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450)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莫茜王莹李璧如陶悦安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毒性
  • 4篇脓毒
  • 4篇脓毒症
  • 4篇细胞
  • 4篇细胞毒
  • 4篇细胞毒性
  • 3篇蛋白
  • 3篇组蛋白
  • 2篇内皮
  • 1篇低剂量
  • 1篇毒性作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严重脓毒症
  • 1篇炎症
  • 1篇炎症介质
  • 1篇婴儿
  • 1篇诱捕
  • 1篇预后
  • 1篇脏器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3篇莫茜
  • 2篇李璧如
  • 2篇陶悦
  • 2篇王莹
  • 1篇赵醴
  • 1篇周云芳
  • 1篇曹清
  • 1篇祝益民
  • 1篇钱娟
  • 1篇安康

传媒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组人组蛋白H3和H4的表达纯化及其细胞毒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细胞外组蛋白在脓毒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肺损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标准品,至今无法对患者体内的胞外组蛋白进行精确定量,导致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无法根据血清组蛋白含量对疾病进行精确分级,也无法据此合理用药。同时,对患者体内胞外组蛋白精确定量也有助于确定细胞毒性机制研究的使用剂量。本研究用大肠杆菌表达单体变性组蛋白H3和H4,亲和纯化后用梯度稀释和透析方法,可以得到复性的组蛋白单体H3、H4以及H3/H4复合物。通过对蛋白质在纯化过程中稳定性的比较,发现H3/H4复合物较单体更为稳定。以该复合物(50μg/m L)处理HUVEC细胞,细胞存活率约为20%,与小牛胸腺组蛋白(200μg/m L)的毒性类似。该复合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可被人血清白蛋白以浓度依赖的形式(0.625~10 mg/m L)缓解,提示其构象基本正确。因此,重组组蛋白H3/H4复合物可以作为精确定量组蛋白的标准品,对基于组蛋白含量的疾病分级和组蛋白毒性机制的研究均有应用价值。
朱明昂陶悦张小秦曹清莫茜
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表达纯化细胞毒性脓毒症
脓毒症胞外组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脓毒症中胞外组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内皮细胞毒性作用机制。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婴儿脓毒症病例130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51例)和严重脓毒症组(79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108例)。根据28d病死率将严重脓毒症组分为生存组(45例)和死亡组(34例)两个亚组。测定各组血清组蛋白浓度,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用小牛胸腺组蛋白(calf thymus histone,CTH)以不同浓度(0、50、100、200及300μg/ml)及不同时间(200μg/ml CHT处理0、5、15、30、45、60min)处理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活率,以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Westernblot检测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NF—KB抑制因子IKB以及磷酸化p38/p38表达,以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结果严重脓毒症组患儿血清组蛋白水平(19.17±10.20)显著高于脓毒症组(2.29±1.00)及对照组(0.23±0.26)(P〈0.001),并且在严重脓毒症患儿中,死亡患儿血清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29.47±5.99VS.10.94±2.68,P〈0.001)。体外实验发现,随CTH处理时间或者剂量增加,HUVEC的生存率逐步下降。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CTH处理后HUVEC发现细胞膜破坏现象。组蛋白可以激活NF—κB及MAPK通路,并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结论在脓毒症患者中胞外组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CTH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诱导HUVEC死亡。胞外组蛋白在脓毒症中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介导疾病进程,而这一毒性作用与破坏内皮细胞细�
曹清莫茜陶悦王莹祝益民李璧如
关键词:脓毒症组蛋白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炎症介质
低剂量胞外组蛋白对内皮细胞毒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组蛋白在脓毒症等感染性疾病中对内皮细胞的作用特征。方法以实验室体外表达纯化的重组人源化组蛋白H3/H4复合物纯品代替小牛胸腺组蛋白,对内皮细胞进行低剂量(10μg/m L)、长时间(48 h)处理。观察细胞形态和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活细胞百分比,检测细胞上清组蛋白含量。结果低剂量组蛋白长时间处理可引起内皮细胞发生持续的细胞死亡,细胞形态变化和功能丧失。这一毒性作用在10μg/m L组蛋白H3/H4处理时得到重复,且定量结果显示其在短时间内即可作用于细胞内部引起一系列胞内反应。结论比以往实验处理条件更低和更接近于病理情况的10μg/m L的H3/H4就能有效引起脓毒症等重症感染性疾病的体内毒性作用。
朱明昂陶悦曹清周云芳莫茜
关键词:内皮细胞细胞毒性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由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到胞外的一种网状结构,不但可以包裹病原体,也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随着近年来对其代谢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深入,NETs有望成为多种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朱明昂曹清莫茜
关键词:细胞毒性病理作用
PICU婴儿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分析PICU婴儿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PICU收治的141例脓毒症患儿运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存活组与死亡组)的研究策略,以患儿入院日为研究起点,死亡或出院为终点,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选择性别、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脓毒症严重程度、脏器受累数、入PICU当天的危重病评分、血生化指标(乳酸、白蛋白、血糖)、血气指标(碱剩余、碳酸氢根、pH值)、是否休克、培养阳性等14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41例患儿的年龄1~12个月,其中脓毒症72例,严重脓毒症69例,死亡29例,病死率为20.6%.29例死亡患儿中,13例有基础疾病.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儿的感染部位均以肺部为主,分别占47.2%(34/72)、47.8%(33/69);血培养均有34例阳性,分别占47.2% (34/72)、49.3% (34/69).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基础疾病、年龄、脓毒症严重程度、休克、脏器受累数、危重病例评分、血乳酸、血气pH值、碱剩余、碳酸氢根与脓毒症死亡有关.经逐步引入剔除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仍然与死亡相关的因素包括脓毒症严重程度(OR=22.5,95%CI=5.089,99.475)和脏器受累数(OR=3.305,95%CI=2.152,5.075).结论 婴儿脓毒症严重程度越重和器官受累数越多,死亡风险越大.
李璧如安康曹清赵醴钱娟王莹
关键词:脓毒症严重脓毒症预后婴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