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57)

作品数:25 被引量:120H指数:7
相关作者:杨浩杨进姜伟曹阳白云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技术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油田
  • 7篇渤海油田
  • 6篇稠油
  • 5篇完井
  • 4篇油藏
  • 4篇井眼
  • 4篇储层
  • 3篇水平井
  • 3篇特稠油
  • 3篇平井
  • 3篇钻井
  • 3篇防碰
  • 3篇储层保护
  • 3篇丛式井
  • 2篇指标体系
  • 2篇疏松砂岩
  • 2篇注聚
  • 2篇钻井技术
  • 2篇物理模拟
  • 2篇小井眼

机构

  • 17篇中海石油(中...
  • 6篇技术公司
  • 6篇中海油能源发...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作者

  • 2篇杨进
  • 2篇杨浩
  • 1篇李忠慧
  • 1篇谢祥恩
  • 1篇文守成
  • 1篇姜伟
  • 1篇曹阳
  • 1篇马长亮
  • 1篇刘刚
  • 1篇刘敏
  • 1篇万祥
  • 1篇李海玉
  • 1篇陈西国
  • 1篇王瑶
  • 1篇邹万勤
  • 1篇王允海
  • 1篇张君
  • 1篇续伟
  • 1篇王瑞
  • 1篇张晓伟

传媒

  • 8篇石油化工应用
  • 6篇石油科技论坛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工业技术...
  • 1篇中国管理科学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上典型油田聚表二元复合体系乳化性室内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聚表二元体系的乳化性能有助于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从而增加采收率,因此开展室内实验对复合体系乳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聚合物浓度的二元体系形成的乳状液,聚合物浓度越高,形成的乳状液更加稳定,破乳时间更长;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系中,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形成的乳状液越稳定,破乳时间越长;二元体系乳状液黏度随水油比例的减小而增大,2 500万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配制的二元体系复配效果优于3 500万聚合物配制的二元体系。
刘斌王刚张静吕征刘喜林
关键词:乳化黏度水油比物理模拟
含水率对稠油出砂冷采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研究近井地带含水率对稠油出砂冷采的影响,在室内模拟了不同含水情况时,恒压下的油水产出规律。实验通过在恒压下将稠油和地层水同时注入人造岩心,研究了渗流机理和产液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压差下,近井地带的含水率对最终采收率没有影响,这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赵少伟杨进范白涛杨浩
关键词:含水率稠油出砂冷采
渤海稠油油藏出砂冷采工作制度优化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确定稠油出砂冷采过程中生产压差、油水产量、出砂速度及出砂量的变化关系,以渤海埕北油田地层砂样及原油做成模型,在室内进行了稠油出砂冷采模拟实验。分别在压力变化条件下和恒压条件下驱替油水进入岩心,模拟完全产油和油水同产时,生产压差、油水产量、出砂量的变化关系,测量稠油启动压力。实验结论对稠油出砂冷采工作制度的制定及优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赵少伟杨进范白涛杨浩
关键词:渤海稠油出砂冷采生产压差
基于振动波原理的钻井防碰监测及预警技术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防止丛式钻井碰撞事故的发生,设计了丛式钻井防碰监测及预警系统。系统利用振动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规律和特点,研发出根据振动信号的变化来预测钻头是否趋近或碰撞风险邻井的办法,并开发出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在渤海油田的现场应用证明,浅层钻井防碰监测及预警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丛式井钻井效率。
刘亚军张海张晓诚刘刚
关键词:防碰监测预警
渤海油田某区块深部衰竭油藏储层保护配套技术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老油田的深入开采,储层段压力亏空严重,如何做好大压差储层段的油气层保护已经成为老油田后期调整开发成功的关键。渤海油田某区块衰竭开采产量递减快,存在油井层间干扰严重,注水井纵向吸水不均,地层层间压力系数差异大等问题。在调整井作业中,通过生产井测试认识以及新钻井随钻测压等技术,通过储层保护技术研究,针对性的给出钻井液、固井、完井等一系列关键配套技术,并在8口井应用后获得巨大效果。
陈毅和鹏飞岳文凯
关键词:储层保护固井技术
改进型同井抽注技术在锦州25-1南油气田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锦州25-1南油气田是一个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的区块。为了有效合理开发,提高油气资源采收率,本文设计了在同一口井内实现分层注水或在一口井内实现分层注水和采油的新技术工艺,同时实现注水和采油两种功能,随着海洋石油开发工艺的逐步完善,将污水及循环后钻完井液回注地层,可以起到节约油田的开发成本、保护海洋环境的功能,也为实现同井产液和分层注水注聚提供了技术保障。
张彬奇张明张晓伟张博马长亮陈西国
关键词:渤海油田污水回注水源井
渤海152.4mm小井眼长裸眼段筛管完井技术被引量:12
2016年
在渤海油田调整井作业过程中出现了以E15H1井为例的小井眼侧钻情况。虽然受限于老井眼Φ177.8 mm套管开窗尺寸的限制,E15H1井钻井工程中出现了Φ177.8 mm套管内开窗后Φ152.4 mm井眼段既完成着陆段,又完成水平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完井防砂管柱优化设计、完井工序优化,利用尾管挂代替顶部封隔器、Φ114.3 mm盲管(遇油遇水膨胀封隔器封隔)+Φ114.3 mm优质筛管模式,实现了渤海湾第一口Φ152.4 mm小井眼裸眼超过1 200.0 m的水平井完井作业。
王允海和鹏飞万祥白云超王瑞
关键词:长裸眼小井眼水平井完井渤海油田
承包商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承包商的能力评估和选择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决策内容。在分析了承包商能力素质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特定地区资源有限背景下的承包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根据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结合承包商各...
夏松林
关键词:承包商层次分析法
文献传递
海上密集丛式井组再加密调整井网钻井技术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3
2011年
总结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中有关海上油气田整体调整加密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成效。该成果获得了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突破性进展:①首次在海上油气田实施整体调整和加密井网的开发技术方案和实践,为海上油气田今后有效提高采收率和开发效果提供了成功的借鉴;②首次在海上密集的丛式井网中,再钻调整加密的第二套加密井网,在钻井技术上取得成功和突破,特别是在定向井井眼轨迹和防碰绕障等方面技术水平大大提高;③首次在高孔高渗低压的疏松砂岩油气藏中成功采用了一整套储层保护技术,并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同时将该成果应用于海上油气田开采中后期提高采收率领域,大大提升了定向井技术的管理水平和钻井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全部达到和超过了原单井的产量。上述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极大推动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能力建设,提升了我国海上丛式井、定向井钻井技术水平,是为今后海上油气田提高开发速度和钻完井技术水平进行的一次成功尝试和探索。
姜伟
关键词:海上油气田开发丛式井组井眼轨迹储层保护
承包商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承包商的能力评估和选择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决策内容。在分析了承包商能力素质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特定地区资源有限背景下的承包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根据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结合承包商各项指标实际值的统计数据和反馈信息,对能力素质和综合能力指数进行加权量化分析,用精炼的数学模型将承包商的"综合能力"这一抽象指标具体化为数字描述的定量指数排序。
夏松林
关键词:承包商层次分析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