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035212)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杨永华陈均远王修强曹巧云杨敬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节肢动物
  • 2篇基因
  • 1篇动物群
  • 1篇化石
  • 1篇发育机制
  • 1篇发育生物学
  • 1篇附肢
  • 1篇HOX基因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2篇陈均远
  • 2篇杨永华
  • 1篇王修强
  • 1篇杨敬平
  • 1篇曹巧云

传媒

  • 2篇古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早期节肢动物化石对演化发育生物学的启示
2006年
基于特定遗传机制而发生的生物演化过程是生命本质所在,是一个能引起争论和激励思维的研究领域。我国帽天山页岩动物群保存的“中间环节”化石不仅为揭示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等重大生物类群起源和早期演化之谜提供可供追溯的实证,而且可能成为探索基因调控机制演化与形态发生的模型动物。生物发育调控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的变化是导致形态变异的根本原因。因此新的研究领域——演化发育生物学的产生使地质学和生物学联合研究动物起源和演化机制以及某些调控基因的起源和演化成为可能。本研究依据古生物学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最新提出的关于节肢动物头、眼柄、前附肢的原型及其演化模式,分析其对演化发育生物学的影响和启示,并尝试为发育生物学提出新的前瞻性研究课题。因此,早期节肢动物化石的研究不仅将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融为一体,而且为发育生物学基因层面研究和古生物学演化层面研究的融合找到切入点。
杨敬平曹巧云王修强杨永华陈均远
关键词:基因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头区起源和演化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帽天山页岩动物群研究表明节肢动物头区化过程包括复合型头区形成和口后附肢特异化两个独立事件。其中复合型头区形成经历了原头、原复合头和真复合头3个演化阶段。节肢动物原头只有口前两个相互独立的体节,后来通过躯干体节向前端归并形成具有3个或3个以上口后头区体节的复合型头区;但头区腹部口后附肢特异化事件显然滞后于背部体节的愈合,头区口后附肢形态特异化事件是在复合型头区形成之后,节肢动物所面临的又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文中尝试结合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分析节肢动物头区化过程的分子机制。认为原躯干前端体节发育机制的改变和Hox基因的头/躯干分区表达导致节肢动物复合型头区的发生;而头区口后特异性附肢出现与Hox基因表达区域及其功能的体节特异化事件有关。
王修强陈均远杨永华
关键词:节肢动物发育生物学HOX基因发育机制附肢动物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