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998) 作品数:14 被引量:63 H指数:4 相关作者: 钱菊英 马剑英 葛均波 常书福 邹云增 更多>> 相关机构: 复旦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冠状动脉阻抗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经导管建立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观察冠脉微栓塞后冠脉阻抗的变化情况。方法:15头小型猪,通过导管方法建立急性冠脉微栓塞模型,观察微栓塞前、微栓塞后2、6h及1周时冠脉阻抗和冠脉阻抗储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微栓塞前、微栓塞后2h、6h及1周时基础冠脉阻抗分别为2.448±1.891mmHg·mL-1·s-1,3.229±2.872mmHg·mL-1·s-1,3.197±3.227mmHg·mL-1·s-1和3.466±2.683mmHg·mL-1·s-1;冠脉一次谐波阻抗分别为0.538±0.559mmHg·mL-1·s-1,1.604±1.727mmHg·mL-1·s-1,0.834±0.858mmHg·mL-1·s-1和1.233±1.809mmHg·mL-1·s-1;最小冠脉阻抗分别为1.778±1.352mmHg·mL-1·s-1,2.577±2.276mmHg·mL-1·s-1,2.710±2.733mmHg·mL-1·s-1和3.039±2.671mmHg·mL-1·s-1;冠脉一次谐波最小阻抗分别为0.388±0.395mmHg·mL-1·s-1,0.947±0.844mmHg·mL-1·s-1,1.639±1.9780mmHg·mL-1·s-1,0.716±0.624mmHg·mL-1·s-1(其中微栓塞后6h与微栓塞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冠脉阻抗储备分别为1.463±0.235,1.265±0.105,1.160±0.068和1.276±0.266(其中微栓塞后6h与微栓塞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冠脉阻抗数据进行校正后发现,冠脉阻抗储备和冠脉一次谐波最小阻抗是反映微栓塞后微循环功能变化最为敏感的指标。结论:急性冠脉微栓塞后冠脉阻抗呈逐渐升高又恢复正常的变化趋势,而冠脉阻抗储备呈逐渐下降又恢复正常的变化趋势。 马剑英 钱菊英 葛均波 裘振 张峰 葛雷 刘学波 杨巍 孙爱军 汪源源 邹云增关键词:冠状动脉 微栓塞 微循环功能 轻度冠状动脉微栓塞后TNF-α和cTnT的变化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冠状动脉微栓塞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心病PCI术后的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冠心病的预后。目前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冠脉微栓塞尚无较好的临床指标。本文通过检测轻度冠脉微栓塞后不同时间点TNF-α和cTnT的血清学水平,探索早期筛查冠脉微栓塞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 12周龄健康小型猪8只,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法,于前降支中远端,经微导管注入微栓塞球(总计5万个,直径42μm)建立轻度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微栓塞术前、术后2小时、6小时、1周分别采集股动脉血,以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的血清TNF-α水平,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T水平;术后1周时,处死动物,收集心肌组织标本,行四氮唑蓝染色,检测心肌梗死灶;对前壁、后壁心肌组织切片行HE染色,检测微梗死灶;同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冠脉微栓塞术前(137.97±28.20pg/ml)相比,血清TNF-α在术后两小时即达到峰值(256.35±68.27pg/ml,P<0.01),术后1周(103.42±16.68pg/ml)降至术前水平,而一周时TNF-α前壁心肌组织表达高于后壁;cTnT在术后6小时才升至峰值水平(0.158±0.161ng/mlvs术前<0.01ng/ml,P<0.05),术后1周(0.041±0.053ng/ml)仍高于术前水平。心肌HE染色示,5万微球的冠脉微栓塞不足以引起心肌微梗死灶的形成。结论相比于血清cTnT,轻度冠状动脉微栓塞后血清TNF-α水平更早达到峰值;cTnT虽然达峰偏晚,但持续时间可达一周左右,二者结合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冠脉微栓塞起重要作用。 陈章炜 钱菊英 马剑英 常书福 贾剑国 姚瑞民 孙爱军 邹云增 葛均波关键词:冠状动脉微栓塞 肿瘤坏死因子 肌钙蛋白 Computer simulation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plaque images 2009年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images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To accomplish the simulation of static IVUS plaque images, the ringdown and guidewire artifact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polar image-formation model (PIFM), and the fibrous, lipid and calcific contents are synthesized in plaques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 of sequential IVUS images can be achieved by utiliz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lsatile artery. The results on static images demonstrate that it outperforms the PIFM method by 56.9% in terms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C), and 24.3% in terms of the mutual information (MI). The results on sequential images demonstrate that it outperforms the PIFM method by 51.0% in terms of CC, and 10.3% in terms of MI. ZHANG Qi WANG Yuanyuan WANG Weiqi MA Jianying QIAN Juying GE Junbo冠状动脉内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治疗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现象的效果 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对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缓慢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64例因胸痛行冠脉造影证实心外膜主要冠脉血管无狭窄病变但血流缓慢的患者,根据治疗用药分为硝酸甘油组(35例)和维拉帕米组(29例);选取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匹配而冠脉血流正常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冠脉血流缓慢定义为造影剂在3个心动周期内不能到达血管末端。硝酸甘油组患者于造影后经造影管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100~400μg后重复造影至血流明显改善;维拉帕米组则注入维拉帕米100—400峭至血流明显改善。以TIMI帧计数(TFC)法定量评价冠脉血流,比较冠脉血流缓慢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前后的TFC值和血流正常者的TFC值,以及两组冠脉血流缓慢患者分别使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后的TFC变化值。结果存在血流缓慢的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基础TFC值在维拉帕米组分别为78.3±19.4、57.2±14.6、56.9±12.5,硝酸甘油组分别为70.8±21.7、55.3±12.5、51.1±15.4,对照组三支血管的TFC值分别为29.2±4.4、23.1±3.5、19.7±1.8。维拉帕米组治疗后TFC值分别下降至37.7±9.3、31.5±11.3、24.6±4.4(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1),硝酸甘油组治疗后TFC值分别下降至42.3±8.9、36.7±6.8、30.3±5.9(与基础状态比较,均P〈0.01);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维拉帕米组用药前后的TFC变化值大于硝酸甘油组(均P〈0.05)。结论冠脉血流缓慢患者冠脉内注射维拉帕米的即刻治疗效果优于硝酸甘油,但两组患者冠脉血流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常书福 马剑英 钱菊英 舒先红 葛均波关键词:冠状动脉 血流速度 硝酸甘油 维拉帕米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人与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差异,以及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变化。方法将患者分成4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双色分析法检测对照组以及3组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 EPCs占外周血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其中EPCs以CD133^+/VEGFR-2^+双标记阳性确定。结果PCI术前,外周血中EPCs数量在稳定性心绞痛组为(0.043±0.043)%、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为(0.014±0.018)%、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为(0.040±0.036)%,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11%±0.078)%](均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在PCI术后24h较术前明显增加[(0.054±0.045)%比(0.014±0.018)%,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PCI术前、术后EPCs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中EPCs数量的变化可能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关。PCI对外周血EPCs数量的影响可能与冠心病类型有关。 罗英饰 钱菊英 张磊 马剑英 黄东 樊冰 葛均波关键词:干细胞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功能评价 被引量:10 2008年 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是指心脏微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冠脉微循环的功能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和代谢,它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等具有重要影响,而心血管疾病本身也是造成或加重微循环结构和功能的障碍的因素。同时,随着对冠心病患者冠脉再通术后“无复流”现象认识的加深; 陈章炜 钱菊英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 微血管性心绞痛 心脏X综合征 心肌血流灌注 冠状动脉微栓塞后Toll样受体4的变化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微栓塞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水平。方法:以前降支内注射微球的方法建立的猪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为实验组(n=6);以前降支内注入0.9%氯化钠液的猪为对照组(n=6)。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标本前、后壁的TLR4水平。结果:实验组前、后壁TLR4蛋白水平分别为(0.46±0.02)、(0.17±0.01),而对照组前、后壁分别为(0.17±0.01)、(0.16±0.01)。实验组前、后壁TLR4 mRNA水平分别为(3.14±0.05)、(1.17±0.02),而对照组前、后壁分别为(1.25±0.01)、(1.03±0.03)。实验组后壁TLR4蛋白和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实验组前壁显著高于实验组后壁及对照组前后壁。结论: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受累心肌组织的TLR4表达增加。 常书福 马剑英 钱菊英 陈章炜 姚瑞明 葛均波关键词:冠状动脉微栓塞 TOLL样受体 血管内超声图像的仿真 被引量:5 2008年 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的仿真有助于检验诸如图像分割等图像处理算法的性能。提出一种IVUS图像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在极坐标图像生成模型中引入环晕、导丝伪影,并分别对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脂质、钙化三个区域进行模拟,实现静态图像的仿真;运用血管随心脏搏动的变化规律,实现序列图像的仿真。通过对15例真实IVUS图像、每例各50次的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极坐标图像生成模型,该方法仿真的图像与真实图像的相关系数提高了56.9%,互信息提高了24.3%,其仿真效果更加接近真实图像。 张麒 汪源源 王威琪 马剑英 钱菊英 葛均波关键词:超声图像 图像仿真 图像处理算法 图像分割 静态图像 猪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血清TGF-β_1的表达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在猪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0只小型猪,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术于前降支注入微栓塞球建立冠状动脉微栓塞的模型,以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2h、6h和1周时血清TGF-β1的浓度;RT-PCR法检测术后1周时心肌中TGF-β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冠脉微栓塞术前(7.38±2.10ng·mL-1)相比,在术后2h血清中TGF-β1升高(14.86±4.04ng·mL-1),6h达到高峰(22.89±2.03ng·mL-1),1周时下降(20.44±3.99ng·mL-1),但仍高于术前;RT-PCR法检测示1周时前壁微梗死区心肌组织TGF-β1 mRNA水平表达高于后壁未梗死区。结论:冠状动脉微栓塞后血清TGF-β1呈升高趋势,且至少持续1周左右;1周时微栓塞相关心肌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也明显升高。 陈章炜 钱菊英 马剑英 常书福 姚瑞民 贾剑国 孙爱军 邹云增 葛均波关键词:微栓塞 转化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微栓塞后MCP-1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经导管建立急性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检测微栓塞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变化情况。方法12只小型猪,通过导管方法建立急性冠脉微栓塞模型,观察急性期(微栓塞前、微栓塞后2 h、6 h)及慢性期(微栓塞前、微栓塞后1周)血清中MCP-1浓度变化,RT-PCR观察心肌组织中MCP-1及粒细胞变化。结果MCP-1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MCP-1在2 h有明显增加,与基础相比P<0.05;6 h MCP-1与基础相比P<0.01。1周时,而MCP-1与微栓塞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P>0.05),心肌组织RT-PCR显示MCP-1mRNA表达只在6 h明显升高(P<0.05),1周时不再升高(P>0.05)。微栓塞1周后前壁心肌组织病理切片计数测得粒细胞为(103.0±49.4),后壁测得为(43.9±24.0),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冠脉微栓塞后血清MCP-1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心肌组织MCP-1mRNA只在微栓塞后6 h升高。 马剑英 钱菊英 葛均波 陈章炜 常书福 孙爱军 邹云增关键词:微栓塞 冠状动脉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