 .虽然纵向坡度 (35°~ 4 5°)明显大于横向 (5°~ 10°) ,但横向坡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却明显大于纵向 (除 2 0~ 4 0cm土层速效磷含量除外 ) ,而对水分的影响纵向大于横向 .相关分析表明 ,0~ 12 0cm土壤水分与 2 0~ 4 0cm土壤养分以及土壤养分之间 (0~ 2 0cm速效磷除外 )均呈极显著相关 .坡位对土壤水分、养分及地上生物量有很大影响 ,但土壤水分、养分对生物量影响不显著 .
- 潘成忠上官周平
- 关键词:陡坡地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生产力黄土半干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