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09C26215112399)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5
相关作者:傅相锴黄静罗云飞邹晓川胡小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教育部重庆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催化
  • 5篇乙烯
  • 4篇电致变色
  • 4篇电致变色器件
  • 4篇手性
  • 4篇苯乙烯
  • 4篇催化剂
  • 3篇电解质
  • 3篇聚合物电解
  • 3篇聚合物电解质
  • 3篇环氧化
  • 3篇不对称环氧化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电化学
  • 2篇循环伏安
  • 2篇乙烯基
  • 2篇杂化
  • 2篇手性SALE...
  • 2篇热稳定

机构

  • 14篇西南大学
  • 10篇教育部
  • 3篇重庆教育学院

作者

  • 14篇傅相锴
  • 6篇黄静
  • 4篇罗云飞
  • 3篇杜秋亮
  • 3篇王长炜
  • 3篇邹晓川
  • 3篇胡小艳
  • 2篇吴柳
  • 2篇王刚
  • 2篇邓君
  • 2篇王国明
  • 2篇张怀志
  • 2篇许江威
  • 2篇刘素娟
  • 2篇牛丽丹
  • 2篇黄雪梅
  • 1篇李超
  • 1篇陈国栋
  • 1篇吴小菊
  • 1篇苗强

传媒

  • 4篇功能材料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化...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5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二噻吩基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2012年
2,5-二噻吩基吡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在光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2,5-二噻吩基吡咯衍生物中噻吩环和吡咯环上不同位置取代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并对2,5-二噻吩基吡咯衍生物在电致变色器件、光电子器件、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邓君傅相锴王刚黄静吴柳邹晓川
关键词:光电功能材料电化学性能
正丁胺对晶态层状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的插层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合成了晶态层状有机-无机多功能材料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α-ZPPVPA),并研究了正丁胺(BA)对α-ZPPVPA的插层性能。用元素分析、XRD、IR、TG、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α-ZPPVPA及其插层化合物α-ZPPVPA-BA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正丁胺成功地插入了α-ZPPVPA层板之间,层间距为2.41 nm,正丁胺的插入使α-ZPPVPA的层间距(1.66 nm)增大了0.75 nm,插入的正丁胺在α-ZPPVPA中呈双分子层排列,且苯乙烯基侧链不饱和双键的存在不影响α-ZPPVPA与正丁胺的插层反应。
张怀志傅相锴王长炜罗云飞贾紫永
关键词:层状化合物插层正丁胺
新型烷氧基修饰的手性SalenMn(Ⅲ)固载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非功能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合成了一系列以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ZPS-PVPA)为载体,烷氧基为连接基团的新型固载手性Salen Mn(III)催化剂,并运用FT-IR,UV-vis,XPS,SEM,TG,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m-CPBA为氧化剂,茚和α-甲基苯乙烯为底物,考察了催化剂对非功能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催化反应条件下,固载手性Salen Mn(III)催化剂3a~3f在不加轴向配体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NMO)时显示出了优良的催化活性,其转化率和ee值均比添加了轴向配体NMO时有很大的提高,这种现象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反.此外,催化剂容易分离,且回收使用10次仍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
王长炜傅相锴黄静
关键词: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新型层状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磷酸铝(AlPS-PVPA)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3
2012年
以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磷酸二氢钠作磷(膦)源,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有机膦酸和无机磷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化学计量比的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铝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通过FTIR、TG、N2吸附、XRD、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其理想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这类杂化材料具有规则的层状结构和较高的热稳定性,作为催化剂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吴小菊傅相锴黄静贾紫勇
关键词:催化剂载体
4,4’-联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电致变色性能及器件被引量:3
2012年
以联苯为原料合成了6种4,4’-联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通过核磁、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光谱对其电化学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组装了以4,4’-联苯二甲酸酯为电致变色材料的简易EC器件,当施加3.0V电压时器件显示黄绿色,而施加3.6V电压时显示为洋红色,实现了从无色到三原色的转变。而且,4,4’-联苯二甲酸酯合成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类新型的电致变色材料。
黄雪梅傅相锴贾紫永王国明
关键词:循环伏安电化学性质电致变色电致变色器件
新型晶态层状载体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轴向固载手性Salen Mn(Ⅲ)的合成及催化烯烃的环氧化性能被引量:6
2011年
在温和条件合成了新型晶态层状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载体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其可能的理想结构模型.对该载体进行氯甲基化和酚羟基化修饰后,轴向配位固载手性Salen Mn(Ⅲ),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多相催化剂.以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源,考察了其对α-甲基苯乙烯及茚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这类固载催化剂具有与均相Jacobsen催化剂相当或更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并具有优良的重复使用性.特别是在该氧化体系中,当无助催化剂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NMO)参与时,固载催化剂获得更高的转化率及e.e.值,这为其扩大化生产增加了可能性.
胡小艳傅相锴刘志坚许江威罗云飞
关键词:不对称环氧化
PAMPSLi/P(MMA-VAc)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被引量:5
2010年
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PAMPSL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与LiClO4共混,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用FTIR,TG,XRD,DMA,SEM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机械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及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MPSLi与P(MMA-VAc)共混后结晶状态发生变化,交联网络变得密实,提高了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聚合物电解质膜含有较多微孔结构,孔径为5~10μm;在20℃时,当n(MMA)∶n(VAc)=2∶8,m(PAMPSLi)∶m[P(MMA-VAc)]=5∶95,m(LiClO4)∶m(copolymer)=15∶85时,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可达到1.68×10-3S/cm,且电导率未出现随LiClO4含量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的现象.将此电解质用于全固态电致变色显示器件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对加入PAMPSLi后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和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牛丽丹傅相锴刘素娟杜秋亮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电致变色器件
吩噻嗪衍生物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合成了系列10-N取代的吩噻嗪衍生物(phenothiazine derivatives,PDs),利用氢谱、碳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光谱对其电化学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组装了以PDs作为阳极电致变色材料,紫罗精作为阴极电致变色材料的新型阴极-阳极复合电致变色器件。当施加2.4V电压时器件阴极材料显示蓝色,而施加反向电压时阳极材料显示为红色,颜色可逆转换且其响应时间<250ms,循环次数超过104,可实现寻址。PDs作为阳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致变色性能并且廉价环保,是一种令人瞩目的新型电致变色阳极材料。
涂茜傅相锴王刚
关键词:电致变色器件循环伏安
新型有机聚合-无机杂化载体材料ZnPS-PVPA的合成及表征
2011年
采用直接沉淀合成法,在无模板剂存在下,使用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二氢钠作磷源合成了不同比例的新型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Zn(NaPO4)1-x(O3PG)x.mH2O(x=0.35~1.0,G是有机基团),用FT-IR、TG、XRD、N2吸附、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其可能的理想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这类新型杂化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有一定的比表面及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材料。
胡小艳傅相锴黄静许江威
关键词:热稳定性层状结构
聚离子液体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以N-乙烯基咪唑、溴乙酸甲酯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1-乙烯基-3-乙酸甲酯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MVIm-TFSI)。将其与LiTFS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共混制得了不同质量比的聚合物电解质。核磁共振(1 HNMR)、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交流阻抗(AC impedance)等对电解质的测试结果表明,PMVIm-TFSI掺杂到P(MMA-VAc)和LiTFSI组成的电解质中后其电导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30℃下最高可达4.71×10-4S/cm,同时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外,该共混电解质(透过率≥90%)还可以运用到电致变色器件(ECD)导电离子材料中,也显示出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杜秋亮傅相锴刘素娟牛丽丹
关键词: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热稳定性电致变色器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