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A003)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吴苑华靳志强王四达王永山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
  • 3篇学术
  • 3篇哲学
  • 3篇弗雷泽
  • 2篇学术风气
  • 2篇唯物
  • 2篇唯物主义
  • 2篇理论联系实际
  • 2篇历史唯物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风气
  • 2篇崇敬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迪斯
  • 1篇地理
  • 1篇新论
  • 1篇学术成果
  • 1篇学术界

机构

  • 13篇华侨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0篇吴苑华
  • 3篇王四达
  • 3篇靳志强
  • 1篇王永山

传媒

  • 3篇长春市委党校...
  • 2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唯实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被引量:3
2011年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影响历经几十年而不衰,堪比当代的“法兰克福学派”。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它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可是,十多年过去了,却很少拥有某个系统深刻的研究成果。
吴苑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后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潮,后马克思主义也作了多方面的理论探索,其中包括对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理论的反思。后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作"经济决定论"加以批判和解构,并且用"接合"理论重新界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同时提出"激进政治的社会主义战略"作为新社会的"接合实践",取代以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运动为"接合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战略,以期变革和中介现代社会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冲突,建设马克思追寻的那种自由民主社会。当然,后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是复杂的,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这一理论,揭示其价值,批判其错误。
吴苑华
关键词: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决定论社会主义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概述
2010年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早在十多年前,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就关注到了它。不过,我们迄今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具体的把握,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来解决。因而,简洁明了地把握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在这方面的进展情况将有利于人们开展进一步的探索工作。
吴苑华
“承认”问题的新论域——弗雷泽与孔普雷迪斯关于“承认”的政治哲学对话被引量:1
2013年
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批判理论家南茜·弗雷泽和尼古拉斯·孔普雷迪斯曾围绕何种"承认"方能为社会批判理论注入活泉、并有效反对资本主义各种不平等展开了一场政治哲学论辩。弗雷泽认为"参与平等"是正义的社会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承认"的首要优点是正义,所以"承认"是正义理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维度。而在孔普雷迪斯看来,"承认"的实质是"自由",他号召我们不仅要思考"承认"的积极意义,还要思考"承认"的局限性。两者的承认构想之异同及其争辩所打开的话语空间丰富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批判理论,反映了继霍耐特提出"承认一元论"后批判理论界的最新演进动向。
靳志强王四达
关键词:弗雷泽社会批判理论
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再到生态生存——威廉·莱易斯的“控制自然”理论之生存生态论旨向被引量:6
2010年
莱易斯在历史地反思"控制自然"及其观念的理论中,揭示了控制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内在关系。在他看来,人类控制自然经历了由自然控制、技术控制到生态控制的曲折过程;与此相对应,人类的生存状态则经历了自然生存、技术生存到生态生存的痛苦历程;控制自然及其观念的自相矛盾性是人类痛苦生存的根源。不过,一旦人类进入生态生存状态,就将自觉地放弃控制自然而转向解放自然,自觉地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度生产,适度消费,建设一个宜于生存的生态文明社会。
吴苑华
关键词:生态辩证法
如何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1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今天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深入探索中发现的疑问却是不容忽视的,它们甚至可能误导一些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能统而论之,而应当指出它们中的哪一个需要中国化,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是不同的。就中国化而言,其具体内涵体现在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等内容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实事求是也是"事是求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重建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构建中国的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清除所谓"官方文化"。
吴苑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文化
弗雷泽的正义理论及其镜鉴被引量:2
2013年
弗雷泽的正义理论是对"正义"概念的新阐释。在她看来,正义在规范上是一元的,即以参与平等作为正义的元规范;在视角上是三维的,分别是经济上的再分配、文化上的承认和政治上的代表权;这三维的正义诉求,必须服从于参与平等支撑起来的正义规范。弗雷泽的"一元三维"正义构想反映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最新趋势。深入研究弗雷泽的理论体系,特别是从"再分配、承认、代表权"三维正义诉求中揭示该理论的中国式镜像,能为当代中国社会正义之建构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靳志强王四达
关键词:弗雷泽正义理论
崇敬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蔡灿津教授的学术品格谈起被引量:1
2010年
吴苑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品格崇敬学术成果学术界
弗雷泽与福斯特:正义的哲学基础之争被引量:1
2013年
当代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批判理论家南茜.弗雷泽与瑞尼尔.福斯特围绕是参与平等之正义框架还是合理性证明原则更适于担当正义的哲学基础展开了一场政治哲学论辩。他们试图在规范上将正义的本质概念化,在操作层面将正义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但他们在关涉正义的批判的对象、形式、范围和社会本体论等方面产生重大分歧。二者的正义构想之异同及其争辩所打开的话语空间,一方面向我们昭示了西方批判理论家致力于社会解放的理论与实践斗争一直在路上,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囿于自身理论资源的潜能而未能深层有效挑战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靳志强王四达
关键词:正义政治哲学弗雷泽福斯特
浅议事是求实——时下马克思主义学术风气的反思性视角
2012年
实事求是与事是求实,是辩证统一存在于毛泽东思想中的,它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思想的完整表达。事是求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态度,坚持事是求实,有助于反对党内的新本本主义、新教条主义和新形式主义,破解"洋教条"和"洋本本"的"神话",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吴苑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联系实际辩证逻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