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09)

作品数:149 被引量:793H指数:16
相关作者:夏丽华吴奇峰陈嘉斌梁伟辉邓小峰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0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4篇职业病
  • 22篇中毒
  • 17篇细胞
  • 16篇三氯乙烯
  • 13篇药疹
  • 13篇药疹样皮炎
  • 13篇三氯乙烯药疹...
  • 13篇皮炎
  • 13篇尘肺
  • 12篇尘肺病
  • 11篇职业性三氯乙...
  • 10篇噪声聋
  • 10篇职业性噪声
  • 10篇职业性噪声聋
  • 10篇矽肺
  • 10篇健康
  • 9篇乙烷
  • 9篇氯乙烷
  • 9篇慢性
  • 9篇二氯乙烷

机构

  • 150篇广东省职业病...
  • 14篇广东省妇幼保...
  • 9篇中山大学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广东药科大学
  • 3篇贵阳医学院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成都军区昆明...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广州市越秀区...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眉山市疾病预...
  • 2篇江门市新会区...
  • 2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32篇夏丽华
  • 30篇吴奇峰
  • 24篇梁伟辉
  • 23篇郑倩玲
  • 23篇陈嘉斌
  • 22篇邓小峰
  • 18篇曾子芳
  • 18篇王海兰
  • 18篇黄永顺
  • 17篇黄汉林
  • 16篇赵娜
  • 16篇李聪
  • 16篇王艳艳
  • 15篇樊春月
  • 15篇胡世杰
  • 14篇程樱
  • 14篇李斌
  • 14篇周珊宇
  • 14篇李宏玲
  • 13篇邱新香

传媒

  • 120篇中国职业医学
  • 7篇中国工业医学...
  • 6篇职业卫生与应...
  • 4篇职业与健康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1篇2022
  • 7篇2021
  • 13篇2020
  • 17篇2019
  • 24篇2018
  • 13篇2017
  • 23篇2016
  • 8篇2015
  • 17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异性肺纤维化和体液免疫指标对尘肺病晋期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特异性肺纤维化和体液免疫指标对于尘肺晋期进展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晋期分为晋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收集2组患者首次诊断和晋期诊断时的特异性肺纤维化指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单胺氧化酶(MAO)、铜蓝蛋白(CP)和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3(C3)、补体4(C4)、C反应蛋白(CRP)的检查结果。计量资料采用以中位数和第25、75百分位数描述,采用秩和检验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晋期组晋期诊断时ACE活力和CP、C3、C4、IgG水平均高于首次诊断[94.00(69.00,123.00)vs 68.00(46.80,89.00)U/L,322.90(274.00,411.80)vs 283.80(248.00,336.00)mg/L,1.33(1.16,1.51)vs 1.12(0.93,1.31)g/L,0.33(0.28,0.37)vs 0.28(0.22,0.34)g/L,12.31(10.56,14.14)vs 10.24(9.08,11.90)g/L,P<0.05)]。晋期组晋期诊断时与首次诊断时的ACE、C3、C4和IgG的指标差值分别高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差值[30.00(-2.50,44.20)vs-8.00(-42.00,11.00)U/L,0.20(0.12,0.31)vs-0.14(-0.29,0.06)g/L,0.05(-0.01,0.08)vs0.01(-0.02,0.04)g/L,1.02(-0.61,3.81)vs 0.70(-3.59,1.53)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晋期诊断和首次诊断时C3和ACE的指标差值越大者,发生尘肺病晋期的危险性越高(P<0.05)。结论晋期组患者存在肺纤维化持续加重和体液免疫亢进。特异性肺纤维化和体液免疫指标对尘肺晋期进展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需要动态监测、综合分析。
邓小峰郑倩玲梁伟辉张莹李斌曾子芳吴奇峰
关键词:尘肺病肺纤维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铜蓝蛋白补体
汞作业观察对象驱汞治疗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汞作业观察对象驱汞治疗的临床护理路径及其应用价值。方法以52例汞作业观察对象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进行驱汞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52例患者12 h自然排尿汞中位数(M)为38.02μmol/mol肌酐,第1疗程驱汞治疗时尿汞M为1 239.75μg/d。经3~7个疗程驱汞治疗后,尿汞水平均低于正常参考值(45.00μg/d);驱汞治疗疗程次数与第1疗程尿汞水平呈中度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rS)为0.64,P〈0.01],与性别、工龄、年龄和12 h自然排尿汞水平均不相关(rS分别为-0.41、-0.01、-0.12和0.05,P〉0.05)。第1、2疗程驱汞治疗之间尿汞下降最快,其后疗程的尿汞下降趋于平缓。驱汞治疗后患者牙龈肿胀与出血、头晕和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均有改善或消失。出院后连续3年对52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无发现诊断为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汞作业观察对象的驱汞治疗有重要意义。
徐琳邱新香黄莉孙毅谭琳梁伟辉
关键词:驱汞治疗临床护理路径
手传振动作业工人冷水复温试验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10℃的冷水复温试验(CWLT)在手传振动职业危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从事手传振动作业且诊断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42例患者为发病组,以从事手传振动作业但未能诊断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17名工人为接振组,以从事非手传振动作业的24名健康办公室人员为对照组。对3组人员进行10℃的CWLT,用数字皮温计测量CWLT前后手部皮温,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工人手麻、手痛、手胀、手臂无力和关节疼痛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手部主要症状的发生率从小到大依次为对照组〈接振组〈发病组。3组组间手部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手和右手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WLT前和CWLT后0、5、10、15、20、25、30 min 8个时间点间手部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时间和手别之间、组别和手别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时间、组别和手别三者之间无交互效应(P〉0.05)。交互效应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左手还是右手,CWLT前3组皮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WLT后0-30 min时,发病组皮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CWLT后0-20 min时,发病组皮温均低于接振组(P〈0.05);CWLT后0-30 min时,接振组和对照组皮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5 min、10 min复温异常率以及30 min未复温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的CWLT方法有待改进,建议采用皮温实测值和皮温恢复时间作为评价指标。
刘文娟王烁周珊宇夏丽华杨爱初王恰林锦明
关键词:振动皮温手臂振动病
职业病诊断涉及的劳动关系问题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职业病诊断工作是综合学科,需要职业病临床和职业卫生专业知识,同样需要法律思维。职业病诊断的权利义务基于劳动关系而存在,其逻辑起点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确认是职业病诊断的前提。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的特点。"职业病"定义中"用人单位的劳动者"体现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人格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劳动关系分为一般形态和特殊形态。一般形态的劳动关系,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依据经当事人双方确认的劳动合同、社保缴纳明细表、单位证明,或劳动关系仲裁裁决书、法院判决书等确认劳动关系。处于特殊形态的劳动关系如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关系、劳务派遣的劳动关系等的劳动者,其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一旦确定存在劳动关系,相应的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应承担职业病诊断法律责任。对于赔偿风险的承担,符合劳动关系特征者,劳动者发生职业危害适用工伤保险赔偿;而符合劳务关系特征者,劳动者发生人身损害适用民事侵权赔偿。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应加强对劳动关系问题的理解和正确适用,以提高职业病诊断效率和质量;同时,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就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的事项作出特别规定,不受1年仲裁时效限制。
黄瑞妍
关键词:职业病诊断劳动关系从属性劳动者权益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3例OMDT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例OMDT患者均于停用糖皮质激素2-7 d后出现发热、失眠、烦躁、心悸和多汗等高代谢症候群。体格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检出双侧颈部甲状腺肿大者2例,甲状腺无肿大者1例。1例患者出现突眼征。3例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降低;1例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均升高,1例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升高。临床上诊断为OMDT合并甲亢。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OMDT合并甲亢起病隐匿,易漏诊;及时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预后较好。
郎丽樊春月吴奇峰王艳艳赖明珍张莹程樱梁伟辉
关键词: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甲状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预后
职业性慢性镉中毒临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6年
职业性镉接触和环境镉污染导致的健康损害均是目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职业活动中长期密切接触镉及其化合物可导致以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职业性慢性镉中毒(Occupational chronic cadmium poisoning,OCCP)[1];全球约7%的普通人群可因镉环境污染而罹患慢性肾脏疾病[2]。
夏丽华程樱刘莉莉周珊宇赖关朝
关键词:镉中毒慢性肾损害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方法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转归为临床治愈的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使用方法,为规范该疾病治疗的激素使用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分析2001—2013年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治愈的144例OMDT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及激素使用情况。结果 ①激素使用情况。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首次剂量中位数及第0~100百分位数[M(P_0~P_(100))]为100.0(40.0~1 000.0)mg/d;58例(占40.3%)患者采用首次剂量治疗效果欠佳,在入院后1周内需要上调激素使用剂量,初始剂量M(P_0~P_(100))为120.0(40.0~1 000.0)mg/d;初始剂量维持时间M(P_0~P_(100))为5.5(1.0~14.0)d;治疗有效后应先将激素逐渐减量至停用,当激素使用剂量〉100 mg/d时,每隔1~3 d剂量减量20~50 mg,当激素使用剂量〈100 mg/d时,每隔2~3 d剂量减量10 mg;激素使用总时间M(P_0~P_(100))为66.0(22.0~229.0)d;激素使用总量M(P_0~P_(100))为3 510.0(420.0~27 336.3)mg。②多形红斑组患者激素首次剂量分别低于剥脱性皮炎和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组患者(P〈0.05),初始剂量和激素使用总量均小于其他3种皮疹类型患者(P〈0.05)。③与肝功能轻度损害组比较,肝功能重度损害组患者激素首次剂量、初始剂量和激素使用总量均增加(P〈0.05),激素使用总时间延长(P〈0.05)。④OMDT患者激素首次剂量、初始剂量与激素使用总量均呈正相关[Spearmen相关系数(r_S)分别为0.73、0.78,P〈0.01];激素初始剂量维持时间与患者脱离接触三氯乙烯时间及入院时尿三氯乙酸水平均不相关(r_S分别为-0.14、0.10,P〉0.05)。⑤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疹类型为非多形红斑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越严重者、WBC计数〉9.5×10^9/L者,激素首次剂量均应使用〉120 mg/d剂量(P〈0.05)。结论皮疹类型和肝功能是�
吴奇峰夏丽华梁伟辉周珊宇李斌黄永顺曾子芳李聪赵娜黄汉林
关键词: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三氯乙烯肝功能皮疹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综合疗法与常规疗法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综合疗法和常规疗法对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16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包括予维生素B_(12)、维生素B_1营养神经和予丹参、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活血化瘀;治疗组患者予综合疗法治疗,即采用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针灸、物理治疗(红外线、微波照射)、中药熏洗和康复治疗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追踪观察治疗结局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和神经-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指标[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或腓总神经的运动远端潜伏期(MDL)、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波幅的实测值,以及MDL延长、MCV减慢和SCV减慢的检出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同组患者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约2个月(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效果优于常规疗法,是一种治疗效果确切、安全的疗法。
樊春月陈嘉斌吴小苑王艳艳黄汉林夏丽华黄家文邱新香
关键词:正己烷慢性中毒职业中毒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疗法常规疗法
三氯乙烯对Jurkat T细胞免疫毒性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对Jurkat T细胞免疫毒性,探讨TCE对Jurkat T细胞的最大无作用剂量。方法 ①分别以不同浓度的TCE(0.10、0.50、1.00、2.00、5.00、10.00 mmol/L)作用于初始和活化Jurkat T细胞(以佛波酯和离子霉素进行活化处理),并设TCE浓度为0.00 mmol/L的对照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溶剂对照组),在培养24、48、72 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Jurkat T细胞形态,以CCK-8法检测Jurkat T细胞存活率。②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TCE(0.00、0.02、0.20、2.00 mmol/L)作用于初始和活化Jurkat T细胞,分别在培养24、48、72 h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 ①染毒24 h后,10.00 mmol/L TCE染毒组可见明显细胞毒性,表现为细胞分散、体积变小、胞膜破裂、胞质浓缩、胞质内容物外溢逐渐增多。细胞存活率在染毒剂量与染毒时间的交互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3个时间点,与同时间点对照组和DMSO组比较,0.10、0.50、1.00和2.00 mmol/L TCE染毒组细胞存活率均无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P〉0.05),5.00和10.00 mmol/L TCE染毒组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0.01)。②以0.00~2.00mmol/L TCE染毒时,细胞凋亡率在染毒剂量主效应上以及其与细胞类型、染毒时间的交互效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Jurkat T细胞IL-2水平均高于同时间点同组初始Jurkat T细胞(P〈0.01);在3个时间点,活化Jurkat T细胞IL-2水平均随TCE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活化Jurkat T细胞IL-2水平随TCE染毒时间增加而增加,呈时间-效应关系(P〈0.01)。结论本研究条件下,TCE对Jurkat T细胞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2.00 mmol/L。高剂量TCE(≥5.00 mmol/L)可对初始和活化Jurkat T细胞造成细胞毒性损伤;低剂量TCE(≤2.00 mmol/L)可刺激活化Jurkat T细胞IL-2分泌增
赵娜晏程吴洁黄永顺李宏玲李聪吴奇峰宋向荣阙冰玲王海兰黄汉林
关键词:三氯乙烯JURKATT细胞免疫毒性细胞存活率剂量-效应关系
钴作业工人尿钴与钴及其化合物个体接触水平关系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钴作业工人班末尿钴水平与工作场所钴及其化合物个体接触水平的关系,探讨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某新材料有限公司148名钴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以该公司44名无职业性接触钴的人员为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2组人群工作场所空气中钴及其化合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作为个体接触水平;并采用该方法检测2组人群班前和班末尿钴水平。分析接触组人群班末尿钴水平与工作场所空气中钴及其化合物个体接触水平的线性关系。结果接触组人群钴及其化合物个体接触水平为1.10~131.71μg/m^(3),中位数(M)为12.23μg/m^(3);对照组人群工作场所空气中未检出钴及其化合物。接触组人群班前和班末尿钴水平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M:1.54 vs 0.56μg/L,8.77 vs 0.83μg/L,P值均<0.01)。接触组人群班末尿钴水平高于其班前尿(M:8.77 vs1.54μg/L,P<0.01),且班末尿钴水平与其钴及其化合物个体接触水平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86,P<0.01)。接触组人群班末尿钴水平的常用对数值(ŷ)与其钴及其化合物个体接触水平的常用对数值(x)线性回归方程为:ŷ=-0.178+0.988 x(决定系数=0.72;F=374.75,P<0.01;t=-19.36,P<0.01)。结论钴作业工人班末尿钴水平与其职业性钴接触水平存在线性相关;尿钴可作为职业性钴接触的生物标志物。
罗晓婷罗晓婷陈雯董明吴川林佐侃谭剑明
关键词:化合物生物标志物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