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2018)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茹红强喻亮岳新艳里景阳闫海乐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沈阳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溶胶
  • 3篇溶胶-凝胶法
  • 3篇陶瓷
  • 2篇真空浸渍
  • 2篇真空浸渍法
  • 2篇制动
  • 2篇显微组织
  • 2篇复合材料
  • 2篇SIC
  • 2篇SIC陶瓷
  • 2篇复合材
  • 1篇氧化锆
  • 1篇冶金
  • 1篇闸片
  • 1篇真空
  • 1篇真空渗
  • 1篇制备SIC
  • 1篇制动盘
  • 1篇制动特性
  • 1篇三维网络

机构

  • 7篇东北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作者

  • 6篇茹红强
  • 5篇喻亮
  • 4篇岳新艳
  • 3篇里景阳
  • 2篇魏文韬
  • 2篇闫海乐
  • 1篇王晓阳
  • 1篇苏楠
  • 1篇姜澜
  • 1篇姜艳丽
  • 1篇丁友东
  • 1篇马娅娜
  • 1篇武艳君
  • 1篇曲翔宇
  • 1篇张翠萍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材料保护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u-Fe基粉末冶金闸片制动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以铸钢为制动盘、Cu-Fe基粉末冶金材料为闸片组成摩擦副,利用MM-1000II型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研究了制动速度(60~380km/h)、制动压力(0.3~0.5MPa)对摩擦系数、闸片温升、制动距离和制动扭矩的影响,并分析了闸片的磨损特点和物相变化。结果表明: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随制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闸片表面温度随着制动压力增加而升高,刹车距离随着制动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制动速度下的闸片磨损机理主要是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王晓阳茹红强
关键词:粉末冶金摩擦磨损性能
用于CRH3的SiC/6061铝合金共连续复合材料制动盘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考虑气流冷却情况下的热分析(英文)被引量:11
2012年
使用SiC网络陶瓷骨架增强的6061铝合金复合材料(SiCn/Al)制动盘可以减少高速列车的质量。采用有限元(FE)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计算在300km/h速度下实施紧急制动过程中考虑气流冷却条件下SiCn/Al制动盘的热和应力。分析制动器总成及其界面的设计特点时考虑了传导、对流和辐射这三种传热的模式。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对流系数的气流冷却不仅降低制动中的最高温度,也降低了温度梯度,因为气流加速了制动盘上较热部分的热量散失。有效的气流冷却可以减少制动盘上热斑的形成和盘体的热变形。有无考虑气流冷却时,实施紧急制动后,制动盘最高温度分别为461℃和359℃。有无考虑气流冷却时,制动盘的等效压力可分别达到269和164MPa。然而,在实施紧急制动时,制动盘表面的最大应力可能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这可能导致在不带冷却时制动盘的塑性损伤累积。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姜澜姜艳丽喻亮苏楠丁友东
关键词:制动盘热分析
溶胶-凝胶法在3D-SiC陶瓷表面浸涂Al_2O_3薄膜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无机盐Al(NO3)3·9H2O为先驱体、水为溶剂,加入不同浓度的胶溶剂HNO3,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勃姆石(γ-AlOOH)溶胶。分别以溶液下降法和真空浸渍法在三维网络碳化硅陶瓷骨架(3D-SiC)表面浸涂γ-AlOOH溶胶,采用不同烧结制度在3D-SiC表面生成了Al2O3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薄膜的物相和显微结构,并检测了薄膜的抗热震性。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浸渍法在3D-SiC表面浸涂加入浓度0.22mol/LHNO3制备的γ-AlOOH溶胶能烧结形成致密平整的Al2O3薄膜。升高烧结温度,Al2O3晶粒长大,900℃时薄膜最致密且能观测到玻璃态显微结构。薄膜的抗热震性随烧结温度升高而提高。
闫海乐茹红强喻亮里景阳魏文韬岳新艳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真空浸渍法AL2O3薄膜抗热震性
三维网络SiC_n/20Cr钢复合材料的界面固相反应及显微组织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真空-气铸法制备了SiCn/20Cr钢复合材料,并对SiC/20Cr钢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和20Cr在复合材料的界面产生较强固相反应,SiC分解出的Si与Fe结合生成Fe-Si化合物,SiC分解出的C以石墨态沉积下来.固相反应的区域由碳化硅反应区、金属反应区和碳沉积区组成.碳元素在碳沉积区的沉积形态与沉积点到SiC的距离有关.TEM证实了金属反应区的产物为(Cr,Fe)23C6及Fe3Si,其中Fe3Si的形成为SiC的分解提供了热力学驱动力.
茹红强里景阳曲翔宇喻亮
关键词:固相反应三维网络碳化硅显微组织
反应烧结SiC制备SiC/B_4C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反应烧结SiC制备出相对密度较高的SiC/B4C复合材料,并探讨原料中C含量对SiC/B4C复合材料物相、显微结构、体积密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B4C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B4C、SiC、Si、B13C2和B12.97Si0.03C2。SiC/B4C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为:SiC相和B4C相均匀分布,游离Si填充在B4C相和SiC相的空隙处,且形成了连续相。随着原料中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原料中C最佳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对应SiC/B4C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24.4GPa、361.3MPa和4.41MPa·m1/2,复合材料开口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分别为0.19%和2.58g/cm3。
张翠萍茹红强岳新艳王伟
关键词:显微组织
溶胶-凝胶法在3D-SiC陶瓷表面制备纳米MgO薄膜
2010年
以Mg(NO3)2.6H2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胶棉液为表面活性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gO溶胶,并利用浸渍提拉法在三维网络-碳化硅(3D-SiC)陶瓷骨架表面涂覆MgO溶胶,经煅烧制得纳米Mg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薄膜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利用浸渍提拉法在HF溶液浸蚀后的3D-SiC骨架表面涂覆质量比m(Mg(NO3)2.6H2O)∶m(胶棉液)=1.0的MgO溶胶后,在80℃干燥10 min,再升至480℃干燥10 min,最后800℃煅烧1 h,可制备出致密平整,厚度为0.8~1.0μm的纳米MgO薄膜.薄膜与骨架结合良好,MgO晶粒平均粒径约为500 nm.
喻亮马娅娜茹红强岳新艳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浸渍提拉法
溶胶-凝胶法陶瓷表面氧化锆薄膜的制备、性能及影响机制被引量:4
2010年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性能优异,用途广泛,但两者间的剧烈反应,会影响其最终性能。以化学纯氧氯化锆和尿素为原料,水为溶剂,硝酸钇为氧化锆晶型稳定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在三维网络-碳化硅(3D-meshySiC)基体表面涂覆以Zr(OH)4形式存在的溶胶,采用分级干燥工艺,经700℃煅烧,制备了氧化锆薄膜,作为两者界面反应的阻挡层。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IR)、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SC)法研究了凝胶在加热时的物理-化学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薄膜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经过自氧化处理的基体表面制备出了致密、平整、均匀,厚为0.5~0.8μm的四方相氧化锆薄膜,此膜与基体结合牢固。
闫海乐茹红强喻亮武艳君里景阳魏文韬岳新艳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陶瓷氧化锆真空浸渍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