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136)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沈军辉王小群王兰生李永林廖明亮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石流
  • 6篇泥石
  • 6篇泥石流
  • 2篇地质
  • 2篇隧道
  • 2篇库区
  • 2篇滑坡
  • 2篇公路
  • 2篇二郎山隧道
  • 2篇发育
  • 1篇地质灾害
  • 1篇电站
  • 1篇阎王
  • 1篇人类工程活动
  • 1篇三峡库区
  • 1篇水电
  • 1篇水电站
  • 1篇水库
  • 1篇水库区
  • 1篇泥石流地质灾...

机构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水电工程...
  • 2篇四川省交通运...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8篇沈军辉
  • 3篇王小群
  • 2篇崔建凯
  • 2篇李永林
  • 2篇王兰生
  • 2篇廖明亮
  • 1篇胡耀飞
  • 1篇顾涛
  • 1篇刘毅
  • 1篇朱容辰
  • 1篇周雄华
  • 1篇牟力
  • 1篇张云祥
  • 1篇巩满福
  • 1篇张志龙
  • 1篇张进林
  • 1篇郑建国
  • 1篇李天斌
  • 1篇游敏
  • 1篇胡跃飞

传媒

  • 2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两河口水电站雅砻江主库区滑坡发育规律被引量:8
2007年
两河口水电站雅砻江主库区滑坡的形成与地层岩性、斜坡地质结构、河谷地貌特征密切相关,滑坡主要发生于板岩及板岩与中薄层状砂岩互层的中陡—陡倾反向层状结构斜坡和板岩陡倾顺向层状结构斜坡中,且多发生于峡谷凹岸及三面临空的脊状山体一侧。滑坡变形破坏方式主要为弯曲—拉裂型。
沈军辉巩满福廖明亮胡跃飞张进林
关键词:滑坡发育规律
两河口水库区索依村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被引量:4
2008年
索依村滑坡位于两河口水电站近坝库区,为一古滑坡。本文从斜坡地质结构分析入手,结合雅砻江河谷地貌演化,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演化机制,进而评价了滑坡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滑坡发生于陡立板岩顺向层状结构斜坡中,其变形破坏模式为倾倒弯曲-拉裂型,形成于雅砻江Ⅲ级阶地形成以后至Ⅱ级阶地形成前的河谷快速下切期。是在河谷强烈下蚀作用及凹岸侧蚀作用下,斜坡岩体发生侧向卸荷,并在重力场作用下发生倾倒弯曲拉裂变形而形成。滑坡现状处于稳定状态,两河口水电站施工期导流围堰回水情况下,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对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不会带来重大影响。
朱容辰沈军辉刘毅张云祥顾涛章志锋
关键词:结构特征稳定性
李家大沟泥石流与三峡库区奉节县新城建设被引量:1
2005年
三峡库区奉节县新城建设大大改变了李家大沟中下游的地质环境,泥石流将直接威胁到新城区的建设和人民财产的安全。从工程地质角度出发,对李家大沟泥石流的形成环境(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植被发育及人类工程活动)、基本特征(形成区和流通区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研究,对泥石流的危害性和发展趋势做了预测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建议。
郑建国李天斌沈军辉张志龙
关键词:泥石流人类工程活动
鲜水河下游泥石流发育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鲜水河下游流域处于鲜水河断裂带之南西,总体呈南北走向。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河谷地貌演化及气候条件等的控制,流域内泥石流较发育,属泥石流中等发育区。泥石流以暴雨沟谷型泥石流为主,可见少量暴雨坡面型泥石流及古冰川泥石流。泥石流多集中发育于岩性相对软弱的板岩、千枚岩及砂岩与板岩互层的相对宽谷段,多为粘性泥石流。泥石流一般具有多期次发育特征,且规模逐次减小。流域内绝大部分泥石流处于停歇或衰退状态,现代活动性不活跃,现代活动泥石流频度低、规模小,且多发育于植被破坏较严重区域。流域内泥石流活动具有退化的特征,对当地人民生命安全及两河口水库的淤积等影响不大。
邹小虎沈军辉崔建凯廖明亮胡耀飞
关键词:泥石流发育特征活动性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和平沟泥石流特征研究与治理设计被引量:11
2004年
泥石流作为地质环境较差的山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于泥石流的研究思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将对山区的工程建设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工程地质研究思路的角度出发,对位于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口和平沟泥石流进行了研究。采用工程地质分析的方法对和平沟泥石流的形成环境(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植被发育及人类活动)、基本特征(泥石流沟的基本特征、泥石流的堆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泥石流沟沿岸的岸坡稳定性(可能泥石流的物源)等进行了评价分析。对泥石流的活动趋势以及可能泥石流的方量做出了较为科学的评价预测。经过这样的系统分析对工程建设中的泥石流防治提出了治理设计方案。
王小群沈军辉王兰生
四川阎王曲二支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被引量:4
2007年
阎王曲二支沟位于鹧鸪山隧道出口上游约380m处,为一老泥石流沟。隧道出口位于泥石流堆积体中,泥石流的暴发将对隧道出口及引道带来直接危害。因此,预测及评价该泥石流沟的发展趋势及危险性对合理制定泥石流防治措施,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的地质地貌演化分析,该沟仍具有再次暴发泥石流的较大可能性,危险性评价表明,该沟泥石流的危险度为0.50,属中度危险。根据泥石流的活动特征,提出了以疏导为主的防治方案,并对隧道口直接受泥石流威胁的一侧采用一定的拦挡工程等措施。
崔建凯沈军辉李永林牟力周雄华
关键词:泥石流
二郎山公路隧道泥石流地质灾害及防治被引量:16
2005年
1997年7月3日及8月15日暴雨期间,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东口龙胆溪、西口和平沟暴发2次灾害性泥石流,造成隧道施工设施被毁、人员伤亡。泥石流形成机制、活动规律、演化趋势及相应防治措施的研究,对确保隧道施工及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和平沟泥石流为例,在研究泥石流形成条件、活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其造成巨大危害的原因,预测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据此提出以排导工程为主,排导与拦挡工程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研究表明,在山区公路隧道建设中泥石流的防治,必须建立在对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活动规律、形成演化机制及其危害性认识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在隧道选址、施工设计时,制订相宜、合理的防治对策。
沈军辉李永林王小群王兰生
关键词:二郎山隧道泥石流
工程地质分析思路在泥石流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对于工程中灾害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工程地质分析角度入手,以鹧鸪山隧道西口阎王曲沟泥石流为例,采用现场勘察的方法,研究了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在对泥石流形成演化过程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泥石流易发程度和单沟泥石流危险度两种方法对该泥石流进行了评价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阎王曲主沟仍有暴发泥石流的可能,其最有可能的方式是中上游流域支沟泥石流的暴发引起主沟泥石流的发生,属中等易发偏轻度易发程度,属中度危险泥石流沟。阎王曲二支沟再次暴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属中等易发偏极易发等级,属中度危险泥石流沟。
王小群沈军辉游敏
关键词:泥石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